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马情怀之爱与痛的传奇 Boston Marathon 4/16/2018

奔跑的舞者

<h3>4/16/2018 Boston ParkPlaza Hotel 隔壁房间的小Baby又准时开始哭了,看了一眼床头液晶闹钟,凌晨2:33分,后悔没有听师父的话自备耳塞。住在这里的大多是第二天要去参加比赛的跑者,孩子的妈妈也是其中之一,达标怀孕生孩子训练准备比赛,她是怎么做到的呢,孩子还在嗷嗷待哺,多么不容易啊,这是对波马怎样的一份爱与执着。此刻的心里也住了这么一个小Baby,艰苦训练孕育了18周临产前不知所措地骚动着。四月的纽英格兰,天气也像小Baby的脸,今天还是艳阳高照地嘻笑着,明天就会是雪雨狂风地撒泼了,每一年的波马,都不会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天气。 连日来大家关注着比赛日的天气,被去年的高温脱水抽筋进医疗帐篷虐得仍心有余悸,今年的波马最终定格在全程40F以下低温顶风加雨雪。组委会发了几次通知提醒大家要注意保暖防止失温,跑友们讨论着该怎么穿戴如何为比赛定装,师父晚饭时也给大家调整了比赛策略,减慢配速以求安全完赛。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比赛天气的大家,心里都是七上八下的。&nbsp;<br /></h3><h3><br /></h3><h3><br /></h3> <h3>就这么静静的躺着想着同情着理解着感动着忍耐着,迷迷糊糊地就到了5点半,干脆起床梳洗吃喝上厕所排空,6点40分下到大堂拍集体照送走跑友中第一波的快马们,继续回房间休整。一直怕冷,小时候被父母从上海带去北方的冬天,几乎每天放学走回家的那段路冻得都要哭鼻子,母亲无奈一个月后又给我送回去了。长大后南迁到深圳,就不用忍受上海冬天的湿冷了,来了美国选择了住在温暖的南佛州,习惯了常年和酷暑高温打交道,寒冷的地方,去一周就要逃回来的吧。</h3> <h3>2月14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Parkland的Marjory Stoneman Douglas高中,发生了一起震动全美的恶性校园枪击事件。包括三名教职人员在内的17名师生惨遭射杀,其中还有一位为了他人牺牲了自己生命的华裔小英雄王孟杰(Peter Wang)同属一个County,同属同一个校区。为了不再让悲剧重演,为了失去亲人的家庭,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我们的未来,我们当地跑团的17名今年参加波士顿马拉松比赛的跑友,将分别为17名遇难者而跑。大家都是直接或间接认识这17位遇难者的,或是被他们的故事感动到的。</h3><h3>Peter和我家的老二同年,认识他全家已经有12年了, 前年为了上高中搬家的时候还差点选择搬去被选为全美最安全的小区Parkland。作为他们的理财顾问,看着Peter长大,看着他的父母创业,看着他们家族的变迁,看着他们痛失爱子,感同身受。作为17名波士顿马拉松参赛选手之一,我将为Peter而跑,并为王孟杰基金会募款。基金会的款项会在西点军校设立王孟杰奖学金,特别是对华裔的孩子。