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美丽的青岛,苍翠的青岛山下,有我们的三十九中。<br></h3><h3>三十九中的校训:正心、立人、尚学、修能。</h3><h3>三十九中的特点:文化底蕴厚重,基础教学成绩突出,艺术特色享誉全国,海洋教育蓬勃发展。</h3><h3>我和你,做为三十九中的一位老师,在这里,为了事业奉献了青春才华,为了学生奉献了自己的人生!在这里,我们用双手托起了未来的希望,塑造出国之栋梁!</h3><h3>我和你,做为这片土地上的辛勤耕耘者,默默无闻的普通教育工作者,虽然我们不曾拥有过闪光的荣誉称号,但是,我和你,是一名三十九中人!我为此而骄傲!我和你,永远定格在39中历史的记忆里,永远镌刻在每一个学生的心里!</h3><h3>这就是每一个39中人的风采!</h3> <h3>青岛三十九中,创建于1952年。六十六年,弹指一瞬间。</h3><h3>青岛三十九中,同时也是中国海洋大学附中。</h3><h3><br /></h3> <h3>我在1984年(当时四十三岁)从淄博五中调入青岛三十九中,踏上了人生的新的征程。</h3> <h3>当时教师按教研组编制,我进了物理教研组,并且担任了组长。</h3> <h3>这是一个温暖而和谐的大家庭,周围是一群和蔼可亲的伙伴,大家在工作上相互提携,在生活中相互关心。</h3> <h3>不管是老的新的,不管是教高中还是初中,大家为了提高物理教学质量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h3> <h3>三十九中教师队伍素质很高,组里的同事中,不乏智慧精英业务高手,大家同心协力,为学生贡献出自己的才智。</h3> <h3>我虽然进校的时间不长,老师们的支持,使我树立起信心,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也要努力的把教研组的工作做好。(照片是我和王𤋮光老师)</h3> <h3>1984年底,学校召开了首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尹宝聚书记和刘守澂校长非常重视,广大的代表们也都很积极。</h3> <h3>理化生代表为一个大组,在分组讨论时,对学校的大计和老师们所关切的问题,大家都积极发表意见。</h3> <h3>在大会上,我代表全组的老师们向领导和代表们汇报了我们的意见和建议,把三十九中办得更好,这是老师们共同心愿。</h3> <h3>我刚进入三十九中,就接了新高一的四个班中的三个班的物理课,并且担任一班的班主任,分班时学校将学习拔尖的一些学生都集中在了一班。</h3> <h3>进入了一个新的集体中,带给我的是全新的感受,我此时虽然已经当了二十几年的老师,但是面对着这些纯真而聪慧的面孔,我深感责任的重大。高中阶段是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段,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对知识的渴望,我要加倍努力,一定不能让他们失望。</h3> <h3>曾记否?那年暑假里,我和学生们一起到浮山所的海边(北海船厂附近)游玩,我和几个男生还下海游泳,当时那儿是一片玉米地,今天巳经建起了五四广场。<br /></h3> <h3>进入高二,班上的几个热心的学生,自发的组织了"心声文艺社",还搞了《心声》小报。他们热情的邀请我和他们一起合影。</h3> <h3>这是小报的创刊号(我保存了三十多年),我应约写了一篇小稿:沐浴着晨曦/迎着海风/一颗稚嫩的小苗/破土萌生/虽然没有鲜艳的色彩/它却有纯洁的心灵/虽然没有诱人的芳香/它却用一片生机唤起人们去努力奋争/我愿做一条蚯蚓/默默地把泥土疏松/让小苗扎根在沃土/长得更加粗壮、茂盛。(我看到刻印出版的时间是1985年9月10日)</h3> <h3>秋去冬来,学生们在长大,学得了更多的知识,也明白了更多的做人的道理。</h3> <h3>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师生们欢聚一堂,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联欢会上,数学老师张继坤高兴得合不拢嘴。</h3> <h3>在师生之间极为融洽的气氛中,我兴奋地跳起了新疆舞!和学生们在一起,是我最大的快乐!(只可惜那个年月条件有限,只留下了一张小小的照片)</h3> <h3>这是我们几个教同一个年级的同事们。三十九中有一批水平高又敬业的老教师。(照片中有茅炳潮、常克义、刘新华、胡甲昌和张志清老师)</h3> <h3>1987年,迎着夏日的阳光,学生们结束了高中的学习生活,要和三十九中说再见了。