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已眼睛看日本(6)之“京都篇”

旭日腾骢

<h1><b>四、京都(Kyoto)光彩千年的古都</b><br> 京都市是我赴日旅游最为期待的城市。不仅因为它曾是日本历时最长国都、拥有大量古建筑遗存、沉积了千年皇城文化,还因为家父曾经流连于此,留下过许多美好回忆。</h1> <h1>  京都是日本西部的内陆城市,坐落在京都盆地北部,面积828平方公里,人口256万,为京都府的府厅所在。</h1><h1> 自公元794年,桓武天皇从奈良迁都京都(平安京),至公元1868年德川加康迁都东京止,长达1074年京都都是日本的国都。1994年部分历史建筑以“古都京都的文化遗产”名义,成为世界文化遗产。<br></h1> <h1>  京都是日本的粮食基地,农牧产品占日本总产量13%。京都四面环山森林覆盖率达75%,为世界森林覆盖率最高城市之一,木材占日本总产量10%。京都南部丘陵盛产茶叶,闻名日本。京都还是日本传统制造业和电子产品制造业基地。</h1> <h1>  京都作为日本皇都历史,还要从1224年前日本“奈良时代”晚期讲起。</h1><h1> 当年,桓武天皇为摆脱奈良佛教势力影响,于公元784年将首都从平城京(奈良市)迁到了长冈京(长冈市)。过了不到10年,桓武天皇因连年天灾人禍不断,为避秽运,公元794年决定将首都迁往平安京(京都市),开启了京都作为日本国都的历史。</h1> <h1>  与奈良“平城京”建都相同,京都之“平安京”建城亦忠实效法唐长安,建成为一座典型的市坊制都城。</h1><h1> “平安京”南北长5.2公里,东西宽4.5公里,面积为唐长安城1/5。天皇居住的“大内里”,位于城正北。以朱雀大路为中轴线,城市分为了右京(又称“长安”)和左京(又称“洛阳”)两部分,堪称一座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传统中国式都城。</h1><h1> 公元710年“奈良时代”以来,日本历代天皇不但城市建设学中国,国家体制、律法制度几乎全部照搬中国,也算国泰民安过了750年。</h1><h1> 公元1460~1477年,幕府封建领主间发生利益战争(史称“应仁之乱”),京都成了主战场,城市几乎完全被战乱所毁。从此,日本又进入了“战国时代”。京都在战乱中风雨飘摇,一蹶不振。国家权利掌握在幕府军阀手中,名义上的天皇们只能依靠幕府施舍惨谈度日。</h1> <h1>  “明治维新”成功,幕府军事集团战败,国家权利出现真空。公元1869年维新派鼓动天皇迁都东京,从此京都成为了“废都”,难免遗憾。</h1><h1> 然而当代,京都作为千年古都,却以其独有历史地位、丰富旅游资源、深厚文化积淀,每年吸引近千万日本和世界各地游客前来观光。令人惊诧的是,游客中竟有70%人到访京都超过5次,可见京都旅游资源之丰,城市魅力之大。</h1><h1> 众多日本初、高中学生将京都作为修学旅行目的地。每年有上百万外国游客留宿京都,旅游给京都带来了巨大经济收益。全市竟有15%人口从事旅游相关产业工作,全日本独此一城。</h1> <h1>  京都有上百处历史、文化旅游景区。游客到访人数最多依次为 : “清水寺”、“金阁寺”、“二条城”、“银阁寺”、“伏见稻荷”大社等。</h1><h1> 来京都仅一天时间,早出晚归仅卯游了“清水寺”、“花见小路”(又名“宋街”)、“岚山”,真可谓行迹匆匆。几处热门景点均未到访总觉遗憾,且寻些资料聊以自慰,权作“精神会餐”吧。</h1> <h1><b>1、“金阁寺”(门票400日元) </b></h1><h1> 据说“金阁寺”是日本室町时代(1336~1573年)最具代表性的寺院。其寺名因寺内核心建筑“舍利殿”外墙均以金箔装饰,故作“金阁寺”。</h1> <h1>  金阁寺始建于1397年,二战前日本政府便将其列为国宝。1950年寺中仅存舍利殿被人纵火烧毁(史称“金阁寺纵火案”)。现所见“舍利殿”是1955年依原样复建,1987年又将全殿外壁金箔全部换新,方为此状。