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天,是第23个世界读书日。读书日的灵感来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忌日,也是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的纪念日,又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所以将这一天定为世界读书日。</h3> <h3>在青年英才六班的微信群,每日清晨的叫醒模式都有关于阅读、鼓励、拼搏、成长!</h3> <h3>我们并没有因为课程结束而停止学习,只是将学习地点从课堂搬到了岗位;将获取知识的途径从理论应用到工作、生活的实践中去。</h3> <h3>老师也会时刻督促同学们,实践与理论要依靠读书来实现灵活转换。</h3> <h3> 上学时代学习读书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考试。在离开考场的那一刻,大脑一片空白,即不记得这一年自己究竟学会了什么,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学习!</h3><h3> 回想自己学生时代学过的各类课程,《化工原理》是我工作中应用最多的一门课程,在工作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理论解答。</h3><h3>参加工作后学习不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解决工作中遇到问题,或者是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最近一段时间我在重新学习《化工原理》,其目的就是为了修炼自己的"内功"。时刻告诫自己,不要因为成为车间主要管理者,而丢掉专业知识,专业才是指导生产的最权威保障,不能丢掉了技术去指挥生产——青年英才六班•刘春岩</h3> <h3> 腹有诗书气自华,愿我们所处的每一天,每一地都能有书的陪伴——青年英才六班•陈捷</h3> <h3> 西点军校为美国培养出三位总统,五位五星上将以及1000多位世界500强企业董事长。这些人最优秀的地方,是牢记没有任何借口,而且善于在不找借口之后"主动工作,完美执行"。正是这种"主动性"和强大的"执行力"保证了西点人在面对任何困难时,不仅勇敢、敬业、而且有能力、有办法、有信心100%完成任务。</h3><h3> 这个世界的机会是留给这些人的,他们有强大的执行力,懂得完成任务的技巧和方法。做为基层管理者和,应该成为并且善于培养一批会主动做为的人。这是企业发展和员工进步强大的内在动力——青年英才六班•陈安营</h3> <h3> 我是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复旦大学教授陈果上课的视频,她的讲座深深的吸引了我,也使我对哲学充满了好奇心,于是买了两本《哲学的盛宴》讲述了中国和西方的哲学思想精髓,在书中被曼妙的哲学思想所吸引,目前我在读的是中国哲学,在中国,中国哲学精神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重视道德的作用,注重内心的修养,修身养性。培养人的高尚品格,为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奠定扎实的基础——青年英才六班•金星</h3> <h3> 书籍是我们生活的导航,它教会我们去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h3><h3> 打开一本好书,迎面扑鼻的是清香而深邃的气息,仿佛是那新翻耕的泥土散发出馨香。我会在作者淡淡的忧郁中品味他们对生命、生活、自然的态度。——青年英才六班•隋丰伟</h3> <h3> 最近在读邱宝林的《央企品格》,本来是想当做闲暇时当做碎片阅读的书目,可是越看越引发了更多的思考。作为一个石油人,一直以来, 我为企业有"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以及几代石油人为祖国和人民的巨大贡献而自豪。</h3><h3>当年大庆会战时,本是生产事故的"一把火",却烧出了影响全国工业管理的"岗位责任制";20世纪80年代,英国北海阿尔法石油平台发生安全事故,催生了现代工业安全管理的HSE管理体系。今天,央企在这场反腐风暴中倒下上百位高管,教训惨痛,大家理应对此深入总结,通过沉思其背后的"所以然",催生出一套适合央企实际、科学管用、能确保权力合理有效受控运行的解决方案。作者在书中提出的一个观点我觉得可以和英才班的老师同学们分享一下,书中论述较多,我谈下我的粗浅理解:目前国企改革处在4.0时代,重点强调的是企业内在价值的提升,在企业诸多要素中,人是第一位的,最关键的"决定性因素"就在于人,因为人是央企品格、央企软实力真正的载体。新时期对央企高管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复合性要求,要有政治家的意识、科学家的思维和企业家的精神。为此,央企的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在人的建设上交出优异答卷。面对这份考卷,我们应该从品格的层面进行深度思考。</h3><h3> 品格,是一个古老而又相对模糊的概念,通常泛指一个人或组织在道德品性、内在价值、修养水平方面的高度,能够根本性地引导自身行为。关于品格的定义,古今中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反映了其本身含义广泛丰富、非常深厚而又难以准确描述的性质。</h3><h3> 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需要人来践行,尤其是管理者的创新推动,企业制度和文化建设也应围绕人这个中心展开。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如何把"以民为本"的内涵融合贯穿其中,即从品格管理的角度,在管理者的领导力和企业文化的影响力方面多做文章,这也是国企和央企发展的根和本。对于央企品格和管理者品格的内涵是什么,如何形成,如何进行有效管理,这是本书探讨的重点。——青年英才六班•杨云浩</h3> <h3>人在旅途,有书为伴!读书可以让我们从沙漠走向绿洲,找到人生的宝藏——青年英才六班•周清华</h3> <h3>出差在青岛的周同学,仍然坚持每日读书。