赛前又发起了 "$1爱心与我一起为Peter 跑波马"的活力,169位朋友,家人,同事,邻居,还有超级市场遇到的路人都捐出了他们的爱心,以他们的支持与鼓励与我一同跑波马,收到的$276将会用于订制送给MSD高中和Peter Wang家人的,镶有波马完赛奖牌的纪念牌。</h3><h3><br /></h3> <h3>跑友们各出奇招,怎么在这么冷的天气不失温,幸亏向米笑借了一套紧身越野衣裤在里面打底,套上背心,外加一件轻薄的风衣,再套上一次性 的雨衣和浴帽,再在露在外面的皮肤上都抺了凡士林,也不知道这样能不能扛得住一路的风雨。</h3> <h3>根据去年的经验,坐校车到了运动员村还要等好一段时间,这么寒冷的天气,不知道会不会没到起跑线就失温,第三波出发的几个都赖到最后一分钟才离开酒店步行去坐校巴,人多拥挤同行的姐妹不知不觉地就走散了好几个,8点50分开车离开终点前往起点,到达起点停车已经是快10点了,憋了一路知道运动员村的厕所一定是大排长龙,和去年一样下校巴左边树林立马解决。走进运动员村已经听到广播在招呼蓝色号码簿第三波的出发了,霜雪未化的草地在雨中已经被两万多人踩成了泥浆沼泽湿地,泥浆都没过脚面,大家都雨衣垃圾袋的穿得像一群逃难的,场景甚是凄苦,那个时候雨又下大了,一路前行的人中间居然有穿短裤短袖不穿雨衣不断打哆嗦的,真担心这些人能不能坚持到起跑线,就像去年没开跑就有被晒暈的。</h3> <h3>大家一路默默地互相挤靠着向前移动,还没走到起跑区鞋已经满是泥浆全湿透脚趾头就已经冻到没有知觉了,幸好明智地多带了一双鞋和袜子,找了个可以躲雨的地方抖抖索索地换上了比赛用鞋袜。在CVS对面再上了一次移动厕所,出来吃了一个胶,脱掉长裤外套和挡风雨披就到了起点,那时候第四波黄色号码布的都开始出发了,好像没觉得耽搁了这么久,过线时间11点08分。</h3> <h3>直到现在记忆都还是模糊的,记不清是怎么在这刺骨的风雨里跑完26.4 迈的。</h3><h3>过线掐表开跑,全身肌肉都是僵硬的,知道这样的天气是没办法按原计划跑的了,每迈加10秒的配速也不知道是不是可以维持得下来。虽然是这么恶劣的天气,但波马赛道两旁加油助威的人群从来不少,也给跑者们打上了不少鸡血,一路下坡都跑得很快。跑了两三迈感觉肌肉稍有些活动开, 这时的风雨也渐渐大起来,也越来越冷,雨水从塑料雨衣袖口一会儿就将风衣打湿了,套着医用手套的毛线手套也早已湿透根本掏不出腰间的胶来,只能把手套脱掉,冻僵了的手掏出胶用牙咬开塞进颤抖的嘴里,拧干手套再带上,这样来回几次两只手套不知道什么时候都丢了,然后就只能习惯性地把手伸到脖子里去取暖。有些路口风大到几乎要被吹翻,不断地寻找跑在高个子的后面躲避,跑过8迈已经看到有人失温倒下被拉进医疗帐篷。</h3><h3>这个时候的脑子里开始各种搏斗,这个周期的训练那么辛苦那么多事情发生都坚持下来了,各项科目越跑越好,对PR信心满满,现在不努力尽力跑,到时候一定会后悔的,你不是个轻易放弃的人,咬咬牙拼一把吧,大不了再次冲进波马医疗帐篷;可是已经冻到麻木的身子却告诉发热的脑子,这么虐人的天气,不要好胜逞强,接下来的18迈赛道上还会发生什么情况真的难以预料,如果跑到20迈蹦了跑不动停下来一定会失温弃赛,作为召集人肩负的纪念跑使命也就无法完成,没有因天气和身体情况作出合理调整,盲目硬冲而不能完赛,或者直接冲进医院伤到身体,也会影响到7月在丹麦的三项世锦赛,一定会悔青肠子, 去年的柏林马的成绩已经Q了明年所有需要Q的比赛,体能训练到这个水平PR是早晚的事,保守减速能安全完赛就是胜利,师父也一定不会怪罪,这样想着想着,就再也没有看过手表和配速表了。