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茶相恋

草木

<h1><font color="#010101"> 草木家与茶是世交,祖辈父辈都是以茶为生,听伯伯说,草木的爷爷那时一家人住在半山腰,门前屋后都是茶园。那时做出一担茶,要徒步挑往徽州去卖。有一次草木的爷爷挑着一担茶去徽州卖时,卖出的钱居然被盗,草木的爷爷差点因此而轻生。<br> 草木的爸爸也是做茶能手,在村中为人正直,待人热情,相继当过生产队长和村里干部,带领村里人制茶卖茶,很受村中人爱戴与尊敬。<br> 草木在这样的家庭长大,从小就跟着父亲采茶,做茶。草木小时茶叶大部分手工炒制而成,当时的草木个头与灶台一样高,但草木用砖头垫垫就抵上个小大人,其实那时的草木对茶并无太多的感情,但是小小的草木能把茶叶从滚烫的锅中捞起,并潇洒的撒在锅中,完成制茶的第一道工序--杀青,确实自豪。<br> 草木对茶好感来自他爸用茶待客时,每次草木家中来客人,草木的父亲都会泡上自家的好茶,然后自豪的介绍自家茶叶的特点。而这时,草木则在旁边好奇地听着,时间一久,便慢慢体会到茶的妙处。看到客人把泡好茶的杯子捧在手中,打开杯盖,一缕白烟从碗里袅袅升起,清香淡淡氤氲开来,再看白瓷碗里碧绿的茶叶在沸水中上下飞舞,客人用杯盖缓缓推开绿茶,茶汤碧翠清莹,轻抿一口,自我陶醉的样子。草木站在旁边虽未喝茶,但闻到茶香,也感到满齿生香直沁肺腑。这时草木对茶的情愫悄悄萌发。<br> 从此草木对茶情有独钟,喜欢着茶的一切,不论采茶和做茶时都很上心。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茶时,发现不论是鲜叶还是干茶都是那么美。鲜叶晾在晒箱上,淡淡兰香味让草木倾心;沸水冲茶时,氤氲热气带来咖啡般甜甜滋味让草木陶醉。冲泡时茶叶在水中上下翻腾,就如少女在水中舞蹈。及至杯中茶水平静时,茶叶静静的躺在绿色茶水中,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让草木不能自已。<br> 每当外地来山里的买茶人捧上一撮茶叶,观其形,识其色,闻其香时,草木都会在旁默默学习辨茶,品茶技巧。年龄渐长,发现家乡茶之所以魅力那么大,原来它是大家闺秀,早就闻名远方。<br> 草木的家乡安徽泾县,一个钟灵毓秀之地,地处皖南山区腹地,是一个古老的茶乡,泾县产茶历史悠久。扬州八怪之一汪士慎有咏泾县茶诗:“不知痉邑山之涯,春风茁此香灵芽,两茎细叶雀舌卷,烘焙工夫应不浅。宣州诸茶此绝伦,芳馨那逊龙山春……共对幽宵吸白云,令人闪腑皆清芬。”<br> 草木的出生地泾县爱民村,是泾县最负盛名的产茶地之一,安徽农业大学方世辉教授结合爱民传统制茶技艺,研制出爱民翠尖一举获得国家农业博览会金奖。<br> 后来草木不管在外地求学,还是大学毕业后工作,都对家乡茶恋恋不忘。网名草木灵感也来自于茶,因为草木之间加个人字就是“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茶生于山,而溶于水,为儿取名容川,既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意,亦与茶有割舍不断之情缘。直到家乡的茶叶品牌拍卖时,草木联系村中的伙伴成立了大山里的首个茶叶公司,草木和茶正式结为连理。<br> 与茶热恋然后成功牵手,可为了结情缘。然而待到过日子时,草木一个读书人才发现生活不容易,一个先生做起茶生意时,既想为制茶人卖个好价格,又想为买茶人以较低的价格买到好茶,这样就导致利薄而难以为继。再加上年轻草率,在外地工作不能两头兼顾,只能忍痛割爱,舍弃了自己热恋而喜爱的事业。<br> 然而人到中年,草木对茶的爱恋依然不减。草木爱茶,爱明前一叶一枪白毫毕露少而珍贵的特尖,试想在清闲的午后,或在明月相伴的夜晚,知己一二,沏上一杯,轻斟慢酌,围壶絮语,茶香流转,这是何等惬意的意境,足以让岁月沉醉。草木也爱春末夏初采摘的杆长叶壮的大叶茶,抓上一把,泡一大壶,运动后倒上满满一碗,咕咚咕咚牛饮一顿,酣畅淋漓。<br>  草木爱茶,更爱家乡茶,家乡茶采自高山,常年与云雾草木为伴,由于品种独特,制作工艺不用太过复杂,无须刻意通过理条和压扁来整形,通过手捻弄破细胞壁,增加茶叶的口感。关键是火候的掌控,干茶成形微微弯曲,带有一股倔意,用鼎沸的热水冲泡后,茶味醇厚,几开之后仍有甘甜之味。<br>  草木爱茶,年轻时喜欢茶的形与色,香与味,如今的草木更喜欢茶的神与魂。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茶那么温柔可人的一片叶子,经过铁锅的炙烤,碳火的烘培变得枯干叶瘦,而沸水的冲泡,又让它在杯中上下狂舞,水越沸,它舞得越欢。最后把自己所有的茶汁溶于水中,散发醉人的清香,生成甘甜的滋味,让众人如痴如醉。整个过程不就是一个大家浓缩的一生。<br>  草木爱茶,一生爱茶,爱得刻骨铭心。</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