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那片云彩

贺明学

<h1>  春和景明。我翻出一本发黄的日记,它是一个旧算术本上歪歪斜斜地记着的陈年往事,串起来读读, 觉得也挺提神,一幕幕过往之事,翩翩浮现在脑海中……</h1><h1> 这是豫东平原一个不起眼的村庄。据说,很久很久以前这里发生过一起人命案,扶沟县的县官来了一看,让衙役把尸首翻个身扭头就走,因为尸首已经翻到杞县境内了。杞县的县官来了一看,让衙役把尸首调个头,又扭头走了,因为尸首又移到太康县域了。破案的结果可想而知,就不必考究了,这样偏僻,“三不管”地方就是我的家乡。这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脸朝黄土背朝天 ,年复一年,重复着秋麦二季的劳作。多数长辈不认几个字,稽农业税,交公粮,办事例行手续,往往签不好自己的大名,不过,有人发明了盖私章的办法很合时宜。村民们整日里忙碌在自己的责任田里,累得精疲力尽。夏日里,一单雨后天边出现燃烧的云,有空暇就出来散散心,解解闷。男人们赤裸裸地光着黑红的脊背,穿着裤头,少些较为体面的穿着短袖或背心,还有女人们穿着斜襟的或对襟的不同式样的衣服出来透透气。三五成群地在大街的十字路口聚在一起,或坐或站,脸上洋溢着难得的惬意,呼吸着清新的带有泥土味的气息,饶有兴趣地谈论着道听途说,至多是从收音机里听来的新闻。孩子们穿着简单的衣物欢快的在大人圈里钻来转去,这给安然的乡村生活增添了不少生机。饭时的情景多与此类似,以排解寂寞的心绪!这便是我少年时家乡的模样。<br></h1> <h1>  恢复高考两年来村里波澜不惊。那阵子,年青人大都在家务农,偶尔有一两个人去参军就是件令人抗奋的事,至于孩子考大学,家长们认为自家的老坟上没有长那棵蒿,也就不大放在心上。这是乡亲们生活的延续,也是无奈,思想顽疾的桎梏,已把孩子们的未来牢牢地束缚在狭小的黄土地里。即便村里仅有的几个有理想的高中生,生不逢时,也因他们的青春年华正处于文革火红的年代,文化功底应付高考屡试不爽,只好在村里谋个民师的差。直到有一天 ,村里有一位初中毕业的民师自学成才考上了河南师范大学,这才在村子的上空引爆了一串炸雷,震醒了人们的头脑,冲击着人们已有的传统观念。乡亲们谈论着,传颂着,当然,它更是家长嘴边教育孩的话题。人们已深刻的体会到考学才是孩子成才的正道。踏上这条路只要不畏艰险,努力奋斗,不需要复杂的社会关系,就会改变原有的人生轨迹,把人生提高到一个理想的境界。于是,一股欲火终在人们的心里翻滚着。 </h1> <h1><font color="#010101">  “河师大”是我本家的哥。平日里不管我起的多早或睡得多晚看到他的后窗总是亮着灯光,对他充满一种神秘感。年龄的差距又把我们疏远开来,我接触他的机会不多,对他了解得也不够深刻,只知道他学习执着,初中毕业后没有被推荐上高中,就留校教语文和数学。他放学、上学校必从我家门口经过,我常见他手里拿个纸片,低着头,如入无人之境,嘴里嘟嘟囔囔,如痴如醉。他身材瘦弱,头发蓬乱,用衣带渐宽人憔悴形容他再恰当不过了。更甚时,他瘦弱得仿若一副衣架挂一身衣物要临风飘举了。</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暑假中的一个傍晚,太阳快要坠入树梢中,它像遮遮掩掩窥视心上人的女生羞羞答答地红着脸。我背着草蓝子气虚喘喘地赶到家,见他在院子里摇着芭蕉扇和我父母拉家常。他见我满脸是汗,湿衣服黑黢黢的,慌忙帮我卸下篮子,惋惜道:“看看!汗和着泥土把你弄成泥人了!”我憨憨地笑笑,吃惊地看着他,他可比当民师时鲜亮多了!腰杆也挺直了,背头乌黑发亮,趁得脸儿又白润又丰满,精气神十足,洁白的上衣扎在腰内,更显得浅灰色的裤子修长笔直,皮鞋锃亮。他仿佛像刚刚剥去皮的竹笋一样素净,一下子脱去原来的土老帽,让青春年华总算赶上擦身而过的时代列车。