</h3><h3>接下来的每一迈的水站还是照去年的习惯在左边取一杯加得乐再取一杯水,虽然寒冷下雨补水还是不能少,从热情的助威观众手里接过橡皮条软糖,吃在嘴里像嚼蜡似的不知道是不是冻到了没有味觉,远远的的就听到卫斯理妹纸们的尖叫, 这次专门跑到了右边看看西洋镜,几个帅哥一路击掌而过,一个蛮帅的哥冲过去抱着个妹纸亲了一口,转身跑得太急,一个趔趄沉沉地摔在地上,有没有再爬起来就不知道了,这个Kiss代价太大了啊! 12迈16迈吃胶的时候都闻到了附近人家的烤肉味道,不知道是幻觉还是这时候的胶食之无味。到了17迈的消防站,记得去年这里有官方的摄影师,就想把雨衣扯掉,撕到胸口,风雨直接打到已经湿透的衣服上,马上感觉刺骨的冷,又把雨衣裹上,还是不能脱啊!18迈下坡的时候左大腿后侧肌肉有点抽,赶紧在腰间flipblet里找胶,摸了一圈终于找到一个救命,明明带了9个的,可能都丢在路上了,这个时候闻到的是新鲜出炉的面包味道。快到波士顿学院的时候,左边一排十来个黑衣黑帽的帅哥伸着手在呐喊助威,于是一路击掌过去,这是在和卫斯理的妹纸遥相呼应吗?过了半程后见到印跑团的李伟带着他的大学同学在跑,于是跟着他们前前后后地一路跑到伤心破,看到犇的啦啦队,今年冷没有穿红色的队服可能对方很难辩认,于是也就挥挥手而过。李伟跑去和清华的啦啦队打招呼,我继续向前,自后就没有再见到他们了。</h3> <h3>风雨也越来越大,冻木了的身体不再愿意往前,到22迈处拿了一个赛道上发送的已经撕开了的救命的胶,谢谢谢谢谢谢!还算清醒的脑子不断告诉身体,接下来都是下坡路了,很快就到了,忍一忍超过这个人吧,咬咬牙超过那一个吧,眼看着身边不断有人体力不支而倒下,突然有种很悲壮的感觉,那169位支持者的鼓励也在支撑着我向前,很快就看到Citigo了,跑过桥底上来右转就要进入Hereford大街,撤掉身上半挂着的雨衣和帽子上的浴帽,想脱掉风衣想留一张义跑背心的过线照片,可是冻僵了的手怎么都找不到脖子上的拉链只能作罢,道路两旁的呐喊助威加油声震耳欲聋,去年儿子就在这右转弯的街角大喊着:Mommy! go! 虽然他今年没有来,但跑过那里的时候目光还是在那个街角扫过寻找着,左转弯进入Boylston大街了,看到终点线了,倾盆而下的暴雨突然成为欢迎壮士的凯歌,"让暴雨再来得猛烈些吧!" 于是伸开双臂使足全力向终点飞奔而去。感谢上帝!安全完赛</h3> <h3>过线停表也没心思去看上面的数字,一路颤抖着往前走,当义工迎过来递上一瓶水并说恭喜完赛,就忍不住开始哽咽了,当另一位义工给卦上奖牌的时候就更忍不住了,旁边一位德州跑友认出我是周日下午在终点线17位为MSD受难者纪念跑合影中的一位,过来祝贺,请他帮忙找到风衣拉链敞开衣襟露出Parkland Strong Run Boston strong for 17 victims of MSD HIgh school 字样的时候,已经泣不成声了。官方的唯一照片就是我那痛哭流涕的惨样。披上保暖雨衣后全身还是像筛糠一样的发抖,牙齿也是磕得不能自己,从终点线到出口的那500米感觉比那26.4迈更痛苦,师父背着一堆衣服迎上来,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过线这么久才出来,急死人了,跑得好 3:50:00,又三Q了!" 于是没出息地又哭了个稀里哗啦。</h3> <h3>出终点区转右一百米就回到酒店,酒店员工两排列队鼓掌欢迎恭祝完赛好让人感动。加州Burn跑团的大家姐Jessica迎上来拥抱还在抖嗦的我:恭喜完赛!