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原80805部队四连老战友2018年西安聚会

洪涛

<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ff8a00">  献给原80805部队四连全体老战友:穿的不再是军装,吃的不再是军粮,听的不再是军号,住的不再是营房,但还是军人的脊梁、军人的衷肠。百听不厌的是军号,常唱不衰的是军歌,本色不退的是军心,生死不惧的是军威,终生不悔的是军旅,风雨不倒的是军旗,永远不忘的是军魂,终生难忘的是战友情。</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第二届原80805部队四连老战友于2018年4月13日至15日在古都西安陇海大酒店成功举办。参加此次聚会的来自全国九个省市共有68名战友和6名军嫂,上至1961年下到1989年各年度老战友,其中比较遗憾的是缺少84和86年二个年度的战友。感谢组委会精心策划,各项活动精彩纷呈,战友们游览了华清宫、兵马俑旅游景点,品尝美食“羊肉泡馍”。分别几十载,战友们重聚一瞬间,仅以此影集表达战友们之间的深情厚谊。</font></h3> <h3> 四位老领导</h3><h3>王道新(68年)、李延科(61年)、潘读书(61年)、赵书信(69年)</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010101">老战友合影</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左起:昝春宁(81年)、金如旺(78年)、王道新(68年)、李延科(61年)、潘读书(61年)、赵书信(61年)、魏兰和(78年)。</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前排左起:曾邦学(80年)、王建国(77年)、赵润林(79年)、王道新(68年)、刘振祥(79年)、王国民(77年)、贾俊陵(79年)、金如旺(78年);</font></h3><h3><font color="#b04fbb">后排左起:杨美堂(76年)、张跃斌(78年)、潘家财(78年)、陈新生(79年)、齐建华(79年)、裴国平(79年)、张建民(79年)、魏兰和(78年)。</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左起:白友亮(85年)、李现合(87年)、杨继超(87年)、程德海(87年)、王文建(85年)、田晓成(87年)。</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左起:黎禄社(85年)、李周祥(85年)、张志勇(85年)、王文建(85年)、赵尚林(85年)、金如旺(78年)、魏兰和(78年)、贾宝林(85年)、寄宝文(85年)、魏宏(85年)、黄小平(85年)、陈曙光(85年)、张勤俭(85年)</font></h3> <h3>左起:黄小平(85年)、李周祥(85年)、张志勇(85年)、杨继超(87年)、王文建(85年)、陈曙光(85年)、程德海(87年)、李松(76年)、田晓成(87年)、贾宝林(85年)、李现合(87年)、魏宏(85年)、黎禄社(85年)、张勤俭(85年)。</h3> <h3><font color="#b04fbb">左起:张志勇(85年)、陈曙光(85年)、李峰(81年)、王金保(75年)、黎禄社(85年)、寄保文(85年)。</font></h3> <h3> 85年度老战友合影</h3><h3>左起:李周祥、白友亮、张宝林、魏宏、陈曙光、贾宝林、黄小平、黎禄社、张勤俭、赵尚林、王文建、寄保文。</h3> <h3>左起:李周祥(85年)、张志勇(85年)、昝春宁(81年)、魏兰和(78年)、李松(76年)、黎禄社(85年)。</h3> <h3> 参加聚会的82年老战友与连队领导合影</h3><h3>左起:乔胜利(82年)、金如旺(78年)、王金保(75年)、郭荣起(82年)、李金铎(82年)、赵春胜(82年)。</h3> <h3><font color="#167efb">左起:李峰(81年)、宣玉奎(83年)、王道新(68年)、魏兰和(78年)、汪水金(83年)、王金保(75年)、何明杰(83年)、金如旺(78年)、董彪(83年)、寄保文(85年)。</font></h3> <h3>  参加聚会的83年老战友与班长合影</h3><h3>左起:董彪、洪涛、汪水金、宣玉奎、何明杰、李峰(81年)。</h3> <h3><font color="#ed2308">前排左起:陈新生(79年)、赵润林(79年)、张跃斌(78年)、潘家财(78年)、张建民(79年)、贾俊陵(79年)、杜智勇(80年);</font></h3><h3><font color="#ed2308">后排左起:齐建华(79年)、王国民(77年)、王建国(77年)、王道新(68年)、吴旭(76年)、裴国平(79年)、李峰(81年)、金如旺(78年)、刘振祥(79年)。</font></h3> <h3>董彪(83年)、寄保文(85年)</h3> <h3>参加聚会的85年度老战友与连队领导合影</h3><h3>前排左起:张志勇(85年)、黎禄社(85年)、白友亮(85年)、贾宝林(85年)、黄小平(85年)、张勤俭(85年)、寄保文(85年)、昝春宁(81年);</h3><h3>后排左起:魏宏(85年)、张宝林(85年)、魏兰和(78年)、李松(76年)、刘忠宝(85年)、王文建(85年)、李周祥(85年)、赵尚林(85年)、陈曙光(85年)。</h3> <h3>刘振祥(79年)、杜智勇(80年)</h3> <h3><font color="#808080">参加聚会的87年、88年、89年度老战友合影</font></h3><h3><font color="#808080">左起:田晓成(87年)、杨继超(87年)、程德海(87年)、李现合(87年)、李中(88年)、周怀忠(88年)、李道旺(89年)。</font></h3> <h3> </h3><h3> 参加聚会的79年老战友合影</h3><h3>前排左起:张建民、赵润林、贾俊陵;</h3><h3>后排左起:刘振祥、裴国平、齐建华。</h3> <h3>刘忠宝(85年)、董彪(83年)</h3> <h3><font color="#39b54a">魏兰和(78年)、杜智勇(80年)、金如旺(78年)。</font></h3> <h3>前排左起:杨继超(87年)、程德海(87年)、昝春宁(81年)、何明杰(83年)、李现合(87年);</h3><h3>后排左起:田晓成(87年)、周怀忠(88年)、李中(88年)、李道旺(89年)。