</h1><h1> 1994年,鹿苑寺院全境(含“金阁寺”)以“古都京都的文化财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之重要历史建筑。</h1> <h1><b>2、“二条城”(门票600日元) </b></h1><h1> “二条城”原为天皇行宮,故又名“二条御所”。此处后为幕府将军京都行辕,德康家川家族三代幕府将军曾长期盘距于此。<br></h1> <h1> “二条城”建于公元1603年,是江户时期幕府权力的象征。城周建有东西500米、南北400米高大围墙,城外有护城壕,俨然一座城堡。城内有名为“鹂鸣地板”的走廊,人行其上便有黄鹂鸣叫般响声,是幕府将军为自保安全而设机关。“本丸御殿”和“二之丸御殿”为“二条城”主要建筑。“二之丸御殿”建筑很有特色,殿内墙壁和隔门上均绘有狩野派画家名画,堪称精美。</h1> <h1><b>3、“银阁寺”(门票500日元) </b></h1><h1> “锒阁寺”原名“慈照寺”,为公元15世纪末,第18代幕府将军足利义政效仿“金阁寺”而建的私邸。足利义政死后,根据遗嘱,这座别墅改建成寺院。由于寺院内有一栋被称作“银阁”的建筑物,所以这座寺院亦被称作“银阁寺”。</h1> <h1> 寺内庭院具有典型“东山文化”风格。“东山文化”曾是日本史上一段辉煌文化。因此,“银阁寺”庭院又被当作“东山文化”之代表而闻名。庭院占地面积达2万平方米。庭院内的、“观音殿”、“东求堂”保留了当初的原貌,它们均已被指定为国宝级文物。</h1> <h1><b>4、“伏见稻荷”大社 (免门票)</b></h1><h1> “伏见稻荷”神社建于公元8世纪,是祀奉“以宇迦之”御魂大神为首诸位稻荷神(类似我国“神农氏”)。稻荷神是农业与商业神明,前来祭拜者多求取农业丰收、生意兴隆、交通安全。这里相当于日本全国三万多“稻荷”神社祖庭,故而香火最盛。</h1><h1> 神社入口矗立着由丰臣秀吉1589年捐赠的大鸟居,后面便是神社之主殿。神社随处可见各式狐狸雕像,因为相传狐狸为稻荷使者。狐狸脸上绘马是此处又一特色。<br></h1> <h1>  上图为“伏见稻荷”神社中的“千本鸟居”廊,它是京都最著名景观之一。数百座各个历史时期,各色人等捐建的朱红色鸟居牌坊,遮天蔽日于通往荷山山顶通道之上,蔚为壮观。</h1><h1> “千本鸟居”廊,曾经带给我的震撼,来自张子怡主演的电影《艺伎回忆录》中的场景,该片斩获了最佳摄影等三项奧斯卡奖。</h1><h1> 真想亲眼一睹“千本鸟居”廊的丰姿,真希望也能身居其中照张像。无奈行迹匆匆无法如愿,此亦为一憾。</h1> <h1><b>5、京都首秀——“清水寺” (门票300日元)</b></h1><h1> “清水寺”位于京都东部音羽山半山之上,始建于公元778年,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曾数经烧毁又数次重建,现在的清水寺为日本江户时代(公元1631~1635年)由第三代幕府将军德川家光依原样重建。1994年该寺以其悠久历史,纳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r></h1> <h1>  这座占地13万平方米的寺庙由慈恩大师创建,传说慈恩大师曾是唐僧在唐长安大慈恩寺的首名日本弟子。清水寺堪称日本平安时代,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h1><h1> 都说不到京都没来过日本,不到“清水寺”没来过京都,更吊足了人们的胃囗。</h1> <h1> 来日本难得晴空万里,一早乘车来到了“清水寺”下。沿着不陡坡道缓步而上,和风羽面、清沁心屝,天好心情真的更好。</h1><h1> 道路两旁,鳞次栉比特色商舖已开门待客,据说它们会带给你许多惊喜。心无眷顾,尚且匆匆而过。</h1><h1> 俄尔眼前攸然一亮,“清水寺”山门赫然面前。</h1> <h1>  眼前是一片不大空场,远远可眺见晨雾中隐约可现的京都城。向上望去,“清水寺”清秀的山门楼婷婷于高台之上,此楼名为“仁王门”。