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春风花开时,何须堂前更种花——记章丘区党家中学优秀教师张守超

美友3105770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ed2308">【人物名片】</font></b></h1> 张守超,中学一级教师,章丘区初中英语骨干教师。自毕业后一直于章丘区党家中学任教,现任初三英语备课组组长。工作近二十年,多次担任毕业班班主任及英语教学工作。他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和合作学习能力,形成了独特的班级管理文化,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2016年被评为“济南市先进班集体”。在教学工作中,张老师严格要求自己,一丝不苟,认真执教,勇于创新。教学方法新颖独特,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家长和学生满意率高。先后荣获章丘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英语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能手、章丘区教师素质大赛一等奖、济南市电教课一等奖、全国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大赛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放权的班主任</font></b></h1><h3> 班主任工作是繁琐而辛苦,在别人纷纷都想逃离这个岗位的时候,张守超却一直快乐地坚守着这份责任。</h3><h3>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他充分信任学生,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班级真正的主人。从学生进校开始,张守超就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自律意识、规则意识,带领他们营造文明、卫生、舒适、清新的班级氛围,大力开展以良好的行为习惯为重点的班级建设。</h3><h3>张守超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确定目标的习惯,大家互相学习,相互监督,共同进步。班上的每一项规矩,也是学生自己的。同学们本着“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原则,对班级事务进行自主管理,形成了“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的局面。</h3><h3> 放权,不等于放任不管。有些事,张守超坚持和学生一起行动。和大多数班主任一样,他总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年级组和学校的各种活动,在竞争中充分发掘他们的智慧和能力,激励他们不断自我认识、自我觉悟和自我完善。</h3><h3> 除此之外,张守超还时常和学生一起设计、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他说:“要尽可能地为全体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现自我的空间,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让他们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增强班级意识和班级凝聚力。”</h3><h3>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张老师的每一分用心付出,换来的是学生的变化与成长,他也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着自我。在章丘区的教师节庆祝大会上,他先后几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师德标兵”。</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为学而教”的教学观</b></font></h1><h3> 牛顿坐在苹果树下能发现万有引力,哥白尼仅凭空间思维便推翻“日心说”,但没有人能够仅靠想象就学好英语。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为学而教”的理念在张守超心中扎根已久。</h3><h3> 作为一名班主任,为了更好的贯彻这一教学理念,张守超的班级一直实行的是小组制的上课模式。一个班40人,10人一组。4组同学相互竞争,相互学习,小组内部齐心协力,你追我赶,不断碰撞思想的火花。“给孩子一点空间,天马行空任他们驰骋,这是我表达尊重和关爱的方式。”张守超用信任和理解,营造出属于自己和学生之间的Sweet Time。</h3><h3> 把学习优、中、差的孩子安排在同一个组里,是张老师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一个团队需要领头羊,他会越来越好。”也许单从学习上来说,成绩好的学生提升不算太大,但纵观每个个体发展的角度,学生内心自信感的建立,管理能力的提高都是成绩优异学生的巨大收获。</h3><h3> 在不断的摸索中,小组式的自主学习机制越来越完善,评分制度,奖惩措施也日趋完美。暖心张老师希望,短暂的初中三年,留给孩子的除了丰盈的知识以外,还有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和难忘的同学情谊。</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活力十足的英语课堂</font></b></h1><h3> “看到下节课是英语的时候,我内心都十分欢脱,很喜欢上英语课。您是我遇到过的最好的英语老师,像朋友一样的老师。”</h3><h3> “课堂流畅,互动环节有趣,条理清晰,创意十足,对同学问题很认真。”</h3><h3> “在他的课堂上,连那些平时打瞌睡的同学都活力十足。”</h3><h3> “张老师很温和,让人感觉压力小且温暖。初见时以为张老师很严厉,但事实上张老师让我们很轻松地学习。”</h3><h3> 学生口中这位亲切温和的老师就是英语组的张守超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张老师温和而不失严格,亲切而不失砥砺,他是一个认真的老师,也是一个宽厚的长者。</h3><h3> 张守超认为,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爱学、会学。因此,在教学中,张老师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关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及良好心态的调整。他精心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以鼓励为主,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针对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困难,张老师常常利用晨读午休时间和学生一起阅读,一起学习,以便准确发现问题,从而有效地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升语言能力。</h3><h3> 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作为英语教师,张守超认为,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素养、优化和丰富教学技能,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他通过广泛阅读、参加各种培训,涉猎多方面的知识。在暑假参加为期一个月的东北师范大学教学培训中,他记录了将近3万字的学习札记,在提升自身语言水平的同时,更丰富了专业知识与技能。他把所有这些都融入了他的英语教学,专注的学习、思考、收获使得张老师的课堂更有效、更精彩!</h3> 2016年他代表学校参加在福建厦门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大赛”,荣获英语组一等奖第一名得佳绩,创意的课堂设计、流利的英语组织能力得到了广大同行和评委专家的一致好评。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语言是文化的载体</font></b></h1><h3> 从外表很难看出,张守超的教育之路已经进入了第20个年头,他的学生倒是经常调侃“张老师out了”。原来,为了培养同学们对英语的兴趣,张老师喜欢在课前播放怀旧的英文歌曲,如约翰丹佛的country roads, take me home,但学生喜欢现代动感类的,认为老师“out了”。</h3><h3>在张守超看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所以他常常向同学们推荐英文歌曲和影视作品,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他说,许多学生存在一个问题,一句话拆开来看,每个单词都认识,但连在一起却理解不了句意,这就是缺乏英语思维。</h3><h3> “要想形成本能的、条件反射式的思维方式,让语言回归于实际生活应用,英语教学就不仅是给学生传授语言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从这个意义出发,张守超把英语教学看作是跨文化教育。</h3><h3> 马云演讲《我为什么能成功》,奥巴马开学日演讲《为什么要上学》,BBC拍摄的纪录片《中国春节》……这些正能量励志短片或文化纪录片,时常出现在张守超的课堂上,成为同学们的学习素材。</h3><h3> 每每学习完一个章节,张守超都会组织学生进行英语演讲或英语读后感,训练他们的口语、阅读能力,更是为了培养他们的英语思维。</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无论是班主任工作还是教学工作,张守超都乐在其中。从教20年,18年班主任,张老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关心他们的身心发展。他观察他们思想、心理的变化,用爱心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倾听他们的困惑与烦恼,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他密切与家长的交流,帮助家长分析孩子的学习状态、心理特点,提出应对策略,建立起和谐的家校联系,共同教育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健康成长。</font></h3> <h3>  两个班的英语老师,毕业班英语组组长,班主任工作,青年教师的教育指导……众多的身份,忙碌的工作,为了自己所热爱的教育,张守超老师始终坚持自己的初衷:立德树人,无私奉献。正是:桃李春风花开时,何须堂前更种花!</h3>

学生

张守超

张老师

英语

学习

班级

班主任

教学

章丘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