<h3><b>淮北市文工团成立于1970年,因为当初淮北市军代表刘政委的英明,把我们这些如果政审都不会合格的艺术青年聚集在一起,在安徽省北部的相山脚下,煤炭城市—淮北市(当初叫濉溪市)组成了一个像模像样的文工团,也让我们的青春留在了淮北。<br /><br /></b></h3> <h3><b>那时最流行的是芭蕾舞剧<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我们这些年轻人硬是通过刻苦练习,无论是没跳过芭蕾的舞蹈演员还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乐队演奏员,把当时最顶级的两个剧演得很出彩。</b></h3> <h3><b>舞剧<小刀会>人物的剧照。</b></h3> <h3><b>不仅是大型舞剧,还有各民族的歌舞类节目也是精彩纷呈。为此曾代表安徽省去大三线慰问在那里修建襄渝铁路的铁道兵战士和安徽省运输工人。这是我们的辉煌年代。</b></h3> <h3><b>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这些年轻人怀揣各自的梦想,有的考上大学,有的被中央级别或省级的文艺团体录取,有的到国外学习,纷纷离开了淮北市,分散在各个大城市,努力地在各行各业作出不小的成绩。<br />2005年在歌舞团成立35周年之际,淮北市文化局在市委的大力支持下组织了一次聚会,让我们分散在祖国各地的团友们汇聚到淮北市。</b></h3> <h3><b>这是淮北市歌舞团舞蹈队,其中舞蹈队长赵士军(上排右3)受北海市市长邀请,在北海建立了北海市歌舞团;原是舞蹈演员的陈维亚(上排左4)经过自己努力和学习成为大导演,曾担任过奥运闭幕式和多次亚运会的总导演。</b></h3> <h3><b>陈洪海(下排左1)曾在87版<红楼梦>里担任薛潘的角色;张多福(上排左4)曾演过电影,现在也是著名导演。</b></h3> <h3><b>这是歌舞团35周年时在淮北市相山庙前集体照。</b></h3> <h3><b>2015年5月由青岛歌舞团团长(原淮北市歌舞团乐队古筝圆号演奏员)李文佑夫妇发起的"青岛之恋",在黄海之滨青岛市举行了45周年团友大聚会,到会人数一百二十多人,聚会盛况空前,由此引发了三年后在北海再相聚的誓言。</b></h3> <h3><b>这是我们"青岛之恋"的乐队人员。</b></h3> <h3><b>2018年4月春暖花开之际,由北海市歌舞团团长(原淮北市歌舞团演员)宋亚平夫妇兑现了承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海之滨北海市举办了我们淮北歌舞团团友的这次聚会。</b></h3> <h3><b>4月16日至17日是报到时间,团友们从各地搭乘不同的交通工具陆陆续续来到北海辰茂海滩酒店,老朋友相聚格外兴奋。</b></h3> <h3><b>李文佑夫妇和陈善平夫妇</b></h3> <h3><b>18日上午我们乘坐游艇环北海游,地处亚热带的北海4月阳光☀️冲沛,雨量充足,植被丰茂。北海市全年花繁叶绿,四季瓜果飘香。沿北部湾还有很多天然优良海滩,海水温净碧透,浪软如毯,自净力强。</b></h3> <h3><b>下午我们一行七十多人来到北海市管辖下的合浦县,参观汉墓博物馆,习近平曾在2017年4月来到这里参观,一年之后我们来到这里。</b></h3><h3><b>合浦,意为"江河汇集之处",两千多年前的合浦已成为郡治所在,是我国南疆一繁华都会,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始发港之一。</b></h3> <h3><b>秦汉时期盛行的厚葬之风,给合浦留下规模宏大的墓葬群。半个世纪以来考古发掘了包括铜凤灯,陶壶,铜樽等在内的大批珍贵文物。</b></h3> <h3><b>文昌塔始建于明朝万历四十年(公元1613),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就在汉墓博物馆对面。</b></h3> <h3><b>然后来到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这是国务院定为五个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其中一个,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潮间带的海洋木本植物群落,素有"海洋森林"之美称,其"胎生"繁殖方式为植物界所罕见,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科考价值。