</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我母亲幼小时受了住在开封市的大外婆的不少恩惠。现在,大外婆上了年纪 ,母亲平日里老惦记着,只好托“河师大”在上学期间抽空到大外婆家看看 ,放假回家再给我母亲报个平安。为此,我们接触的机会也渐渐地多起来。通过接触,母亲盼望孩子成才的欲望尤其浓烈,今天偏偏遇见这个高大上的好教材,哂笑着说教起我来:“看看恁哥 ,考上大学生活就有奔头了!只要自己有本事谁也不用靠!”哥哥也趁机给我讲述读大学的概况。他说:河南师范大学是一个有几十个专业的综合性大学,学校恢宏典雅,在校生有几万人,学生毕业了包分配,上学有生活补贴,生活经费不用家里操心……。</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哥走了。他的变化冲击着我的视觉,隐约有一种渴望纠缠我的思绪。我吃过晚饭,来到自己的房间,点亮油灯,俩胕支撑在桌子上,双手捧住头,十指深深的插在头发里,“河师大”考学前后的身影在眼前浮现。想想自己,考学的前景像屋里晃动的灯光一样黯淡,不由地叹口气,心里焦虑不安。我心烦地站起来踱踱步,猛的躺在床上,眼皮沉重,身体却热辣辣地难以入眠。</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第二天早晨,我昏昏沉沉的起了床。父母仿佛把昨天的事忘得一干而净。母亲等着刷锅,唤我早点吃饭,看我脸色疲惫不堪又不便多说什么,端起盆给牛饮饮水;父亲也不盼我下地,独自套上牛赶着镩地去啦。我洗刷完,来到厨房,掀起锅盖,锅里煮有玉米稀饭,篦子上放一碗茄子菜和小麦面与玉米面两掺的锅饼。我蹲在院子里斯斯文文地吃着饭,回想着昨天的一幕,心里不知所措。母亲把刷锅水饮了栓在树下唛唛叫的羊羔,又给它掬一掬子青草,接着端出一瓢玉米粒撒给一群可挣零花钱的咯咯叫的老母鸡,就蹲在压井旁揉起破锅里的衣服来。</font>伏里天像下火一样,闷热难耐,树梢上的叶子耷拉着纹丝不动,钓的几条草鱼在盆里折腾一阵后,有气无力的在水面吐着泡,我无心给它换水,目睹家庭的情景,又想到自己的学习不尽人意,兴意阑珊,心事飘忽不定,下意识地摘下挂在窗棂上的镰刀,挎起篮子,给母亲说一声,犹犹豫豫地要下地了。母亲抬起头疑惑地瞟我一眼,默不作声,站起来抖抖洗好的衣服,又忙起家务来。这几天,我无心干农活,反复的思索今后的道路怎么走。父母的期望,哥哥的谆谆善诱,似乎是在我如饥似渴的时候放在眼前诱人的煎饼,或如端上一碗喷香的鸡汤。从前,我感觉大学像海市蜃楼,遥不可及,听哥哥以讲,仿佛大学殿堂就在眼前敞开着大门。渐渐地我清醒过来,考学的欲望像母亲放入锅灶里干燥的碎枝枯叶 ,一遇见明火烧了个满堂红。丰满的理想渐渐转化为求知的渴望。</h1> <h1>  秋天,我勉强考上初中,现实很骨感,学习好像骑辆破三轮车赶路,即便把轮胎的气打得鼓鼓的,由于架子松动,根基不牢,只能歪歪扭扭吃力地往前赶;也像和人家赛跑,输的总是我。学习上不去,揪心也没用,从前学习不用心,自己酿的苦酒,只能自己往肚里咽。面对大量的学习遗留问题,更不能像小时候在家给羊割草,放学后,疯玩一阵子,蓝子割不满,下面就用树枝子空空地撑起来,蒙混父母过关。我想起母亲嘱咐的一句话:摊上事,不要只奢望别人的帮助,要学会自己脱困。现在对付学习 ,不管那一科,我只有采取打迁灭战的战术,整天抱住书本不放,有时恨不得把书缝里的东西也给抠出来,消化掉,弥补过往的不足;像秋天拉着竹耙子搂柴火,可用的就往蓝里掇,弄到家里就管烧锅。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要与精力,好在我对“河师大”的奋斗历程耳濡目染,从他那里学来几招,才算挡过一阵 ,就这样 ,学习如老牛拉破车吱吱扭扭地前进着。<br>  学校的学习风气越来越浓,又加了早自习、晚自习,父母也不再攀我干农活。同学们拼学习一个个像打了鸡血,兴奋地透支着自己的身体。