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奔跑在学习路上

<h3> 再次奔跑在学习路上</h3><div> ——湖北省卓越工程二阶段(C004项目)第二次集中(四月十四至二十日)学习日记 </div> <h3> 在杨柳絮肆虐京城的四月,又一次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开启为期一周的学习之旅。飘飞的柳絮虽然讨厌倒也不失飘逸,它强势的飞进口鼻,偷偷的溜进门窗,让人防不胜防! </h3> <h3><font color="#010101"> 十五日上午八点半,班主任老师把全体学员集中起来,详细地安排了一周的学习生活。九点开始,我们组的三位学员在第一会议室与导师见面,讨论课题开题事宜。</font></h3> <h3> 我们的导师是一位花甲教授、博士生导师,我们三个学员的研究方向与课题内容各不相同,老教授从研究的规范性、模式、存在的不足、改进路径等方面,逐一进行指导,不知不觉三小时已经过去了。</h3> <h3> 在接下来一天的时间里,我利用北师大便利的学习资源,在知网查找相关资料,下载学习资源。</h3> <h3><font color="#010101"> 十六日中午十二点半,我们乘车去府学胡同小学参观学习。参观了校园文化,观摩了相应学科的课堂教学,下午三点半参观结束,在南锣鼓巷和后海度过了一段悠闲的时光。</font></h3> <h3> 十七日上午虽然没课,我和室友依然七点起床,简单的吃完早餐,八点就在桌前伏案工作,一直到十二点。我俩相视一笑,为我们都还能如此专心高效率的做事而感到欣慰。</h3> <h3> 下午我们学习了一个讲座,姚继海教授《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沟通》,讲座理论结合实际,指导教师如何跟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想要进行有效沟通,必须以积极的心态、理解、尊重为前提,用主动的倾听与积极的表达去建立有效沟通。</h3><div> 十八日上午,学习汪志广教授《新时代的教师专业成长》讲座。这已经是第二次现场学习汪教授的讲座了。汪教授从一名草根教师一步步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现在是北京市教育科学院及好几所大学的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汪教授的讲座有一些充满智慧的金句,能够化解我们的职业困惑,解决实际困难,散发着思想的光芒,特别受用!<br></div> <h3> 下午,两组共九名学员一起进行了课题开题现场答辩,每个学员都做了认真的准备,答辩顺利完成。</h3> 学习是多方位的立体的活动,视角不同,收获不同,历次参加此类培训,感悟颇多。<div>一、教授的治学精神令人敬重。</div><div> 每一组配备的导师,都是极认真负责的。我们作为基层教育教学工作者,对规范的研究过程都知之甚少,导师们不厌其烦从格式到内容逐一指导,践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范精神,令人尊重与感动。</div> 二、同伴的学习精神自愧不如。<div> 有一天好友问我晚上没课在干什么,我说在查找资料、修改课题开题报告。好友夸我勤奋。我开玩笑说,我也就比你勤奋点,在这样一群人中,我的那点勤奋根本不算什么。这是句玩笑也是句大实话。每一位学员,都是本校本地区有实力、有影响力的名师,但是来到师大学习,大家都异常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听讲座、写心得、到处蹭讲座、查找下载优质学习资源、主动拓宽自我认知边界,一个个不扬鞭自奋蹄,这种学习精神自愧不如。</div> <h3>三、同样的事情,不同的态度去对待,效果不同。</h3><div> 班级管理、课程安排、导师协调,需要班主任耗费极大的心力,这和学校班级管理如出一辙,细致琐碎,又要兼顾到每一位学员不同地域、不同学科、不同学校、不同岗位的实际需求,是很复杂的。班主任老师克服多种困难,最大程度地去满足大家的不同需求,让我们每个阶段的学习,做到效益最大化。</div> <h3>四、用开放的心态去接纳。</h3><div> 讲座是聆听间接经验,身边的人、事是活生生的学习对象。学友里面,有的热情开朗,让人如沐春风;有的豁朗达观,是优质的人生导师;有的踏实勤奋,让自我浮躁退却;有的幽默风趣,让人感到生活真美好!用开放的心态去学习接纳,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div> <h3>  一个学习周期匆匆结束,满满的收获值得日后用许多时间去反思。这些读过的书、听过的讲座,遇到的人,都会为自己的人生风景增添一抹亮色!</h3> <h3>(后记:用无聊的归家旅途时光,梳理下一周所得,是终点更是起点。下半年再聚!2018.4.20)</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