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留恋的军旅

老营长伍列马

<h3> 留不住的岁月,忘不了的情,匆匆的聚散,用永恒的"战友情"刻在我们的心中。</h3> <p>  柳城机务站(白虎山),建于1967年,1967年5月21号,从柳州市跃进大道搬迁到白虎山机务站,所有机房按当时的备战要求,全部搬迁到坑道;</p><p>机务站肩负着任务是:白虎山至南宁;白虎山至桂林;白虎山至柳州;白虎山至南丹四个方向的国防长途通信畅通保障任务;</p><p> 机构设置;载波分队、电源分队、二个外线维护排和二个班、分别是话务班及后勤保障班;</p><p> 白虎山机务站曾经在1968年美国侵略越南时,击落美国无人驾驶在我领空中侦察和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和82年法卡山战斗中,确保了战斗中重大的通信畅通保障工作。</p><p> 由于部队国防通信迅速发展,部队由明线网络,改为光纤宽带网络,白虎山机务站也于1997年撒销,胜利地完成了光荣的历史的使命。图片:旧营区全景。</p> <h3> 回忆</h3> <h3> 当年通信指挥车的任务是: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发生通信故碍,指挥人员一定到现场处理,司机:于月华勤保养,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动”。</h3> <h3>  通信坑道,载波机房,电源机房、话务机房,所有机房24小时人员值守。</h3> <h3> 载波机房值班人员检测机器,确保通信畅通。</h3> <h3> 话务机房,话务员值班。</h3> <h3> 白虎山至桂林(61线)东泉哨所,当年维护哨所,班长牛小平坚守岗位,保证了该维护段线路畅通、下图;40年后的2013年12月,当年的牛小平班长,重走当年的东泉哨所,已是当地的养老院了,上图。</h3> <h3> 外线维护人员维护线路。</h3> <h3> 第一部份</h3> <h3> 白虎山脚下,我可爱的战友,当我们分别离开的时候,再也不可能见到你雄伟的身影和可爱和蔼的脸庞,啊——!四十多年过后的今天,我们终于相聚在柳州, 终于见到你们当年雄伟的身影和可爱的脸庞,尤其是见到当年我们的领导同我们一起相聚,我们骄傲,我们激动,我们高兴。图片:参加相聚的战友和家属集体合影留念。</h3> <h3> 岁月的陪伴有你,参加聚会的当年站领导干部:前排右一尹开军站长、右二徐辉保指导员、右三张志忠副站长、右四大站段平义副教导员.右五李荣德副指导员;后排;从右边开始:马谟健、伍列马、黄特平、彭洪、徐日新、腾应春。</h3> <h3> 军嫂们陪伴着自己的老公,重走当年路, 留下美好的回忆,集体合影留念。</h3> <h3> 李荣德副指导员夫妻一起参加战友聚会。相聚在柳州,他们不但是组织者,也是经济提供支持者,这次完满成功,谢谢他们。</h3> <h3> 段平义大站副教导员夫妻一起参加战友聚会活动,并提供经济上支持。</h3> <h3>张志忠副站长夫妻一起参加战友聚会。并提供经济上支持。</h3> <h3>腾应春分队长夫妻一起参加战友聚会。并提供经济上支持。</h3> <h3>马谟健技师夫妻一起参加战友聚会。并提供经济上支持。</h3> <h3>尹开军站长夫妻一起参加战友聚会。</h3> <h3> 徐辉保指导员夫妻一起参加战友聚会。</h3> <h3>黄特平排长夫妻一起参加战友聚会。</h3> <h3>  徐日新司务长参加战友聚会。并提供经济上支持。</h3> <h3>彭洪司务长参加战友聚会。并提供经济上支持。</h3> <h3>陆仁洪技师(桂林站)主动参加战友聚会,并提供经费上支持。</h3> <h3>梁善仁站长(武宣站)主动参加战友聚会。并为战友提供便利。</h3> <h3> 伍列马载波分队长参加战友聚会。</h3> <h3>覃玉状(原武宣站站长)主动参加战友聚会。</h3> <h3>陈起安(黎塘站)主动参加战友聚会。</h3> <h3>  68年新兵入伍。张志忠是他们新兵训练排长,图片是张志忠夫妻同他当年的新兵合影留念,</h3> <h3>  左边起: 马谟健、伍列马、彭洪、黄特平,70年代是年轻的解放军帅军官。