</h3> <h3><font color="#ff8a00">左起:刘振祥(79年)、张建民(79年)、曾邦学(80年)、赵润林(79年)、王庚虎(81年)、姚有智(81年)。</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张建民(79年)、曾邦学(80年)、赵润林(79年)。</font></h3> <h3>黎禄社(85年)、洪涛(83年)、贾宝林</h3><h3>(85年)。</h3> <h3>刘忠宝(85年)、魏兰和(78年)</h3> <h3>李金铎(82年)、董彪(83年)</h3> <h3>黎禄社(85年)、何明杰(83年)</h3> <h3>宋建会(81年)、王庚虎(81年)、贾俊陵(79年)、王志峰(81年)。</h3> <h3>李峰(81年)、宣玉奎(83年)、宋建会(81年)、洪涛(83年)。1983年新兵下连队,同在2班。</h3> <h3>左起:乔胜利(82年)、张勇(76年)、昝春宁(81年)、周作义(80年)、李永清(81年)、李金铎(82年)。</h3> <h3>昝春宁(81年)、寄保文(85年)</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左起:魏兰和(78年)、刘忠宝(85年)、李松(76年)、张宝林(85年)、白友亮(85年)。</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军人的泪水为曾经守卫过的土地而流。青春年少,告别了家乡,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是带着憧憬与梦想而来。也许初时有过失望,有过懊悔。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片土地会深深的印刻在军人的脑海里。<br></h3><h3><font color="#ed2308">宴会现场:战友们齐唱《战友之歌》</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宴会现场:王道新(68年)讲话,金如旺(78年)主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宴会现场:赵书信(69年)讲话。</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张勇(76年)和老领导们深情交谈。</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金保(75年)与张勇(76年)交谈。</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85年度战友聚会在一起</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勇(76年)给老领导敬酒</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81年度老战友们与刘振祥(79年)在一起</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领导们相互敬酒</h3> <h3>87年、88年、89年度老战友合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松(76年)、魏兰和(78年)给老领导们敬酒</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战友们相互敬酒</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魏兰和(78年)给85年战友们敬酒</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松(76年)给战友们敬酒</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金保(75年)给战友们敬酒</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松(76年)给老领导们敬酒</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松(76年)与战友们在一起</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金如旺(78年)、吴旭(76年)为四连战友们的友谊干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战友敬酒现场</h3> <h3><font color="#39b54a">战友,就是无论相隔多远,多少年没见,再一次相遇时来一个大大的拥抱,道一声“老战友,好久不见”,就像回到了当年一起摸爬滚打的日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咱当过兵的人就是这个样,总是念念不忘部队,军旅生涯在我们的心底已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们不仅想念部队那种朝气蓬勃火热的军营生活,更加思念当兵的那些同甘共苦朝夕相处的战友。我们虽然已脱下军装,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部队这个光荣的集体,永远都不会忘记当兵的历史。我们永远是军人,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将继续发扬部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永葆军人本色。</font></h3> <h3>军人是勇敢的化身,可军人的勇敢不是村夫莽汉的匹夫之勇,也不是绿林英雄的侠义之勇,而是具有正义感的大智大勇。军人用勇敢把邪恶埋进坟墓,把敌人送上西天。</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敬酒现场</h3> <h3>生与死、情与义,兄弟之间的情谊,战友之间的情谊。你是我的战友,我就愿为你挡子弹,多么真挚、多么可贵,多么震撼的情谊呀!没有阿谀尔诈,没有勾心斗角,没有争名夺利。有的只是最朴实、最真实、最珍贵的情感!</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敬酒现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战友情深</h3> <h3>军人的情怀:驻守边关,甜中有苦,苦中有甜,一人辛苦万人甜。保卫祖国,圆中有缺,缺中有圆,一家不圆万家圆。