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下扬州

真言无语

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家喻户晓,多年来吸引着很多游客在开春的时候,到扬州踏春。眼下正值四月,牵着妻的手不远万里回到阔别40多年的故乡镇江,在镇3天,选个清闲之日,乘车跨过润扬大桥直奔扬州而去。 扬州是一个历史很古老的城市,古称广陵、江都、维扬,京杭大运河从这儿经过,是隋朝的江都…… 个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这座清代扬州盐商宅邸私家园林,以遍植青竹而名,以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而胜。 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于清嘉庆23年(公元1818年)在原明代“寿芝园”的基础上拓建为住宅园林 何园,又名”寄啸山庄“,是一处始建于清代中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被誉为“晚清第一园“,面积1.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何园由清光绪年间何芷舠所造,片石山房系石涛大师叠山作品。 曾在何园寓居过的名人有很多。著名国画大师黄宾虹,他六次来扬州,寓居在骑马楼东一楼。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曾寓居何园五年多,其旧居在骑马楼东二楼…… <h3>这是大名鼎鼎的琼花!其实瘦西湖的琼花并不惹眼,所以我这是把镇江焦山的琼花放在了此页以正琼花之本源。</h3> 这是琼花的姊妹花绣球花,在瘦西湖畔开得最艳。 “瘦西湖”之名最早见于文献记载为清初吴绮《扬州鼓吹词序》:“城北一水通平山堂,名瘦西湖,本名保障湖。”乾隆元年(1736),钱塘(杭州)诗人汪沆慕名来到扬州,在饱览了这里的美景后,与家乡的西湖作比较,赋诗道:“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是由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不同时代的城濠连缀而成的带状景观,并始终与大运河保持着水源相通的互动关系。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还记得杜牧的这首诗吧?二十四桥由落帆栈道、单孔拱桥、九曲桥及吹萧亭组合而成,中间的玉带状拱桥长24米,宽2.4米,桥上下两侧各有24个台阶,围以24根白玉栏杆和24块栏板。 也有一说称,二十四桥为沿湖上二十四座大小各异的古桥…… 望春楼是与玲珑花界隔湖相对的建筑,是江南园林的风格,规模从属于熙春台。望春楼下层南北两间分别为水院、山庭,将山水景色引入室内。卸去楼上的门窗就变成了露台,是中秋赏月的好地方 五亭桥: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桥洞正侧凡十有五。”建筑风格既有南方之秀,也有北方之雄。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教授曾评价说:“中国最古老的桥是赵州桥,最壮美的桥是卢沟桥,最秀美的、最富艺术代表性的桥,就是扬州的五亭桥了”。中秋之夜,可感受“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的绝妙佳境。 长堤春柳:堤长六百余米,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桃柳相间。每当阳春三月,春花缤纷烂漫,柳丝婀娜起舞,飞扬如烟。相传当年隋炀帝杨广为到扬州,下令开挖南北大运河,河道开挖好之后,翰林学士虞世基建议在河两岸种植柳树,一来可以遮荫,同时也可以保护堤坝。隋炀帝当年还亲手栽了一株柳树,并赐姓为“杨”,后来人们便称柳树为“杨柳”。 吹台,又叫钓鱼台,传说乾隆皇帝曾在此钓过鱼。乾隆皇帝下江南,一次游览瘦西湖,看到水里有鱼跳出来,于是有了钓鱼的兴致。 扬州的盐商知道皇帝的心思后,就选了此处请乾隆垂钓,可又担心皇帝钓不到鱼,于是又派了渔夫带着活鱼潜至水下,渔夫头顶荷叶,嘴含荷茎。每当皇帝落杆垂钓,他们摸着鱼钩将活的龙鱼挂上皇帝的鱼钩。皇帝当然也不是呆子,很快就发现了破绽,怒道:“瘦西湖里怎么都是龙鱼啊!敢糊弄朕,治你们一个欺君之罪”。这时大学士纪晓岚立马笑着上前,打个圆场,说道:“万岁金钩只钓龙啊!”乾隆于是龙心大悦。 <p>瘦西湖白塔旧称渔阳郡塔。建于辽统和年间,辽清宁四年(1058)重建,在明嘉靖、隆庆、万历和清乾隆年间重修。明嘉靖十二年(1533)在塔前修建观音寺,塔身白色,所以亦称观音寺白塔。</p><p>扬州至今还流传着“一夜造白塔”的故事。该故事出于《清朝野史大观》。一天,乾隆在瘦西湖中游览,船到五亭桥畔,忽然对扬州陪同官员说:“这里多象京城北海的琼岛春阴啊,只可惜差一座白塔”。第二天清晨,皇帝开轩一看,只见五亭桥旁一座白塔巍然耸立,以为是从天而降,身旁的太监连忙跪奏道:“是盐商大贾,为弥补圣上游西湖之憾,连夜赶制而成的”。据说,是八大盐商之一的江春用万金贿赂乾隆左右,请画成图,然后一夜之间用盐包为基础,以纸扎为表面推成的。尽管只可远视,不可近攀,但乾隆不无感慨地说:“人道扬州盐商富甲天下,果然名不虚传”。</p> 徐园1915年建于原“桃花坞”旧址,为纪念军阀徐宝山而建的祠园。园门如望日的满月,门额书“徐园”两字,一楷一草,别有风味,为吉亮工所书。徐园内的主厅是“听鹂馆”,馆内有一副楠木罩阁采用上好的楠木精雕细刻而成,极为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