</b></h3> <h3><b>红树林的晚霞</b></h3> <h3><b>晚上的高潮是大导演陈维亚和摄影大师林毅的到来。大厅里顿时兴奋起来,拥抱,欢笑和激动充满了整个大厅,紧接着是东道主宋亚平主持欢迎仪式,没有特意的安排演出,而是自愿上台献演。</b></h3> <h3><b>原声乐队男高音田井发,后又成为北海歌舞团的主唱,退休后回到老家四川泸州,这次一展歌喉,放声歌唱。</b></h3> <h3><b>从香港过来的原淮北歌舞团通俗歌手小燕子与她妈-舞蹈队队长窦美玲老师一起上台表演。</b></h3> <h3><b>王彩娟与谈涵力演唱绍兴戏</b></h3> <h3><b>当初的大春和喜儿。</b></h3> <h3><b>陈维亚还为我们的陈洪海主持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b></h3> <h3><b>陈维亚导演,赵士军团长与舞美队友合影</b></h3> <h3><b>与舞蹈队合影</b></h3> <h3><b>与声乐队合影</b></h3> <h3><b>与乐队合影</b></h3> <h3><b>李文佑夫妇为我们带来了一个短片,记录了我们年轻时的光辉岁月。片头由黄诚朗诵:"年前看了冯小刚导演的影片《芳华》,那些熟悉的音乐,熟悉的舞蹈以及熟悉的文工团生活,一下子</b><b>把我们的思绪拉回到了七十年代,尽管故事的内容有所不同,但我敢说,如果把我们淮北文工团的故事拍成电影,一样感人,一样震撼!我真想回头看看那难忘的岁月,看看那些逝去的芳华……",这一段发自内心的独白让全场团友感动万分。</b></h3> <h3><b>4月19日上午在北海辰茂海滩酒店门前合影。</b></h3> <h3><b>拍完集体照我们一行坐大巴来到北海国际码头乘坐渡轮去涠洲岛。七千多年之前在涠洲岛附近发生过至少四期数以百次的基性火山喷发,形成了现在岛上的地层主体,中间还有多次发生海洋风暴以及地震及引发的海啸,加上平时海水与海岸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现今涠洲岛丰富多彩的海蚀,海积,海滩地貌,它是最年轻的火山岛,也是广西最大的海岛。</b></h3> <h3><b>涠洲灯塔位于涠洲岛之巅,1956年设立。原为铁架结构,1969年改建为石塔。2002年广州海事局拨款100多万元重建,现在高22米,内设旋转楼梯,开设通风孔,塔顶安装了上海产铜制灯笼,灯光射程18海里,灯塔上部设计有瞭望台,可观赏全岛风光。</b></h3> <h3><b>淮北市歌舞团至今已成立48年,我们从十几岁的少年变成了六七十岁的老头老太。岁月不饶人,但我们的童心依旧。相约北海,让我们又回到了那个金色年华。</b></h3> <h3><b>摄影大师林毅拍摄的涠洲岛火山岩和仙人掌花。</b></h3> <h3><b>宋亚平夫妇在涠洲岛沙滩。</b></h3> <h3><b>陈维亚的舞蹈功夫不减当年。</b></h3> <h3><b>欢腾吧,淮北歌舞团的团友们</b></h3> <h3><b>当年的喜儿和杨白劳</b></h3> <h3><b>情定涠洲岛,相聚月亮湾。</b></h3> <h3><b>在涠洲岛我们住的是民宿《自然居》,老板为我们准备了新鲜的海鲜和特产,大家都一口称赞特意为我们准备的美味佳肴。</b></h3> <h3><b>第二天还为我们烤了一只全羊。</b></h3> <h3><b>涠洲岛上的天主教堂位于东北部的盛塘村,村中80%的人信奉天主教。这座始建于1853年的天主教堂是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在整个北海地区建造的最早的教堂,如今依然是宗教活动场所,据说来这里祈祷很灵验。</b></h3> <h3><b>虽然年代久远,但教堂的主体建筑依旧保存的较为完好。当时还没有钢筋水泥,建筑材料全取自岛上的珊瑚,岩石石灰,显得很特别,它是典型的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哥特式教堂。</b></h3> <h3><b>从涠洲岛回来我们直接去了南珠博物馆参观。</b></h3> <h3><b>"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是明代史学家屈大均对南珠品质的赞誉。