涠洲岛的珊瑚石房――文/图 苏一浩 编辑 黄红

上善若水

<h3><br></h3><div> 2018年元宵节,我第一次上涠洲岛,和所有第一次上岛的游人一样,尽情享受涠洲岛美丽的风光:火山口、五彩滩、滴水丹屏以及蓝天白云海浪沙滩和清新的空气,并做成了美篇《大美,涠洲岛》 。</div><div> 三月三,我又一次上涠洲岛,则重了解岛上的人文景观,尤其是居住情况。</div><div> 据了解,涠洲岛规模形成人口居住大约是1850年左右,岛民大多从广东过来,居住环境历经了木草房、土坯房、珊瑚石房、楼房等几个阶段,现存较多的是60年代建造的珊瑚石房。这种用海边珊瑚石建造的房子,也是涠洲岛一道亮丽的风景,只是游人只顾欣赏美丽的海岛风光而忽略而已。</div> <h3>  建造房子的珊瑚石是在海边,屋主根据建房的规模及房子的部位,开凿成不同尺寸的石材,但大多是那种长70宽30高25公分,重130斤珊瑚石。</h3> <h3>  开凿好的珊瑚石,用牛车运回村里,60年代初以前,磊石的沙浆是火山泥,后来才用上水泥。</h3> <h3>  家家户户都有较大的庭院,都种上菠萝蜜树、龙眼树、苦楝树、黄皮果树,村头都种上榕树。</h3> <h3>  随着近年旅游业的发展,很多岛民都建造宾馆、酒店或改建客栈。珊瑚房经过改建装修后,摇身一变成了农家客栈。</h3> <h3>  涠洲岛宾馆、酒店、客栈林林总总,规模价格不一。我认为,海景酒店虽推窗见海,但一般人到岛上不可能总是推窗见海吧,总会到各景点走走看看,近距离领略风光,所谓的海景房,只是宣传,再且,一般人只选择一处居住,此处的海景与彼处的海景又不相同。我两次到涠洲岛,都选择东海边的横岭村,入住在“朗文酒店”,虽不能推窗见海,但只需5分钟路程就到海边,看日出,拾贝壳,观潮起潮落,与村民交谈聊天。</h3> <h3>  涠洲岛,有人喜欢有人愁,有人点赞有人说坑爹,关健看心态了。我个人认为,内地人到北海,如果己觉得很美了,那么涠洲岛则更上一层楼。我喜欢她的深水海洋和清新空气,喜欢岛民的纯朴与热情,喜欢她仍带有苍凉的土地。</h3><div> 涠洲岛,我还会来的!</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