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苗二班4月份主题活动《很久很久以前》----书的演变过程

海燕

<h3><br /></h3><h3>图书是人类用来纪录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也是人类交融感情,取得知识,传承经验的重要媒介。因此在拿到《很久很久以前》这个主题活动时,我们就产生了制作书的演变历史这一区域材料。</h3><h3><br /></h3><h3>最初人们将生活和生产经验留存或传播都是刻在瓷器的碎片或者是龟甲兽骨上。</h3><h3><br /></h3><h3> </h3> <h3>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木片或竹片叫简或牍。</h3> <h3>  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是极不方便的。所以,春秋末期,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做帛书。这种书比竹简轻便,但成本太高,不容易普遍采用。</h3><h3><br /></h3> <h3>纸的发明,为书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材料。东汉有个叫蔡伦的,改进了西汉时的造纸技术,于是出现了用纸抄写的书。这种书也是一卷一卷的,轻巧适用,成本较低,保存方便,所以一直沿用到今天。</h3> <h3>纸的发明,为书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材料。东汉有个叫蔡伦的,改进了西汉时的造纸技术,于是出现了用纸抄写的书。这种书也是一卷一卷的,轻巧适用,成本较低,保存方便,所以一直沿用到今天。</h3> <h3>到了近代,随着造纸工业的发展和印刷技术的提高,印书花样翻新,如油印、石印、铅印、胶板彩印、影印,以及静电复印等,于是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书。</h3><h3><br /></h3> <h3>随着电子和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又出现了许多奇妙的书,像会说话的书,能活动的书,立体的书以及缩微型的书,等等。</h3> <h3>我们把以上图片收集整理后,制作了成一本书。为孩子讲解书的演变过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尤其是大班的孩子,在回答问题环节都是争先恐后的抢答。</h3> <h3>通过老师的讲解,了解了书的演变过程。大班的孩子可以根据书的演变过程进行排序。</h3> <h3>老师把图片剪成形状不一,大小不一的图片让孩子进行拼图。在拼图的时候先进行分类,然后再进行拼图。</h3> <h3>看我拼的多认真呀,虽然我是小班的小朋友。</h3> <h3>别着急,我来帮帮你!</h3> <h3>拼图完成了!</h3> <h3>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孩子的兴趣很浓,主动积极的进行操作。尤其是大班的孩子在看到小班的孩子拼不出来,想要放弃的时候,会主动说&quot;别着急,哥哥帮帮你。&quot;</h3><h3>由于老师提供的拼图材料不是彩图,材料剪得太小,导致孩子有一部分没有完成。需要老师在接下来的工作及时的改进操作材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