不知为何,门、棂、柱、梁全部涂成了扎眼的水红色,多少好似风尘女子沉稳不足,轻俏有余。</h1><h1> 不知何故“清水寺”没有院墙,寺中建筑、设施均散落山间,山门也仅是个标志而已。拾级而上,门前一对石狮、石灯,让我有了国内寺院的亲近感。</h1> <h1>  仔细观察这座门楼,确实也很别致。巨大而夸张的出檐、娇小的二层重檐、瘦小的楼身,都增加了比例失调带来的不稳定感。但恰恰是这种不稳定,反而赋于了它更多活泼与灵动之气。</h1> <h1>  不知院落中这些古朴的石塔、石灯是历史遗存,还是信众捐赠?</h1> <h1> 穿过山门不远,便是清水寺的主殿(本堂)。与神社不同,日本人很少有人在寺院里祈愿、捐善款,绝大部份人上寺庙只为参观不为参予。这可能与近二百年来,日本神社日盛、佛教势微发展趋势有关。毕竟土生土长神社更亲民、本地神仙也更服水土。</h1><h1> 大殿西侧立着一块木牌,上书“本堂国宝”四个大字,立即引起了我的注意。能在本堂供奉並称之为国宝一定不同凡响。</h1> <h1>  执着地凑前寻找这位“国宝”,竟让我大吃一惊,大殿一根粗壮立柱上挂了块小木牌上书“出世大黑天”五个字,旁边是一尊身高11.5厘米面色黝黑喜感十足小胖佛像。难道他就是国宝?就是所谓的“出世大黒天”?确认之后我无语了。</h1><h1> “大黑天”什么来头?他是如来的人,还是日本人?无从知晓,也並不重要。看看他的形象 : 身穿红衣衫、头戴小红帽、手持招财锤、肩背百宝囊、脚踩大米袋,憨态可掬,脸上堆滿幸福的微笑。一看便知,这是位招财开运善神,模样也十分招人喜爱。据说这尊神像已有千年历史。</h1> <h1>  寺内专门有售“出世大黑天”法相偶象,许多参拜者还不忘请一尊回去供养,期望为单位或家人带来财富和成功。</h1> <h1>  大殿本尊祭坛之上並无神像,有人还对着空位撅着屁股空拜,颇有些荒唐可笑。但这又引起了我的好奇。看了寺内说明方才知,这座豪华法座上供奉的是11面千手观音立像。每隔33年才请出让公众参观一次,最近一次开放是公元2000年,今后15年间是无缘再见了。</h1><h1> 空空如也殿堂之上,多少令人感到茫然,观音33年才来上班一次所为何为?究竟是神在戏耍人,还是人在戏要神呢?</h1> <h1>  不知为甚,我在日本寺院中从未见过驻寺僧尼,忙碌着的都是些类似工作人员的俗众,或在寺内小卖处专心挣钱的小贩(出售吉符、卦签、佛教纪念品)。</h1> <h1>  大殿地台之上光亮如镜,需要脱鞋才能登上。一嫌麻烦、二怕脚臭,站在一旁照上张像,挺好!</h1> <h1>  大殿东侧山坡上,人群熙熙攘攘上下川流不息,看了鸟居之下木牌注文方知,此处就是大名鼎鼎的“地主神社”了,它的历史竟比清水寺还长。公元701年日本建国前,神社即存在于此了。</h1> <h1>  明治时期(150年前)日本实行神佛分离,“地主神社”便从清水寺分离出来,现在它也是联合国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h1><h1> 神社主祭神是“大国主”,其岗位职能类似中国传说中的“月老”(媒婆之流)。据说“地主神社”是日本唯一祈求结缘、恋爱的神社。诚心跑来求姻缘的日本人,真够辛苦!</h1> <h1>  清水寺坐落在山腰之上,依悬崖峭壁而建落差很大。绕到主殿背后便可登上著名的“清水大舞台”了。</h1><h1> 这里既是重大佛事活动,演奏音乐之所,又是平日的观景平台。须晴日凭栏远望,京都城市景即可尽收眼底。</h1> <h1>  宽大的“清水大舞台”,仅靠78根13米高的立柱,悬空支撑在峭壁之上,整个舞台全部釆用木结构榫卯连接,未用一颗铁钉。</h1><h1> “清水舞台”屹立400年而不倒,其土木工程结构及实效令人称奇!</h1> <h1><font color="#010101">  半山上的“观音堂”里,深深安坐着观音菩萨法身鎏金铜像,慧眼静靜注视着面前过往的芸芸众生。 </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日本是个佛教国家,据说有80%人信奉佛教。日本佛教与中国汉传佛教有着很深渊源,但在本土化过程中又形成了自己特点。