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鳥戀曲

雲在青天水在瓶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撮影 周士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翠鸟恋曲》組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相思-怀春-赴约-缘起-激情-恋情-相依-交融-相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注:雄-黑嘴,雌-红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散文 青 莽</p><p class="ql-block">選自原人教版三年級語文《翠鳥》</p> <h3>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h3> <h3>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h3> <h3>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h3> <h3>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老渔翁看了看我们说:&quot;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它从那么远的地方飞到这里来,是要和你们做朋友的呀!&quot;</h3> <h3>我们的脸有些发红,打消了这个念头。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完]</h3> <h3>翠鸟,(学名:Alcedo)的鸟类属中型水鸟,自额至枕蓝黑色,密杂以翠蓝横斑,背部辉翠蓝色,腹部栗棕色;头顶有浅色横斑;嘴和脚均赤红色。从远处看很象啄木鸟。因背和面部的羽毛翠蓝发亮,因而通称翠鸟;食物以鱼类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共15种,48个亚种;中国的翠鸟有3种:斑头翠鸟、蓝耳翠鸟和普通翠鸟。最后一种常见,分布也广。翠鸟常直挺地停息在近水的低枝或岩石上,伺机捕食鱼虾等,因而又有鱼虎、鱼狗之称;中国南方的翠鸟繁殖期为每年4~7月。</h3> <h3>作者菁莽简介及作品:</h3><h3>菁莽,本名陈益清 笔名菁莽,男,1936年生,广东揭西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退休前任江西吉安地区群众艺术馆副馆长,馆员。长期从事文艺书刊的编辑和文艺书刊的编辑和文学创作工作。吉安地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上世纪50年代毕业于师范学校,曾任小学、中学教师,70年代后历任江西井冈山地区文艺工作团创作员、江西吉安地区群众艺术馆文学辅导干部、吉安地区文联秘书长、庐陵诗词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文艺书刊的编辑和文学创作工作。曾任《庐陵诗词》副主编,《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省卷和吉安地区分卷编委、《吉安地区曲艺志》副主编、《吉安地区曲艺音乐集成》主编,《谷雨》、《井冈山花》等刊编辑。文学创作有儿童文学、散文、诗词等多篇入选发表。散文《我看见了鲤鱼跳龙门》、《翠鸟》等先后入编小学教材。</h3> <h3>翠鳥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