军人是弦上的簧,是扬起的帆。军人的心脏和祖国、人民的脉搏一起跳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167efb">五任连届连长和一位指导员同台演唱,这种情况很难遇。连届连长分别是王道新(68年)、王金保(75年)、魏兰和(78年)、李松(76年)、昝春宁(81年);指导员是金如旺(78年)。</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手机派上用场了,台上五位连长和一位指导员正在深情演唱。</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列任连队班、排长和连队指导员金如旺(78年)老战友现场激情演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参加聚会的军嫂们合影留念</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华清宫广场合影</font></h3><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ed2308"> 唐华清宫,后也称“华清池”,包括原骊山国家森林公园,与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四大皇家园林。华清宫是唐代封建帝王游幸的别宫,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南依骊山,北面渭水,与“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相邻。华清宫是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地质森林公园。周、秦、汉、隋、唐等历代帝王在此建有离宫别苑。因其亘古不变的温泉资源、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西安事变”发生地而享誉海内外,成为中国唐宫文化旅游标志性景区。</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39b54a">华清宫正门合影</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华清宫芙蓉湖合影</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一群老战友玩自拍。😄😄😄</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导游讲解</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39b54a">华清宫芙蓉湖景点风光😄😄😄</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参观华清宫</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导游讲解华清宫</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167efb">秦始皇兵马俑合影留念</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167efb">  </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167efb"> 1974年在陕西省临潼县西杨村发现一处地下建筑及陶俑,其位于秦始皇陵园东侧1千米处。这件事震动了世界,这就是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陵兵马俑。在这里先后发掘了三座大型兵马俑的葬坑,埋葬着约7000件陶制车马和兵俑,还有实用兵器万件。三个从葬坑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其中呈长方形的一号坑最大,总面积达13000平方米,整齐有序地埋葬着与真人真马等高的陶塑兵马俑,按密度推算,总数达6000件,系以战车和步兵混合编组的主力部队。二号坑约6000平方米,估计俑器有1500件,为弩兵、战车、骑兵穿插组成的混合部队。三号坑最小,约5000平方米,共有俑器69件,有战车、车马、御者、武士,系统帅一、二号坑的军事指挥部,从而组成一个统一完整、威武雄壮的军阵构图,它们是秦朝禁卫军的真实写照,在总体设计上,既担负着守卫陵园的象征职能,又是对秦始皇完成统一中国这一历史功业的纪念碑式的雕塑。</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r></font></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兵马俑一号坑</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兵马俑导游讲解</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兵马俑一号坑全貌</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认真听导游讲解</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西安聚会后,回到第二故乡——河南三门峡,参观陕州地坑院。</h3> <h3>老部队营区合影留念。</h3><h3>艾华锋(90年二连)、汪水金、周吕海(83年三连)、何明杰、宣玉奎、洪涛、粟小军(90年二连)。</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参观老部队新营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原80805部队操场前合影。</h3> <h3>三门峡御膳大饭店</h3><h3>前排左起:洪涛、汪水金、王金保、李松、何明杰、宣玉奎;</h3><h3>后排左起:荚恒喜(83年七年)、金广生(83年七连)、李国安(83年修理队)、粟小军(90年二连)、周吕海(83年三连)、政治钢(外部队调入)、付劲松(83年三连)。</h3> <h3>82年度老战友参观老部队营区</h3><h3>左起:张振(二连)、邵敏恩(一连)、赵春胜、郭荣起、乔胜利、李金铎、蒋文心(经办)、徐戟、张道体(二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