</font></h1> <h1>  日本寺庙崇拜偶象无体糸化,各取所好、不掬一格。很少见到中国寺庙中以佛祖为中心的“4大弟子”、“4大天王”、“20尊者”、“500罗汉”的庞大干部阵容。</h1><h1> 日本人偏爱观音菩萨,许多寺院的主尊都是观音,可能与观世音心慈念善,事无巨细连生孩子这样婆婆妈妈事都管的好人缘分不开吧?</h1><h1> 细心观察他们的观音像,无论装束、仪态都与记忆中相去甚远。此观音更加丰腴肥硕、也更加男性化,甚至多了几分丑角的喜感,</h1> <h1>  日本寺院里极少见泥胎佛像,无论殿堂大小,主尊都会是一座不太大的金属铸像,至于他们的来历往往不得而之。</h1><h1> 眼前的观音堂,简约的象一所民宅。也许这就是日本人所愿,佛在家中,也在心里。</h1> <h1>  护栏上的金属柱头,很有些唐风古韵。只不过大唐皇家用的是“铜柱首”,此处装的却是廉价铁柱首涂漆而己。</h1> <h1> “清水寺”得名,皆因音羽山中的一眼清泉,此泉喚作——“清水泉”。</h1><h1> “清水泉”,名列日本十大名泉之首,水质清澈、淳美甘甜。清水寺的茶道名冠京都,全赖此泉此水。<br> 出大殿顺山势拾级而下,便来到了“音羽三泉”潭畔。只见凿崖而建的亭宇之上,“清水泉”水分三支延石槽涓涓落入潭中。日本人将此处称为“音羽瀑布”,实在有些夸张。<br> 三股细流从右向左,依次代表“智慧”、“健康”和“财富”。据说喝了此水便是向神灵发愿,神灵都会滿足他的愿望。只不过喝水只能三选二,否则会被视为贪婪无一所获。</h1> <h1>  到了“清水寺”的人们,几乎都会来此饮水,潭前排起了长长的待饮队伍。世间万事皆无尽善,“三选二”多么公平的选择,此刻却纠结了不少人的心。也许不同年令、不同社会经历、不同生存处境,都会做出不一样抉择。尽管仅仅是愿望,却也能撩动人们不一样的价值思考</h1><h1> 我远远笑望着人们选择,心中却闪过一份省悟 : 也许只有学会舍弃什么,才能成就本不完美的人生。</h1> <h1>  三泉出水口距离超过2米人不可及,寺内专门准备了十几把长柄舀子。曾隐忧众人同饮的卫生问题,登临后方知心细如丝的日本人早己顾及此事,台上专门配备了紫外线杀菌设备。流动频率如此高是否消毒有效?至少心理上得以安慰。</h1> <h1>  路边一座石塔博人目光。石塔高挑修长,高约5米,上下12层用整块石料雕成。塔旁没有文字说明,到底是供奉塔还是灵塔,无从知晓。</h1> <h1>  树丛中那座隐约可见叫作“三重宝塔”的塔非同寻常,四脊攒尖顶、三重檐、微微起翘的翼角都是典型中国唐塔造型。当年的唐塔己经融入了古印度和尼泊尔造塔原素,是外来建筑中国化的典范。</h1><h1> “三重宝塔”高13米,外形灵秀俏丽。真不知为什么这里会成为日本人祈求分娩顺利之所?日本人是最善于将需求变为崇拜的,因此这塔又被称为“子安之塔”了。</h1> <h1>  寺内“西门楼”对面路旁,靜立着一位手托铜钵的老人,看年纪已70有余。他头带斗笠、右手执法棒、左腕挂念珠,装束应该是位出家僧人。肃立中的他,此刻应该是在化缘。</h1><h1> 这是我在日本见到的唯一僧侣,没想到场合却如此尴尬。我从口袋里摸出300日元硬币,轻轻放入了铜钵之中,那里面已有十几只硬币。老人看着我,脸上露出了慈祥的微笑,那笑容令人难忘。</h1> <h1>  图为 “清水寺”內的茶社。相传“清水寺”茶艺,名列京都之首。我想除了茶好、艺精,最重要的还是水好,“音羽泉”水甘甜至今仍在口边。</h1><h1> 清水寺泉水富含矿物质,清徹甘甜,没有理由泡不出好茶来。只可惜时间太紧,实在无睱品上一杯,此为又一憾事。</h1> <h1> “清水小镇”(寺前怀旧街),是返回停车场的必经之路,“攻略”对此描述令人记忆深刻: “寺前怀旧街两边尽是古朴的和式建筑和小店,极具日本风格,日本古味很浓,是到日本旅游必去之地。街两边小店出售各式各样的传统手工艺品和京都代表性食品,如抺茶冰淇淋、三色米糕、抹茶获乃饼……” 等等。</h1><h1> 来到熙熙攘攘的小街,离集合时间仅剩15分钟,注定在这条小街上的体验只能匆匆。