时光悠悠,岁月带走了他们的青春和热血,如今是夕阳红了。</h3> <h3>  伍列马、马谟健当年在一起坚守在机房,保证通信畅通,如今机房没有了,人也变成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了。</h3> <h3> 第二部份</h3> <h3>  走进白虎山机务站营房的路口上,看到高大水池还顶立在营房中央,但我们走进营房中央一看,我们饭堂没有了,厨房设有了、洗澡房没有了,连我们的车库也没有了,当年最活跃的球场,荒到连人都难走进去,当年营房绿化的桂花树一棵也没有了;厨房边那一片果园(有核桃树枇杷树等等),全部砍光;其它房屋经过50多年的风雨洗礼,也显得创伤破烂,杂草丛生,感觉到现在白虎山营房已是孤孤单单、凄凉、就像一个没有儿女关心和照顾的老人一样;整个军营还有其他很多高大的树木配合,从远处看(拍摄),似像当年的白虎山机务站的军营。图片:进入营房转弯路口,右边是值班人员的宿舍背后。左边是后勤的屋子。</h3> <h3> 当年的高大水池。水池有电源分队负责管理,每二至三天,就到一公里外河流抽水蓄能,保证全站人员正常用水。</h3> <h3> 在站办公室、洗衣台旁边、集体合照留念。</h3> <h3> 在去坑道上班路上,大站办公室前,集体合照留念。</h3> <h3> 当年的站领导合影,左起:李荣德副指导员、徐辉保指导员、张志忠副站长、尹开军站长。</h3> <h3> 李荣德夫妇、徐辉保夫妇同伍列马在40多年前冼衣台旁边合影留念。</h3> <h3>伍列马载波分队长同张志忠副站长合影留念。</h3> <h3>  张志忠夫妻合影留念。</h3> <h3> 腾应春夫妻合影留念。</h3> <h3> 李荣徳夫妻合影留念,背后是麒麟山。</h3> <h3> 尹开军夫妻合影留念。(后面的房子,原来是大站领导的宿舍,大站撒走后,改为临时来队家属宿舍。</h3> <h3> 徐辉保夫妻同黄特平夫妻合影留念。</h3> <h3> 马谟健夫妻在他原来宿舍前合影留念,(二总站成立后,成立柳城营,马谟健曾经在这里任职营长)。</h3> <h3> 尹开军夫妻在营区合照,背后的是麒麟山。</h3> <h3> 这是原来的大站办公室、值班室和技术员宿舍,经过50多年的风雨洗礼,杂草丛生,己显得创伤、破烂、孤单、就像一个饱经风霜老人一样。</h3> <h3> 这是当年值班人员宿舍,从右至左边开始;话务班,载波分队、电源分队、卫务室,图片的人是陆仁洪技师。</h3> <h3> 徐日新与彭洪在水池旁边畅谈当年美好的时光。</h3> <h3>  当年,嫁给最可爱的人,在部队举行婚礼。今天陪伴着爱人重走当年路,来到军营白虎山,留下美好的回忆。图片:李荣德爱人同尹开军爱人合影留念。</h3> <h3>  徐辉保爱人(左)和黄特平爱人(右)腾应春爱人(后)离开军营,时间越长、越珍惜、多拍几张留念。</h3> <h3> 黄特平排长同马谟健技师畅谈当年军营生活合影留念。</h3> <h3>  伍列马、张志忠、陆仁洪合影留念。</h3> <h3>  黄特平、徐日新在水池前合影留念。(后面右边的房子是是乒乓球室、司务长、上士、炊事员宿舍,左边的房子是值班人员宿舍)。</h3> <h3>  黄特平、徐日升、张志忠、陆仁洪合影留念。</h3> <h3> 徐辉保、李荣徳在原自己办公室前合影留念。</h3> <h3>徐指导员参观站哨所和后勤保障班的宿舍,参观完后,走出来。</h3> <h3>  二总站成立后,柳城成立营部(二总站四营),马谟健曾经任过营长、李荣徳任教导员),这是他们当年的宿舍。</h3> <h3> 李荣德和尹开军等人往通信坑道机房路上合影留念。</h3> <h3>  腾应春夫妇,大站办公室前路上留影留念。</h3> <h3>  马谟健在大站办公室前路上留念(曾任过大站书记)。</h3> <h3>前往坑道机房参观,在路上走留念。走前第一个人是张志忠副站长,第二个人是黄特平的爱人。</h3> <h3> 伍列马背后就是当年的通信坑道口,当年24小时都有人在机房值守,值班人员出入坑道口,现在树木成荫,进坑道的铁门没有了,还有一条路进去。</h3> <h3>  徐辉保、尹开军、张志忠、李荣徳、黄特平在进入通信坑道口合影留念。