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为化解相某某与父母“剑拔弩张”的关系,取得其父母对所及其本人的理解支持,促进教育戒治,青岛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三中队采取“内外结合”的方式,积极作为,收效明显。<br> 相某某,30岁,从小在一个衣食无忧的家庭中长大,曾服兵役2年,复员后一直无正式工作,由于生活太过安逸和不良交往,很快便染上了毒瘾,吸毒后,性情极为暴躁,多次家暴,两次自愿戒毒均失败告终,又因毒驾损失40余万,伤透了父母心。2017年4月,又被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入所后,相某某提出复议,复议维持原判,其性情变得更加暴躁,不遵守纪律,还在戒毒人员中传播消极思想,多次因琐事和他人发生争执,并以各种借口逃避生产劳动。与父母关系极为紧张,表示“如父母不能找人把自己办出去,回家后就让家里不得安宁。”其父母对他也是失望之极,不相信其能够改过自新,决心与其断绝关系。<br> 为做好相某某父母工作,经所管理部门同意,三中队专门派出三名警察前往相某某家进行走访,向其父母详细介绍了相某某如何在警察帮助下认识到错误,由原来好逸恶劳变成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和康复训练,痛下决心戒除毒瘾,以及期待与家人早日团聚的转变过程。</font></h3> <h3> 说清楚,讲明白,理思路,解矛盾。中队教导员的亲和语气和态度使相某某的家人逐渐放下了防备,开始敞开心扉的同戒毒警察们沟通和交流。</h3> <h3> 中队的心理咨询师在和相某某母亲的沟通交流中大量运用萨提亚心理学技术化解了矛盾和误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父母均表示,今后将和戒毒所一起,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戒治工作,充分发挥亲情帮戒力量,使孩子安心戒治,早日戒除毒瘾,回归家庭,回报社会。</h3> <h3> 相某某父母得知相某某的转变和了解到戒毒所配有较完备的心理咨询和医疗戒治资源,中队心理咨询师邵伟清同志能够运用萨提亚心理咨询技术,配合医疗戒治资源,对相某某及时进行心理和生理治疗后,放下了最后一丝忧虑。</h3> <h3> 回所后,中队警察们与相某某进行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深入谈心交流,详细描述了他父母是如何真心盼望着他戒除毒瘾回归家庭,并为其播放了家人特意为他录制的一段视频,带给几张一直牵挂的孩子照片。相某某的表情由犹疑到惊奇、再到感激,可以看出其内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看到视频和照片后,相某某失声痛哭起来,流下了悔恨、感激的泪水,当即表示:“感谢队长们的辛勤付出和父母的理解,今后,我一定听从指挥,服从管理,积极戒治,争取早日回归家庭、回馈社会!”目前,相某某的心理、生理指标均有明显好转,教育、康复、劳动等方面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 青岛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三中队认真贯彻山东省戒毒局和所关于场所文化建设的部署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坚持以平等、尊重和包容的态度,积极化解戒毒人员与家人之间的矛盾和隔阂,一方面充分发挥亲情帮戒的正向能量作用,调动了戒毒人员戒治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有效促进了戒治教育的开展,维护了场所的安全稳定,受到戒毒人员普遍称赞。</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