亲爱的同学们,愿你们都有一个美好的明天!</h3> <h3>送走迎新,1987年秋季开学时,我接了新的高一四班。学生们一进入这个班,就对我充满了期待,在前面的三年里,我对三十九中学生的特点有了一些把握,所以对做好一名班主任增加了信心。</h3> <h3>我总结以前的工作,找到了不足之处,对学生放手不夠,卡得死了一些,特别是对来自同学们中的呼声注意得少。在新的集体中,我努力做到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干部的作用。班上的干部同学很是优秀,我注意不要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帮手,而是要让自己成为他们的帮手。</h3> <h3>1987年底,在迎新年之际,我收到了一封来自"高一、4班全体同学"的信。如今三十年过去了,这封信依然完好的保存在我身边,已经成为了我的生命的一部分。</h3><h3>"张老师:</h3><h3>您好!在佳节到来之际,我们全班同学向您致以衷心的问候,向您表示深深的敬意!</h3><h3>…………</h3><h3>在教学中,是您把我们领入一个神奇的世界,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那生动的讲解,娓娓的话语,似潺潺奔流的清泉,滋润着我们心灵的每一个角落;欢快的游乐,朗朗的笑声,如翱翔展翅的海鸥,萦绕在我们的耳畔。……"</h3> <h3>高一结束了,暑假里要进行文理分科。我和学生们相约在石老人海水浴场聚会。当时坐公交车只能坐到辛家庄,剩下的一大段路,没有自行车只能步行,青岛大学那里正在修路,因此路也不好走。</h3><h3>这次活动,是我做为这个班的班主任工作的结束。</h3> <h3>按照学校领导的安排,我到教导处做副主任,但是考虑到学生们的稳定,我仍然教这个年级理科班的物理课。</h3> <h3>教导处是一个大家庭,有王中坎,张教成主任带领着,我在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里,老老实实地做一名小学生,一切从头开始。</h3> <h3>王张二位,既是领导,又是兄长与朋友,直到两年后,一位高升另一位退休,这一段时间里,他们手把手地教我,使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h3> <h3>姜炳智副校长分管教学,直接领导教导处的工作,他也象老大哥一样,认真而热情地支持着我的工作。</h3> <h3>从这一年开始,学校教师的组织形式由教研组转变成年级组。因为我一直担任这个年级的物理课,所以在后来的两年中,我始终把自己当成这个年级组的一员。</h3> <h3>王栋老师任年级组长兼班主任,他的副手是董少洁老师,其它三个班的班主任是徐泉清、潘凤先和杜梅三位老师。整个年级组的配备正是四个字:年富力强!</h3> <h3>其他老师虽不是班主任,但由于是在同一个年级组,大家都全心全意的从学生出发,积极主动的互相配合,努力的把工作做好。我在这个组里,和老师们建立起了深深的友谊。</h3> <h3>1990年,在我们共同努力下,这个年级走完了三年的高中生活的路,翅膀硬了,飞走了。虽有不舍,但更多的是一种成就感。像是前线上的战士们,我们又胜利地完成了一次战役。</h3> <h3>自1990年开始,我正式主持教导处的工作。三十九中有一百多名教职工,我认识到,自己必须全心全意地为广大教师服好务,做好校长的得力助手,把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抓好抓实。</h3> <h3>三十九中有一批资深水平高的老教师,更有一大批优秀的高素质的中青年教师,他们逐渐地成为工作中的骨干力量而活跃在数学第一线。我把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做为一项重要工作。</h3> <h3>教导处的一项中心工作,就是努力抓紧年轻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的提高。自己在几年里除抓好正规教学计划的实施,努力的甘当人梯,倾力推出市级省级示范课,推出一批优秀的教学能手和优秀教师。</h3> <h3>组织新老教师结对子的拜师活动,是一项以老带新的重要经验。让接力棒一代一代的传递下去,让三十九中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常盛不衰。</h3> <h3>自1988年开始教师职称评聘工作,我和几位老教师参与了青岛市教育局首届高级教师评审工作。