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织布机(原创)

顾萍

<h1>  周末跟家人去上海一家餐厅吃饭,刚到餐厅门口,就看到了一架老式织布机摆放在那儿。这让我既熟悉又亲切,我情不自禁的坐到织布机前,抚摸着它,一下子奶奶的形象在我眼前跳跃起来。<br /> 我的奶奶,也曾经是我们村里的织布能手啊。我的邻居大妈大婶们在五六十年前都曾经使用过这样的织布机。要知道,这样的织布机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在那个买棉布需要布票的年代,它是多么棒啊。<br /> 我们老家过去是产棉大区。我记得,每到秋天,雪白的棉花采摘后,大部分都要卖给供销站,奶奶只留下少许的棉花,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家人一起给棉花去籽,再上弹花机加工成蓬松的棉花絮。然后把棉花絮铺在门板上 ,用一根木条,把棉花絮卷在木条上,搓啊,搓,搓成一根根比白蜡烛还要长的棉条。接着就是纺线,奶奶一有空就坐在纺车前纺线,那轻盈的身影,右手均匀的摇着纺车,左手三个手指捏着棉条,有节奏的一来一去,真的犹如白鹤亮翅。有时在明亮的月光底下也照样轻盈自如,就这样在嗡嗡的摇车声中,一摞摞棉线穗子就像一个个大白萝卜滚滚而来。<br /> 接下来,要把这些穗子线绕到大线框上,绕满一框线后,卸下来,爷爷帮着浆纱,晾晒。等纱线晾干后,就是上机布线。这个活儿很累也很复杂,通常是全家人一起上阵。老式织布机类似一个木床的框架,要把每根线穿到机头横梭盘里,拉紧,这是经线。再给一个鱼型似的小梭子塞进小线穗,做纬线。机身另一头有个竖立的框架,还有一根绳子,经线与纬线就靠织布手来回拉动这根绳子,手脚配合,这样一行一行的把布织起来了。没有一两个月,这匹布是下不了织布机的。看着奶奶经常天刚亮,就倾坐织布机前,两手翻飞,穿梭来往,织布机发出啪嗒啪嗒的声响,我就会联想到小时爸爸教我读的诗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的画面。<br /> 奶奶那时都是织本色布,家人穿的褂子,用的被套基本就是本色。如果做外套或裤子,就把布料染成各种颜色,如兰色,灰色或黑色。我们都把这种粗布称为家织布。如果需要有点花式,就在浆纱时染点颜色,布线时穿插其中。可以织成大小不等的格子粗布。这种粗布做的的被套夏天盖在身上,觉得痒痒,冬天盖着它还挺暖和。<br /> 正因为粗,这样的家织布很结实耐用。人们常说,"老大新,老二旧,老三缝缝补补还可以接着穿"肯怕就是这种粗布衣服的写照吧。正因为有奶奶织的这种粗布,那时就省下不少的"布票"。奶奶就用这省下的布票去跟人家兑换大米或肉票,来改善家人的伙食。不过小时我还是很羡慕有花"洋布"穿的女孩子。记得有一次我跟妈妈说,"奶奶织的粗布,不好看。"奶奶知道后,笑笑说 :我有办法让孙女穿着好看。奶奶把她织的布请人到镇上印染厂去印花,就是人们常说的"蓝印花"。妈妈给我做了两件外套,穿在身上,实足一小村姑模样。所以,对这种家织粗布,我们这些从五六十年代过来的人感受尤其深刻。这样的织布机在那个特殊年代真的是功不可没啊。后来,奶奶年纪大了,再也织不动布了,我们家的这台织布机也随奶奶"寿终正寝"了。<br /> 今天,再次见到这种老式织布机,有种久别重逢的亲切感。虽然时光流逝,现代化织布机"日行万里",现代印染工艺巧夺天工,我们南通的"蓝印花布"已经获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技术保护,粗布不再土,她在继承传统手工艺的基础上,融进现代化工艺,粗布越发清新靓丽,艺术粗布为我们的现代生活锦上添花。但是,愿老式织布机的故事永驻我们心间!</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 /></h1><h5><span style="font-size: 16px; text-align: center;">文字和第一幅图片均为本人</span></h5><h1><span style="font-size: 16px; text-align: center;">第二三幅图片来自网络</span></h1> <h3>南通蓝印花布</h3> <h3>穿上这样的蓝印花布褂子还是很好看的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