</b></h3><h3><b>珍珠赋</b></h3><h3><b>汲海天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b></h3><h3><b>结珠胎于贝体,孕珍宝耀人间,</b></h3><h3><b>怀母性之包容,修忍耐之正果,</b></h3><h3><b>既秀外且慧中,得形神兼圆润。</b></h3> <h3><b>在南珠博物馆门口合影</b></h3> <h3><b>20日晚上游览北海老街,领略北海老城风貌并购物。</b></h3> <h3><b>21日上午游览北海普度寺</b></h3> <h3><b>我和王晓玉的撞衫,引出了一段在普度寺的沸腾跳跃。</b></h3> <h3><b>下午来到北海银滩,就在我们住宿的北海辰茂海滩酒店的马路对面。团友们在摄影大师的带领下,在海滩上尽情"歌舞",忘记了年龄,忘记了病痛缠身的身体,在北海十里银滩留下最后的足迹。</b></h3> <h3><b>林毅大师的创意:飞翔的海燕</b></h3> <h3><b>北海银滩的晚霞。</b></h3> <h3><b>声乐队纪青连老师在北京为我们写诗祝贺:</b></h3><h3><b>感慨淮北文工团团友北海大聚会</b></h3><h3><b><br /></b></h3><h3><b>乙未青岛恋</b></h3><h3><b>戊戌北海潮</b></h3><h3><b>心驰相聚日</b></h3><h3><b>一步路迢迢</b></h3><h3><b>结缘五十载</b></h3><h3><b>情谊百年牢</b></h3><h3><b><br /></b></h3><h3><b>男友多飒爽</b></h3><h3><b>女友尽妖娆</b></h3><h3><b>桑梓芳草地</b></h3><h3><b>英才多扶摇</b></h3><h3><b>声名满华夏</b></h3><h3><b>八方领风骚</b></h3><h3><b><br /></b></h3><h3><b>畅叙芳华事</b></h3><h3><b>彻夜趁良宵</b></h3><h3><b>狂欢恨日短</b></h3><h3><b>对饮嫌杯小</b></h3><h3><b>放声歌不尽</b></h3><h3><b>劲舞起狂飙</b></h3><h3><b><br /></b></h3><h3><b>难能半生缘</b></h3><h3><b>感慨知多少</b></h3><h3><b>春风关不住</b></h3><h3><b>心潮逐浪高</b></h3><h3><b>苍天若有情</b></h3><h3><b>团友永不老</b></h3><h3><br /></h3> <h3><b>21日晚上观看了由陈维亚编导,北海市歌舞团的大型历史舞剧《碧海丝路》。</b></h3> <h3><b>我们的东道主宋亚平在剧里扮演斯里兰卡国王。</b></h3> <h3><b>女主角肖卉来自安徽省宿州,是我们淮北戏曲团肖玉珠的孙女。</b></h3> <h3><b>演出结束,淮北歌舞团团友上台与北海歌舞团的演员合影留念。</b></h3> <h3><b>这是来北海的夫妻档团友,经历了风风雨雨,祝贺他们白头偕老,相伴一生。</b></h3><h3><b>舞蹈队江玉琴才女写诗一首:</b></h3><h3><b>团友似手足,友情相思苦,</b></h3><h3><b>三聚三回首,哭笑皆有出。</b></h3><h3><b>年少别离母,殊出同归途,</b></h3><h3><b>风雨历练后,四海滋长舒。</b></h3><h3><b>春花秋实熟,落红无情疏,</b></h3><h3><b>转瞬即逝去,珍重才是福。</b></h3> <h3><b>陈维亚大导演这次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到北海参加我们的聚会,说明他童心未变,淮北的金色年华在他的生命中留下深刻的印象。</b></h3> <h3><b>随着陈维亚的到来,我们的摄影大师林毅带着他的满头白发(虽然年龄比我们小)和沉重的摄影器材与我们一起度过了欢乐的五天,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b></h3> <h3><b>北海之行结束了,大家约定在2020年,淮北市歌舞团成立50周年之际,相聚北京,然后乘坐高铁回淮北,寻找我们的金色年华。</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