</h3> <h3>  坑道口当年干部集体合影留念。</h3> <h3>  通信坑道口至今保留着当年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毛主席语录"。</h3> <h3> 在坑道口原电源分队值班室观看(现已拆了)。</h3> <h3>  伍列马、陆仁洪、梁善仁、陈起安在坑道口合影留念。</h3> <h3>徐指导员夫妻在坑道拍摄留念,</h3> <h3> 尹开军夫妇坑道口留念。</h3> <h3> 腾应春夫妇在坑道门口合影留念。</h3> <h3> 尹开军、伍列马曾在这里机房工作过。</h3> <h3>  伍列马载波分队队长,指向的地方就是通信坑道口是当年电源值班室(己拆了),任务二个;一是保证机房正常供电,二是保卫通信坑道安全。</h3> <h3>  通信坑道直通入话务机房和载波机房。</h3> <h3> 小车在营区路上待命。</h3> <h3>  参观坑机房结束后,回营区路上。</h3> <h3>  李荣德的爱人王翠英,聚会前腿受伤了,但是,远方的战友来了,坚持陪同战友们一起参观,累了、休息一会。</h3> <h3> 我们的战友,当年为了确保国防通信畅通,日日夜夜坚守在机房,胜利地完成各项通信任务。战友们参观结束了,再见吧,通信坑道。</h3> <h3> 第三部份</h3> <h3>夜色柳江边上,多姿多彩,节日的气氛。</h3> <h3>柳州江边彩色音乐喷泉。</h3> <h3>美丽动人的柳州大桥夜景。</h3> <h3> 夜色灯光柳江边:尹开军、李荣德、徐辉保、伍列马、马谟健。合影留念。</h3> <h3>李荣德和徐辉保在柳江边上合影留念。</h3> <h3> 尹开军站长夫妻在柳江边合影留念。</h3> <h3> 徐辉保夫妻在柳江夜游合影留念。</h3> <h3>尹开军夫妻在柳江夜游合影留念。</h3> <h3>尹开军爱人在柳江边夜游留念。</h3> <h3> 马谟健夫妻在柳江边合影留念。</h3> <h3> 柳州江边晚上合影留念。</h3> <h3> 李荣德、徐辉保、伍列马、马谟健在夜游柳江边上合影留念。</h3> <h3> 柳州市鱼峰山全景。</h3> <h3> 柳州市马鞍山公园</h3> <h3>  龙潭公园湖边徐辉保指导员同尹开军夫妇一起合影留念。</h3> <h3> 第四部份</h3> <h3>  在聚会的晚宴上,各位老领导和战友及其家属们,纷纷向未参加活动的战友和未参加的家属们打招呼说;我们相聚在柳州,重走当年路,变成了现实,我们圆了四十多年的梦想,我们没有遗憾,我们骄傲,我们高兴。</h3> <h3>徐辉保指导员讲话实况。</h3> <h3>这次相聚在柳州的组织者李荣徳副指导员的讲话。</h3> <h3>伍列马代表全部参加聚会的战友感谢发言实况。</h3> <h3>载波分队伍列马、腾应春、马谟健举杯祝酒。</h3> <h3>尹开军夫妻向战友们举杯祝酒。</h3> <h3>黄特平夫妻</h3> <h3>徐辉保夫妇,李荣德夫妇和张志忠在一起祝福。</h3> <h3>段平义副教导员、张志忠副站长、徐辉保指导员、李荣德副指导员在一起。</h3> <h3>  结言:当年,我们一颗红星头上戴,鲜艳的红旗俩边挂,在白虎山这个大学校的军营里,一起学习、一起训练、一起值守,完成了各项任务;军队建设需要,我们已解甲归田;时光悠悠,风沙吹老了我们的容颜,岁月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和热血。离别军营白虎山40多年了,我们天天盼圆梦,盼呀盼呀……!今天老战友终于盼到了团聚,在这里感谢李荣德副指导员精心组织下,感谢东道主柳州当年的全体战友及家属热情接待陪同,并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及便利,我代表聚会的战友及家属,在此:表示感谢—-敬礼;同时也多谢牛小平战友在技术支持;"相聚在柳州,重走当年路","战友情"的纪念册巳制作完毕,今天是"五一劳动节",献给战友的礼物,你们慢慢的欣赏,慢慢的回忆吧。水平有限,多多指教。</h3><h3> 祝福战友及战友的家属;家庭完满幸福,身体健康长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