</h3> <h3> "我们可以随心所欲的思考,但我们思考的结果将受到一个永恒法则的控制。"这是《思考决定命运》一书中的一句话,它揭示了思考的随心所欲性,和行动的法则性。我们每个人的思想都是特立独行的,每个人的家庭、工作环境、教育程度等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所以我们的思考方式也不尽相同。从本质上来讲,思想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她给人类一种超乎想象的创造力。而这种创造力是全部思想的共同结果,并不仅仅局限于部分思想。决定人一生的便是他的思想,所以人的思考过程就是生命过程中映射人一生的写照。有时,无知掩盖了真理,要清除无知,使真理之光重新照耀世界,就必须善于思考。大部分人在问题面前,都懒于思考,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生碌碌无为要比与众不同容易的多。最伟大的探索者、发明家、天才,都是那些敢于打破传统、冲击陈规陋习、相信人的能力的人,同时他们也是善于思考的人。</h3><h3>"思想像一把利剑,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创造一切,为我们勾画出绚烂多彩的人生。"</h3><h3> 我们经常会有一些情况发生,比如:我们有时会觉得很满足,而有时就会很失落,其实这就是我们的思想决定着我们的感官,也决定着我们的命运。无论你遇到何种困难,或者问题,只有思考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唯一途径。假设我们心里有了特殊的情绪,为了不让情绪化的我们影响到我们的交往与生活,我们就需要思考,去感受不受控制的自己,让思考来达成你最终的愿望。如果你能把自己的思想完全投入到这个新方向上,你很快就会发现自己不受控制的想法会逐渐消失了。</h3><h3> 人们总会受到"不脚踏实地"的批评,不过有时候人们是需要一些平凡生活之上的远大目标。</h3><h3> 无论何时,当我们的思想触及到了更高层次的时候,我们就会有灵光一现的感觉,而正是这种灵光一现,让得我们的日常生活,更丰富多彩起来。</h3><h3> 思考决定命运,思考也决定着我们的人生,不断的在思考中提升我们的思想,不断在思考中改变我们的方向,我们的命运也会随之改变,我们也会站的更高。青年英才六班于洋读《思考决定命运》有感</h3><h3><br /></h3> <h3> 英才班学习结束后,认真阅读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感触很深。书中的管理理念,让我有茅塞顿开感觉,工作中时常会出现的问题,通过德鲁克先生的总结、分析变得条理分明,曾经出现的难题,全部可以通过"训练",得以解决。在德鲁克先生举的实例中增长了见闻:通用汽车公司前总裁斯隆先生用人谨慎,在人事任免上从来不第一时间做决定;林肯总统在南北战争临危受命被人称为有缺点的格兰特将军,他看到了格兰特将军的运筹帷幄的长处等。</h3><h3> 作为管理者,对管理的理解是无论在怎样的层面来看,都是门很讲究的艺术。怎样管好车间的人员和事务,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弥补随时出现的大大小小工作漏洞、协调车间与外部的衔接、掌控员工及上级心理、激发员工斗志、维护人际关系、树立团队精神、提出有利于车间的合理化建议、做出有效决策、实现车间价值等等。通过学习我更加自信了,我意识到自身在管理能力还很欠缺,我也清醒的认识到能力的提高不是是一朝一夕的,但是可以培养的,通过坚持不懈的练习和实践中认真总结经验,能力就会提高——青年英才六班•赵春吉</h3> <h3> 大概五六年前翻看过《于丹<论语心得>》,没有太深刻的印象,现在想来,应该是年龄的缘故。今年初,再次翻开此书,一字一句、饶有兴致的品读起来。看来,读书是要根据年龄、状态和心情有所选择,之所以选择读它,是因为《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而在我看来,如今想要真正的"快乐",让心灵彻底的放松,似乎已遥不可及。<br /></h3><h3> 《论语.学而》中有一段话: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曾经问老师,假如一个人很贫贱,但他不向富人谄媚;一个人很富贵,但他不傲气凌人。这怎么样?孔子说,这很不错,但还不够,还有一个更高的境界。这个更高的境界是,一个人不仅安于贫贱,不仅不谄媚求人,而且他的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这种欢乐,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也不会因为富贵而骄奢,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彬彬有礼的君子。这是多高的骄傲啊!一个人能够不被富足的生活蛊惑,又能在贫贱中保持着做人的尊严和内心的快乐。这段话给予我很深的启发。诚然,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但是幸福快乐其实只是一种感觉,它与贫富无关,而同内心相连,这就是孔子教给我们想要"快乐"的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也许,这样的境界我们凡夫俗子很难做到,然而,这种自然、平和、积极的心态却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如能接纳并能效仿,我们每一个人都将终身受益!</h3><h3>于丹说:"《论语》告诉我们修养身心的道理,并且还会给出一条脚下的路,让我们抵达自己的理想"。本书就是如此无处不在的,向我们传递这样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青年英才六班•怀茹 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h3> <h3>读书就是灵魂的净化和升华——青年英才六班•杨部庆</h3> <h3>宠辱不惊,闲看书卷奥秘,去留无意,漫随书卷人生。阅书,读己,追随心灵的净土!世界读书日,我们一起翻开手中的书……</h3> <h3>多读书,行万里路。好读书,开卷有益。读好书,良师益友。青年英才六班读书系列活动在继续,让我们静下浮躁的心,捧起手中的书,书写美好的人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