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我们内蒙古苏尼特右旗的7名教师来到了清华大学,参加了为期10天的骨干教师国培项目学习活动。</h3> <h3> 在短暂的时光里,我们感受到了这所百年名校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魅力,"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对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有了很多的感悟、思考和期望。</h3> <h3>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培训中心主任刘娟出席开学典礼并致辞:希望通过此次培训,我们的老师"于清华有所得,于老师有所得,于同学有所得,于自己有所得",不虚此行,满载而归。</h3> <h3> 开班典礼之后,我们组建了新的团队,认识了新的同学,通过思维与思维的碰撞共同设计完成了本组的组名、logo、口号,为团队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h3> <h3>组名:牵手 口号:梦圆清华 破茧而舞(五)</h3> <h3> 清华校史馆副研究员田彩凤老师为我们讲解了百年清华大学的由来到历史变迁,从清华的名人到校风、校训等,深入浅出的给我们呈现了清华国人为之骄傲,学子梦寐以求的原因。</h3> <h3>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从每天上午课前阅读,体会到"悦读"是一种享受!</h3> <h3> 扈之霖教授以"课堂教学基本功"为主题进行讲座,分别从引课、教学过程、课堂总结、设问、板书与多媒体等方面具体、生动的为我们现场讲解,让我们受益匪浅。</h3><h3> 我们教师要备好课,在45分钟中内获得更多教学的享受。</h3> <h3>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h3><h3>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h3><h3>是我们教师的神圣职责和骄傲!</h3> <h3> 4月20上午我们中学组教师来到了北京第九中学。这所学校朴素、温润。</h3><h3> </h3> <h3> 通过参观学校校史馆,进一步了解了第九中学的发展历程与变迁。是一所由北京石景山区教育委员会管的公立完全中学,初高中70个教学班,师生2800余名。</h3> <h3> 教务处李主任分别从学校的课程设置、学生发展、高考改革、走班教学向我们作了详细的介绍。</h3> <h3> 李红延 高级教师从相生—相宜—相得益彰为主线与我们交流了家校沟通与合作的方法及其重要性。</h3><h3> 如今的家长们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发动机)而忽略了学生思想品德(刹车系统)的培养。</h3> <h3> 培训第六天,同学们热情依然不减,今天授课教师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校长 付晓洁,付校长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案例与教师交流了课堂教学改革之关注学习,学习的本质,教学的本质,以及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上落实,要让课堂教学名至实归。</h3> <h3> 智慧墙上满满都是同学们思维碰撞的火花,相信大家对教师本身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有个人魅力,独特风格,会教学生的"明"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