</h1> <h1>  寺前怀旧街上的“抹茶冰淇淋”享誉世界,而“西屋”食品店更是久负盛名。</h1> <h1>  不吃“抹茶冰淇淋”不足以证明来过清水寺,不吃对不起东渡扶桑。</h1><h1> 态度端正了,喜欢不喜欢就是另外一回亊了。</h1> <h1>  有趣的是,几位同吃了“抹茶冰淇淋”小伙伴,中午吃饭竟无例外出现了恶心厌食症状。我的解释是,日本人太过实诚,冰淇淋放了大量茶叶沫,短时间摄入过量生物碱,以至出现“醉茶”现象,即“胃灼热、恶心、呕吐、心律失常、食欲缺乏……”等等。</h1><h1> 哈哈哈,体验也是需要付出代价地!</h1> <h1><b>6、“祗园”石板小路与“花街”艺伎之家</b></h1><h1> 离开了“清水寺”,车行20分钟抵达“祗园”停车场。下车后步行前往“祗园”。</h1><h1> 路对面一座高大宏伟的古建重楼令我眼前一亮,如此体量仿宋代木结构建筑实属罕见。一番打听方知,此楼即大名鼎鼎华顶山名刹“知恩院”的山门——“三门楼”。</h1><h1> “三门楼”(日本国宝级古建筑)建于1621年,高24米、宽50米,是日本现存最大的实木双层门楼。此楼下开三门,“三门”之称谓暗合佛教三重境界之“空门”、“无相门”、“无愿门”。</h1> <h1>  “知恩院”全称“华顶山知恩教院大谷寺”,是日本佛教净土宗总本山(祖庭)。知恩院起源可追溯至1175年淨土宗“法然上人”大师在此修建寺院传播教义,倡导念弥佗拯救众生,并最终在此圆寂。其后数百年间,寺院不断扩建並形成现今规模。</h1> <h1>  “知恩寺”拥有“三门楼”、“法然上人祠堂”、“尊影堂”等众多国宝级建筑,以及“白木之棺”、 “鹂鸣地板” 、 “三面猫”、“瓜生石”等众多珍贵文物。</h1><h1> “知恩寺”位于京都东山36峰之华顶山下,寺在景中秀色可餐。京都地处群山环抱之中,诸多名胜散落山间美不胜收。其美在于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巧妙结合,“知恩寺”仅为其一。若有机会我定会重来京都,遍访名胜。</h1> <h1>  跨过这座大门,就算进入了“祗园”地界。原以为“祗园”仅是座园林名称,一如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绍兴的“沈园”那样。</h1><h1> 如今的“袛园”,泛指东至八坂神社,南至建仁寺,西至鸭川附近,北至新桥通的广大地域,俨然成为一个社区代名词。</h1><h1> “祗园”(全称“祗园精舍”)一词来自佛教经文。《阿弥陀经》、《金刚经》开卷便有“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的描述。“祗园精舍”位于现在尼泊尔国的南部,是继“舍卫精舍”之后,佛祖在古印度第二个传经布道的地方,他在此传经整整24年。“祗园精舍”是古印度最重要佛教场所,又是大批僧侣居所,也是佛教寺院的雏形。</h1><h1> 袛园是以“花街”为中心,遍布着餐馆、酒吧、茶舍的一片繁华商业区,这里具有浓郁日本风情,是日本人的心灵家园。它也是日本纺织物、陶瓷器、漆器、染织物等传统工艺品集散地。它还是日本花道、茶道的繁盛之地,被称为日本传统文化“活化石”。</h1> <h1>  延着古老而清靜的石板小路蜿蜒向前,路两旁的和居小舍教人赏心悦目,导游如数家珍娓娓讲述着它们的由来 : “这里是个‘相扑‘力士的家,那是座射箭运动员的宅邸……”。各具特色的日本民居,让我享受着异国情调,其实谁住在里面于我们並不重要。</h1> <h1>  小院皆少有围墙,透过花木园中之物便一览无遗了。</h1> <h1>  日本民居外观与我国明清民建无异,硬山顶屋顶、正开门、对称窗,结构简单而熟悉。只是屋脊和屋面几无任何装饰,又显得过于简白。</h1> <h1>  日本民居与我国民居相仿,都有挂门帘的习俗。此君的“门帘”己然作成了广告!</h1><h1> “家丑不可外扬”,知廉耻、识荣辱是封建文明的表现,日本民族与我国一样,家庭活动都是最忌窥扬的隐私。</h1> <h1>  路旁许多人家都将自家宅院改成了特色饭馆(日本农家乐),这条从“知恩寺”停车场前往祗园“八坂神社”的必由之路,竟带火了这片民居小屋。