太不容易了!又把我弄哭了!Jessica为Burn的波马之行忙前忙后,在比赛前一天的加碳会時扭伤了脚踝不能参加比赛,但仍然为大家从起点搬运行李安排终点酒店房间洗澡真是太感动了! </h3><h3>师父把我送回房间交给先我跑完的米笑和Katie,她们两看到我冻到脸都发紫牙床打颤的样子都吓坏了。七手八脚地帮我脱下湿冷的衣服扔进浴缸里,热水冲了快半个小时才活过来。</h3><h3>今年的波马号称史上天气最恶劣的波马,超点温度摄氏零下一度,终点温度摄氏三度,全程顶风风力每小时51公里,大到暴雨,1298人中途接受治疗大多是失温,992人在终点接受治疗(我因为有师父和闺蜜们特殊照顾今年没去凑热闹),80人住院治疗其中还包括三位特邀快马。今年的完赛奖牌真的是来之不易啊!</h3><h3><br /></h3> <h3>完赛成绩3:50:00,比目标成绩慢了15分钟,比去年波马快了2:33,BQ成绩-10分钟,看起来还不算太难看吧。去年柏林PR以后,折腾了一个半程铁人三项赛和一个50K越野赛,年底一路度假一边开始上汉森18周计划加一些骑车游泳等交叉训练,期间除了流感影响训练10天左右,其他的科目都能超质量完成,从开始的345开始练起,后期科目指标都达到330,和师父商量目标订在335,虽然在南佛州高温高湿度下练就的汉森,跑马日还是得看天吃饭,终究抵不过波马这恶劣天气。其实跑马也是意志力的游戏,情绪不好也会影响训练和比赛,意志力也决定了肌肉力量,感觉跑不动了就会跑不动,当时思想斗争决定放弃目标安全完赛,就是想给今年的波马留一个完整的记忆,不后悔。一直不知道汉森的tempo 只跑10迈,比赛的26迈是不是能坚持下来,这次波马没有实践,年底的纽马再试过。</h3> <h3>亚特兰大红军这次10名参赛队员,一名领袖领队,6名随军家属啦啦队。师父坐镇指挥四名徒弟参赛,两人BQ,一人带伤跑,全部安全完赛,那得瑟的劲让人感觉跑马都是浮云了。</h3><h3>红军战士们除了一位失温明智地选择退赛,其他都安全完赛。这种天气,能站在起跑线上,无论跑了多少,都是英雄。</h3><h3>一名随军家属啦啦队员,周日跑了一个从终点到起点的纪念跑,为纪念4/15/2013爆炸案的遇难者,在波马赛道上过了一把瘾。</h3> <h3>各地跑友欢聚一堂,赛前赛后把"饭"言欢。从深圳来的24年的好闺蜜晓英这次跑完了六大满贯的最后一个,圆满收官。</h3> <h3>各地跑友欢聚一堂,亦师亦友,饭桌上赛道上,共同作战。</h3> <h3>加州Burn的三位快马骚年,Jay,邦邦和小苟,这次都跑出了傲人的好成绩</h3> <h3>🌹香艳酷姐笑滚波马床单🌹东西两岸的好朋友,每年都是这种大比赛才能见到面,Katie是去年波马同房的闺蜜,米笑是去年大俗马一起睡一起嗨一起吃草莓的闺蜜,姐仨这次三人滚床单,有说不完的话,笑不完的趣事,玩得痛快意犹未尽,顺便把不跑比赛的吃瓜师父又玩了一把😜</h3> <h3>去年波马前脚伤停跑了差不多5个月,脚伤恢复练了9周被波马的高温虐到抽筋后,想着就这一次够了吧,明年不来受虐了。可是今年我又来了,一样的被虐,一样的又爱又恨的纠结。可能这就是波马的魅力所在吧。</h3><h3>有痛才有爱,跑马的都是活在拼搏的过程和记忆的故事中的,波马是大家用汗水泪水和友情一起创造的传奇,如果没有这种爱与痛的情怀,波马也就是另一场马拉松而已。</h3><h3>2019波马……我们约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