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明天是世界读书日。趁着周末,实验小学的潘晓芬老师在兰溪市<b>自珍书集图书快乐读书吧</b>和家长们一起聊聊读完《孩子,请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的感悟,并且结合每位孩子的特点、问题和家长一起探讨解决存在问题的办法...... </h3><h3> </h3> <h3> 我们一直在努力,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哪个父母不关心自己孩子的身体、学习、成长,哪个父母会不把孩子的成长放在第一位呢? 每位家长都想过这个问题吗?你需要一个怎样的孩子?</h3><h3> 相信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健康快乐的成长都是每位家长的心愿吧!</h3> <h3> 可是,我们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不是一帆风顺的,充满着快乐与幸福,也充满着艰辛与苦恼?</h3><h3> 在培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最坏的情绪是什么?很多都是焦虑、恼怒.......看完这本书后相信会有很多的收获,学习好好和孩子沟通交流</h3> <h3> 这本书告诉我们父母和孩子之间充满了无休止的小麻烦,阶段性的冲突,以及突如其来的危机......</h3> <h3> 大家谈着自己的感受,相信很多家长都会有所触动!</h3> <h3> 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父母要学会跟孩子谈话时不要激怒孩子,不要对他们造成伤害,不要削弱孩子的自信,或者让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自我价值失去信心——承认、沟通!</h3><h1> 让我们学会有效沟通!</h1> <h3><b>潘老师总结了四条建议:</b></h3><h3>第一 做孩子人格的榜样;</h3><h3>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每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不管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span></h3> <h3>第二 做孩子知心的朋友;</h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主张父母每天能够和孩子有"一席话","一段路","一盏灯"。所谓"一席话"就是陪孩子聊天,所谓"一段路"就是陪孩子散步,所谓"一盏灯"就是亲子灯下共读。</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为人父母的,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把自己变成孩子。每个家长都问问自己,我和孩子有没有共同的爱好?比如,和孩子有共同的读物吗?和孩子一起看足球赛吗?和孩子一起上网吗?和孩子有共同的喜欢的明星吗?等等一定要和孩子保持共同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总想和孩子们呆在一起……如果我跟孩子们没有共同的兴趣、喜好和追求,那么我通向孩子心灵的通道将会永远堵死。"你们看,如果和孩子没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你连有效的教育都不可能。 </span> </h3> <h3>第三 和孩子一起阅读好书籍;</h3><h3>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所谓"和孩子一起阅读好书籍",不一定是说要孩子读同一本书当然这也需要,但不是我们阅读的全部,而是说我们应该和孩子同时保持阅读的兴趣和习惯</span>。</h3> <h3>第四 和孩子一起养成好习惯</h3><h3>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父母应该养成的好习惯很多,比如刚才说到的阅读,还有健身,等等,但这里我特别想重点说要养成反思的好习惯。没有反思就没有成长,孩子如此,父母一样如此。</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但这里所说的"反思"不是静止的冥思苦想,而必须有一个载体,就是"写作"可以每天给孩子写几句话,或鼓励,或表扬,或建议,也可以给孩子说说自己犯的错误以及认识;可以和孩子一起写日记,记下自己的点点滴滴想法,尤其是对自己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得失;可以和孩子一起写阅读笔记,包括直接在书上批注,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和孩子共同阅读、分享思想的方式;可以和孩子一起写作文,不一定是孩子写的命题作文如果愿意也可以和孩子写同题作文。但更多时候是写家庭教育案例,即蕴含着自己智慧与教训的故事</span></h3> <h3> 最后是讲一讲对每个孩子的感觉,让父母们知道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自己在生活上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调整</h3> <h3>关注微信</h3><h3>我们在这里:兰溪市丹溪大道153号</h3><h3>世贸商厦151负一楼(电梯口向右10米)</h3><h3>电话:88883487 18967938711</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