</h1> <h1>  300米长石板小路,竟然让我们走了整整30分钟。</h1> <h1>  石桥小路的尽头,一条宽阔马路对面,近百人排起了20多米长的队伍引起我好奇。导游告诉我,那是一家老字号米糕店,由于货好价实,每天都有许多人专程赶来此处排队抢购。</h1> <h1>  石板小路的出口左侧,就是京都久负盛名的“八坂神社”。它是日本约3000座“八坂神社”之总社。神社每年7月8日举行盛大祭祀活动叫“袛园祭”,与东京“神田祭”、大阪“天神祭”并称为日本“三大祭”。 </h1> <h1>  “八坂神社”又名“祇园神社”、“祇园社”、“祇园感神院” “袛园天神”,明治维新后(1868年),睦仁天皇下昭神佛分离后,改名“八坂神社”。</h1> <h1>  “八坂神社”主祭神为“素盏鸣”(又称“须佐之男”),他是日本神话著名神灵,是创立大和民族始祖伊奘诺神的小儿子,生性暴虐无常,时而凶暴时而英勇,最著名故事是斩杀八岐蛇妖。后与佛教守护“祇园精舍”之牛头天王,并为一个神明,故八坂神社又名“祇园神社”。八坂神社门前社区也称为“祇园”了。</h1> <h1>  “八坂神社”门前高台之上,左右对称座落着一对铜狮很是威武。登台观之,狮首竟各生一角,令人十分意外。熟悉中国神话传说人都知道,它们並不是狮子,而是龙之五子——“狻猊”。 </h1><h1> 相传狻猊“形如狮,喜烟好坐”,故宋代以来香炉多以其为盖,冀其守护香火。狻猊虽生性凶猛,食虎豹,但平生喜静好坐不喜动,又喜欢烟火,佛祖见其有耐心,便收在座下当了坐骑,因此佛祖法座和香炉上都常会出现狻猊的形象。用它来守护神社的初衷,一定与我国神话传说不无关系。</h1> <h1>  每天都有许多日本人来此祭拜,神社早己成为众多人生活中的精神寄托。无论大事小事、順利坎坷、喜怒哀乐,日本人都习惯到神社拜上一拜祈佑和顺安康。也许这就是他们心灵中的那碗鸡汤。</h1> <h1>  许多前往“八坂神社”的日本人都身着和服,尤其是年青姑娘们鲜艳的花裙、轻盈的体态、青春洋溢的面厐,无论出现在哪里都是一道靓丽风景线。</h1><h1> 她们不拒绝游人拍照,就像漂亮女人不会拒绝别人夸赞一样,表情中还会透出几分得意与自豪。</h1> <h1>  京都是日本人穿和服最多城市,也是日本传统文化表现最顽强城市。千年国都沉积了太多过往岁月,街头巷尾缤纷着世代霓裳流光。</h1><h1> 此番见到生活中末经化妆的本色和服女孩们让我眼前一亮,彻底颠覆我对和服的固有印象。</h1> <h1>  说实话来日本之前,我对和服印象並不好,主要受歌舞伎夸张化妆与发式、臃肿装束与体态影响。</h1> <h1>  小时候去剧场里看日本歌舞伎演出,老头老太们鬼一般惨白面厐、暗淡而臃肿束装、颤抖而鬼哭狼嚎般唱腔,都令我难以忍受,未曾留下美好印象。</h1> <h1>  沿八坂神社前“四条大街”向西前行100米便来到了“花见小路”(亦称“花街”)路口。</h1> <h1> “花见小路”是“祇园”乃至日本最著名的艺伎“花街”。所谓“花街”其实是由一片纵横交错的大街小巷组成。</h1> <h1>  这里房屋、店舖极似“清明上河图”中宋代民居,青瓦白墙、重楼叠窗、格棂扇门、简约典雅。因此这里又被日本人称为“宋街”。</h1> <h1>  临街二楼窗户外,优雅地悬挂着遮阳用的竹帘,一如《水浒传》描绘清河镇那样。真怀疑卷帘伸出头来张望的,会不会是潘金莲?</h1> <h1> 其间有可供餐饮的饭馆、经营手工艺品、传统化粧品、发簪、香料的小店。</h1> <h1>  但更多却是各具特色的传统茶舍(类似国内“茶秀”)。茶舍内有小厅亦有独立包间,可享用京都最古老、最正宗的“茶道”。</h1> <h1> 每至黄昏,“花街”便灯火通明人声鼎沸起来,游客自四面八方会聚此地“品茶”、“饮酒”、“宵夜”。其间艺伎们也会浓妆艳抹匆匆赶来,或于固定茶舍内“驻点”,或应客人要求“出场”表演古老而传统的“歌舞伎”。</h1> <h1>  所谓“歌舞伎”,是一门类似我们国粹京剧之类的古老艺术,可一人清唱,也可多人有伴奏表演唱,还可于剧场多角色演出完整剧目。