初一,家里还没用上电灯,煤油灯烟气缭绕,熬夜长了,两个鼻孔黑乎乎的,充满煤油味,喉咙也痒痒的,似乎想把吃到肚里仅有的玉米面馍勾引出来。家中学习条件当然没有学校好,上学尽量早去晚归,既能抽空请老师多多指点,又能多揩点学校的油。隆冬,鸡鸣,风凛冽,天昏暗,我上学经过一片坡地,远处传来啪啪的偷树声,自忖道,今天没有贼起的早,还得加把劲!黑夜,骤雨,没手电,下晚自习后卷起裤腿,脱了鞋,往腋下以挟,啪嗒啪嗒往家跑,跌一跤摔丢了鞋摸不着也不当紧,明天再找不迟,它太破了,根本没人要。上学每天来往八趟,来去匆匆,行程三十余里,年少,气盛,不但不觉得累,反而增强了体质,磨炼了习性。<br>  既便我的学习成绩进步较快,老师总是说我根基不扎实,知识面狭窄,离考高中的要求还差一大截。天哪,苦其心志也不能这么残酷!我再搜寻着发力点。我的努力也可能博得同学的同情,也或许他们认为我是个潜力股,我逐步结交了一些学习条件较好的同学,并发现他们有一些学习辅导资料,我借回家以读,心中为之一亮,眼前开了一扇窗。借来文科的资料记到新本子上抽空背,理科的看了会的过,不会的抄到旧作业本的背面各个击破。那时真傻,或许穷日子过惯了,压根就没有想到自己买一本资料来,反正不是书非借不能读也,只会傻傻地没日没夜地抄抄抄,作作作,背背背……<br>  艰苦的学习生涯和多年的生活磨砺,我逐渐喜欢上星夜、黎明、鸟叫、鸡鸣,不再畏惧风雨雷电,却陶醉于在树林、河边、田埂学习的情景,它们伴随我走过了一段峥嵘岁月,带我走出一段迷迷茫茫的人生旅途,练就了我自立、自信、自强的秉性。这段人生历程,我也仿佛像一棵小树,经历了暴风雨的洗涤,虽然身上挂着断枝残叶,但,仍能清新碧绿,焕发着勃勃生机。</h1><h1><br></h1><h1></h1> <h1><font color="#010101">  初中毕业考试过后,不知上天如何安排我的命运,我焦虑地企盼着考试结果,干点农活也犹犹豫豫。听说“河师大”已分配到教育局上班了。想前顾后,我暗暗地思索着“</font><font color="#010101">河师大”的成功</font>历程,是他遇上了滚滚而来的社会变革的浪潮,乘风破浪,勇猛搏击,实现了人生华丽的转身,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思己思彼,我为自己的前程寝食难安,朝思暮想,逐渐为今后的人生规划出两条路,升学与学艺。开弓没有回头箭,既便心中有梦,我也想鲤鱼跳龙门 ,已不太甘心耕耘这块土地了。</h1><h1><font color="#010101"> 在我彷徨之际,幸运之神光顾了我。暑假中,我和父亲正在红薯地剔草,村支书从乡上骑车回来,手里举个信封晃动着,高声呼唤我的小名,音调似激越的音符。</font>“给!你的县高中录取通知书!全校区就考上你自己!”说话间,布满皱纹的脸庞挤满笑容,像朵半开的玫瑰。我头脑轰的一下懵了,好一会才缓过神来,随手把手中的铁铲以掷,它直直地扎在地上。我兴奋地跨过去接过通知书,机械地点头向支书致谢,急转身晃动着手臂奔向父亲。太阳金灿灿的,一团团,一簇簇的火烧云在天空炽热地翻滚。我轻飘飘跨越一个个田埂,仿佛跨上了人生的制高点,跑到爸爸跟前,脱口喊道:“爸,我考上县高中了!全校区就我一人!!”父亲脸上堆着笑容,翘眉瞪眼,用诧异的目光注视我,仿佛看到培育多年的墨绿色的铁树开了花。打开信封,父子俩耸立在霞光里兴奋地阅读着,怦怦跳动的心久久难以平静。父亲由于激动,声音略有颤抖:“ 我们家出秀才啦!”我也压抑不住内心的喜悦,眼眶里闪动的泪花,像草叶上悬挂的露珠,一触即坠……</h1><h1><font color="#010101"> 眼前一条乡村小道掩映在齐腰深的绿油油的玉米地里,远处一望碧绿的田野逐渐与灰蒙蒙的树影和它背后温柔的霞光融为一起,我眺望着,思索着 </font>,沿着家乡的这条小道走出去,不知能不能实现我渴望的梦想!</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