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穿旗袍的外交官

RENYANVIEW

<h3>  在歌曲《茉莉花》柔情似水的旋律中,一位身穿旗袍的女子沿着红地毯款款走来。她手执香扇,轻移莲步,眉宇间透着自信和从容。她不是模特,她是中国驻欧盟使团一名外交官。</h3> <h3>4月26日晚,在欧盟"首都"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中国驻欧盟使团的女外交官和外交官夫人联袂上演了一场中国海派旗袍秀。这是当晚在这里举行的"从上海到布鲁塞尔:百年旗袍展"开幕式上最耀眼的一道风景。</h3> <h3>该活动由中国驻欧盟使团、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支持,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和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共同主办,展期为4月27日至5月18日。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大使与欧盟对外行动署副秘书长贝利亚等百余名嘉宾出席了开幕式,并一起欣赏了"中国百年旗袍展暨传统服装秀"。</h3> <h3>张明大使在致辞中表示,现代意义的旗袍诞生于19世纪中叶,经过不断发展变化,今天已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最能体现中国女性美的国服。&quot;我相信,各位通过今晚美轮美奂的旗袍视觉盛宴,会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审美观与价值观,更好地感受中国的新发展新气象,共同为促进中欧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贡献力量。&quot;</h3> <h3>中西合璧的款式、精良细致的装饰、流畅曼妙的曲线、高贵典雅的气韵,中国海派旗袍的独特风姿被这些知性女性完美演绎出来。</h3> <h3>据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高春明介绍,为了筹备此次展览,该协会从上海收藏家所藏的旗袍实物中遴选了部分精华款式,又根据七八十年前画家所画的"美人月份牌"图式,复原制作了一批服装,从而形象、立体、全方位地展示旗袍的独特魅力。通过参观,观众可探索旗袍的前世今生,可沉浮于百年旗袍源流,从而领略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女性的服饰风采。</h3> <h3>上海是旗袍的主要发祥地。海派旗袍吸取了欧美流行时装的元素,第一次把东方女性细致动人的曲线展示出来。中西合璧的款式既保留了中国女性温婉含蓄的传统气韵,又增加了简洁干练的现代风采。过去几十年来,中国旗袍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融入于世界时尚之中,一次次拨动着世界流行风尚的脉搏。</h3><h3><br /></h3> <h3>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主任谭曙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展览描绘出旗袍的发祥、流行、淡出、复兴、升华的历史轨迹,全面呈现旗袍文化的风貌,演绎东西方文化在风云变幻之中的互鉴交融。&quot;希望通过这次展览来滋养中欧之间的好奇心和相互理解,让双方人民更加亲近,并为2018年中欧旅游年增添更多色彩。&quot;</h3> <h3>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大使夫人蔡潇丽和孩子们在一起。</h3> <h3>贝利亚也表示,旗袍作为中国文化的鲜明符号,成为拉近中欧友谊的重要纽带。通过欣赏旗袍以及其他文化元素,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从而进一步促进中欧各领域交流合作。<br /></h3> <h3>&quot;今天的旗袍秀真是太惊艳了,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服饰的典雅和时尚之美,也展示了中国女外交官的时代风采。&quot;应邀出席开幕式的欧盟委员会卫生与食品安全总司官员古德伦·甘霍夫对本报记者说,她是德国人,她非常喜欢旗袍,曾经从中国青岛买了一件旗袍,每当她所住城市举办狂欢节的时候,她便穿上旗袍,打一把油纸伞,信步走上街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