我校几十名教师获得了高级教师资格,</h3> <h3>教导处也是一个大家庭,一二十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做好教学辅助工作,为广大教师提供优质服务。我作为这个集体中的领头人,努力做一个好班长。</h3> <h3>后来教导处分为教务处和政教处,我主持教务处工作,得到了处内老师们的积极热情的支持,不管是处务、图书馆、实验室、电教等具体部门,大家都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工作。</h3> <h3>校运会是我校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事。为了使广大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与提高,体育工作在三十九中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由于有着优良传统的体育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取得了突出的成绩。</h3> <h3>上好体育课,组织好运动会,也是教导处的一项重要工作。</h3><h3>这两幅照片是在1990年春季校运动会的开幕式上。</h3> <h3>这是1989年春天,我校代表队参加了在第一体育场举行的全市教职工运动会。</h3> <h3>运动员载誉归来,她们为三十九中赢得了荣誉,在她们身上显现出来了三十九中人的风采。</h3> <h3>自从1985年我国规定了教师节,这年的9月10日是第一个教师节。我们教师有了属于自己的节日。</h3> <h3>这是1991年9月10日,纪树安校长带领全校师生举行了隆重庆祝教师节活动。</h3> <h3>三十九中的艺术特色享誉全国。自1989年开始举办第一届学校艺术节。</h3><h3>这是老师们在积极筹备我校的首届艺术节。</h3> <h3>这我校的首届艺术节上,24位老师兴致勃勃地表演交谊舞。其中包括了刘晨书记等校领导,还有年近六十的孙慎功老师。宋丽华和司机小王两位的舞姿尤佳。</h3> <h3>我和邢凤燕在首届艺术节上演出舞蹈《化蝶》,随后又带着这个节目参加了市里举行的职工文艺汇演。</h3> <h3>1991年举行第三届艺术节,在开幕式上我和老师们表演民族舞蹈,办公室于红军主任和刘伶主任积极参与。</h3><h3>这一年,我校正式招收第一届初中艺术班。</h3> <h3>1992年举行第四届艺术节,这是老师们和艺术班的同学们同台演出合唱《同一首歌》。</h3> <h3>在第四届艺术节上,我和张心蔚、林伟两位青年教师表演舞蹈《红军不怕远征难》。张心蔚1984年还是我的学生,如今已经成为同事了。</h3> <h3>1992年,我校举行第五届艺术节。</h3><h3>这是在艺术节的开幕式上。</h3> <h3>这是在艺术节开幕式上,老师们在看台上看表演节目。</h3> <h3>在第五届艺术节上,几位体育、音乐老师演出小合唱《少林,少林》。我主动申请参与其中,算是滥竽充数吧。</h3> <h3>在这届艺术节上,几位美女老师,颜值担当,舞姿优美,她们表演了舞蹈《谁不说俺家乡好》。曲建春不愧是当年演"白毛女"的主角,功夫那叫了得!</h3> <h3>1993年上学期,我校组织了一场艺术教育成果的汇报演出,市教育局的领导全部到场,局长姜万效、书记宋国云都讲了话。</h3><h3>我和司学军老师担任主持。</h3> <h3>演出过程中,首届艺术班的学生陈好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这时她在初中二年级,如今已经成为中央戏剧学院的老师了。</h3> <h3>为了布置这次演出的舞台,这几位辛苦了!团委书记车成军后来当了律师,体育老师尹波后来当了副校长,总务处主任姜宜国后来当了计算机课的老师。</h3> <h3>1993年10月,第五届校艺术节上,迟文,李金萍、王英男等老教师演出了由我编排的舞蹈《阿拉木罕》。</h3> <h3>这是演出结束时,学校领导登上舞台向参加演出的师生们表示祝贺,祝贺演出圆满成功!</h3> <h3>1994年第六届艺术节上,我和音乐老师小张、小刘、小崔等青年教师排演了一个中国民族舞蹈节目。体育老师于文涛在节目中有精彩表现。</h3> <h3>1995年9月,我校第七届艺术节开幕式上,为了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特别举行了合唱比赛。这是行政组的老师们演出,罗渝红、王彬、胡克昭担任领唱。</h3> <h3>在合唱比赛中,初中教师演唱了《大海啊!