她们有标准唱本、唱段可供客人选择,类似我国民间的“评弹”、“二人转”、“折子戏”。表演可在专门场地之中,亦可于方寸之间说唱起舞。</h1> <h1>  艺伎是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大多贫苦人家女孩,从小出道拜师潜心学艺。她们昼伏夜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特殊生活。</h1><h1> 她们靠每日演出生活,按演出的内容、时间取费,名角、名段更是价格不菲。艺伎有严格“行规”,她们卖艺不卖身,一旦坠入爱河便须永远离开所事行当。许多艺伎终老一生未婚未嫁。</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据说,自1665年江户幕府允许茶屋在“祗园”开业,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19世纪初,祇园艺伎竟多达3000多人,可谓全盛时期。</span></h1> <h1>  祇园艺伎馆、茶屋现今仍保留着许多当年建筑,1999年祗园“花街”被日本政府认定为历史景观保护区。祇园花街最具代表性建筑是‘’祇园歌舞练场‘’,那是由各艺伎馆共同出资修建的一处歌舞剧场。每年4月1~30日,艺伎们每天都会在此表演“京都舞”(票价4000~5500日元)向世人展现艺伎风采和日本传统的歌舞艺术。</h1><h1></h1> <h1>  现在的祇园仅存茶屋83家,从业艺伎和舞伎也只有120人了。这门传统艺术正伴随着现代文明逐渐走向衰亡。</h1>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钻进深深小巷拍几张照片,真的很滿足。空中杂乱的电线、墙边随意摆靠的自行车、门前堆放的杂物,一切都显得随意而自然,因为这才是真实的“市井”,百姓的“花街”。</span></h1> <h1>  联想到国內一窝蜂“新农村”、“新城市”改造,感慨多多。许多时候,我们创造历史却毀掉了历史,追求特色却没有了特色。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此话真不该说说而己</h1> <h1>  “花街”上,首次迂到几个身穿制服疏导交通与行人的保安,颇有新鲜感。看年令都在70上下,那份执着认真样子,应是帮退休老叟无疑。 </h1>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日本除了机场,再未见到过警车、甚至警察也不见踪影;没迂到过交通事故、没迂到争斗吵架,甚至连大声说人也极少见到;人滿为患的旅游景区末见治安派出所,甚至安保人员也未曾迂到,真让人些许不习惯。</span></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联想国内一些城市,动辄斥资百万、千万在路口修筑治安岗楼作法,实在值得商榷。公共安全最重要是体系和效率建设问题,核心还是治本。修筑众多空置治安岗楼,反而传递了不安全、不自信的讯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时间不早了,观花未及“下马”便要返回停车场了。今日尚有“岚山”景区任务没有完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匆匆去也!</span></p> <h5></h5><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未完待续)</h1><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旭日腾骢<br></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18年4月27日于长安</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