故乡》,高中教师演唱了《黄河大合唱》,由翁光忠、迟文担任朗诵,尹波、王建清担任领唱,级部长董贻芳担任指挥。</h3> <h3>1996年元旦,老校友倪萍回母校,看望了她的老师王崇秀和班主任董少洁、姜表文。当时倪萍是CCTV的主持人,正是最红的时候。</h3> <h3>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们这一代人都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和历史见证人。</h3><h3>1987年,我在39中分到了一个套二房,全家高兴的搬入新居。在以后的几年中,我们根据国家的房改政策,都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h3><h3>随着改革的深入,教师的工资待遇逐年增加。如彩电、冰箱、电话等也开始出现在我们的家中。</h3> <h3>在八十年代,我们几乎没有去酒店里聚餐的想法,每年新年学校分组举行会餐,各显身手,热闹非凡,但只能是在炉子上煑炖煎炒,即使这样,大家也吃得很开心!</h3> <h3>后来鸟枪换了炮,吃吃喝喝的事情开始瞄准了酒店。这是高中的一个年级组在临近石老人的气象度假村举行聚餐活动。</h3> <h3>吃吃喝喝,乐在其中!</h3><h3>看来牟文益是喝醉了,王中樵还是不想放过他。</h3> <h3>烧烤棚里,冒着烟熏火燎,老师们个个都是吃劲十足!</h3><h3>国人的吃文化有其独特的魅力所在,在一起吃喝之间,人与人的关系更加亲近。</h3> <h3>酒足饭饱之后,再来一张合影。</h3><h3>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老师们逢年过节到中高档饭店已成为常态。</h3> <h3>改革开放的春风,也让老师们在穿着上彻底地改变了!看啊,一个个打扮得漂漂亮亮,花枝招展,美若天仙。</h3> <h3>我在穿衣服方面也始终走在时尚前沿,我自己穿的西服,夫人穿的套裙,都亲手进行剪裁,而且总是想追求最新潮的款式。</h3> <h3>老师们生活上的改变,也突出的表现在外出旅游上。开始时,步子迈得小些,中山公园、八大关,看樱花,观菊展;栈桥、鲁迅公园,听海涛,看海鸥……</h3> <h3>中山公园旁边,原来的万国公墓旧址上新建了百花苑,为我们开辟了一个新的去处。</h3> <h3>登上信号山,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登高望远,青岛湾一览无余,栈桥、小青岛尽收眼底。</h3> <h3>上青岛电视塔上去!登上最顶层的旋转大厅,整个岛城饱览无遗。</h3><h3>在电视塔里和卢云霞、闫琳合影。卢云霞还是我学画的老师啊!</h3> <h3>从旋转大厅走出来,举高临下,更是一番别样的风景!</h3><h3>和三位数学高手在一起,韩思琴大姐不减当年,风韵犹存。</h3> <h3>旅游的路线向远方延伸,崂山风景区应该是最佳的选择!从下清宫到仰口,从华楼山到北九水,到处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h3><h3>这是在北九水淀港湾。坐在前面的毛中伟和杜鸿雁还是高中同学。</h3> <h3>这是哪儿?我已记不清了。说是"北国第一洞天",一是在北方,二是得有洞。王建清说这是去参观淄博的熔洞。</h3> <h3>这个"寿"字并不是仰口的那个"寿"字,我记得这个是在临眗。赵力这时还很年轻,多少年以后成了山东省的特级教师。</h3> <h3>旅游的过程,也是心情全放松的过程,是对紧张的教学生活进行调节的最好方式。</h3><h3>这是1985年在威海,和周顺德老师在一起闲聊天。</h3> <h3>虽然是冒着炎热酷暑,汗流浃背,但是玩的兴致丝毫不减。我的T恤衫都被汗湿透了,王建则干脆赤膊上阵了。</h3> <h3>和总务处主任陈文成,还有张惇和小陈,一起乘坐游艇从威海码头出发,驶向目的地一一刘公岛,看!快到了!</h3><h3><br /></h3> <h3>在碧波荡漾中,凉风习习,心旷神怡!唯有刘臻老师未戴眼镜。因为太过漂亮,怕叫眼镜把半个脸遮住了。</h3> <h3>威海的著名景点之一一"小蓬莱",十几位老教师难得一聚。最引人注意的是叉腰而立的胡义和老师,还有范学山,虽说是岁月无情,却抹不去身上的孩子气。咦!还有位海军军官呢!应该是一次军民融合的活动吧。</h3> <h3>男老师拍完了,赶紧腾出位置来!这个景点太好看了,女老师们也得来一张啊。原来是男女有别!</h3> <h3>养马岛在什么地方?是在去威海的路上吧!我至少去过三次,但还是记不清它的具体位置。</h3> <h3>这次去养马岛,与上一张照片相隔应该有一两年。季节也不同,这次是盛夏,看来是在暑假期间。</h3> <h3>每次去养马岛,骑马是必须的。不然这养马岛就名不符实了,到这儿来的意义也就大减了。</h3><h3>左边那匹马上的骑手,那不是薛献林老师吗?正是老当益壮!</h3> <h3>刘公岛也好,养马岛也好,其实是舍近求远,明明就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个黄岛,位置优越,发展的前景不可估量。去黄岛一游,免去了车马劳顿,轻松暇意。</h3> <h3>理化是一家!看一看,数一数,全是三十九中的理化精英。这是去干啥?是去游山逛水?还是去进行业务交流活动?或许是兼而有之吧。</h3> <h3>看过去,这群人真是不一般,个顶个的,那气质,那做派,不是谁想学就学得出来的!说白了,这就是三十九中人的风采!</h3> <h3>背后是碧海蓝天,脚下是黄沙白浪花,这多像是电影里的镜头。每人有每人的独特姿势,每人有每人的独特魅力!</h3> <h3>"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h3><h3>秦皇岛外打渔船。</h3><h3>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h3><h3>读着毛主席的这首词,就自然地产生了要去北戴河一游的激情。</h3> <h3>置身于两千年前的古老长城上,一种时代的厚重感,一种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便油然而生。</h3> <h3>由于39中与北海舰队某部之间的共建关系,我校师生在一次共建活动中随着海军舰艇登上了位于沙子口湾的大福岛。每天夜里,大福岛上的灯塔为过往船只护航。</h3><h3>这是我们在高高的灯塔下面合影留念。</h3> <h3>在北海舰队共建单位的积极支持下,我们得到了登上401核潜艇参观的机会。</h3><h3>401(长征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艘核潜艇,1970年下水,1974年正式编入海军战斗序列。2013年退役,2016年进驻海军博物馆。</h3> <h3>从进入教导处到离开,前后十年的时间里,我工作的搭档更换了五六次。最后和我搭档的两位副主任是王彬和周晓红。</h3><h3>我和王彬兄先后从淄博五中和淄博一中来到39中,又进入了同一间办公室,这就是缘分。</h3> <h3>1996年国庆期间,我和教务处的伙伴们一起游鲁迅公园。</h3><h3>共同的工作,共同的生活,彼此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是我和大家的最后一次聚会。</h3> <h3>当时,年轻的王振敏在教务处工作,他的睿智与活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年的磨练,对于他的人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如今已经成为青岛市优秀教师的他,前途无量。</h3> <h3>这是在1996年新年的迎新年晚会上,我和当时的副主任胡春燕,以及教务处的马光宇、何海林、李海菊等老师一起翩翩起舞。洪杰振的幽默风趣的表演,如今看了意味深长。</h3> <h3>又是一年。1997年的元旦,学校组织了教职工的集体团拜活动。</h3><h3>面对刚刚开始的一年,几位新老师和老教师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充满了憧憬和期待。</h3> <h3>我受到大家的发言的感染,也来了个即兴演讲。对于我们每一个三十九中人来说,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竭尽所能把三十九中办好,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是广大学生和家长对我们的重托。</h3> <h3>如同竖在我们身后的狮子岩,我们使命在身,不敢懈怠。面前的路上,尚有诸多的困难等待着我们去克服,人生奋斗永无止境。</h3><h3>"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h3> <h3>三十九中的大旗在飘扬,三十九中人的奋斗,正在一代接着一代地传递下去!</h3><h3>三十九中有着闪光的前景!</h3><h3>三十九中人将会创造出新的辉煌!</h3><h3><br></h3><h3> 完成于2017年4月25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