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至,春将逝,正是桑葚成熟时

冷月无声

<h1>  人间最美四月天。四月的谷雨时节,花褪残红,清荫渐密,春意阑珊,又是一个萌动的季节。情怀已酿深深紫,正是桑葚成熟时。</h1> <h1>  每每此时,我就会想起或紫或红的桑葚,油生生,黑黝黝,点缀在枝叶间,在风中微微颤动的样子和飘洒着成熟的清香与酸酸甜甜的诱人味道, 立马就有去采摘的冲动。</h1> <h1>  成熟的桑葚,不仅果汁香甜可口,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药书上说:桑葚有补肝益肾、滋阴养血、通气血、利五脏、驻容颜、抗衰老等药效。适量食用能促进胃液分泌,刺激肠蠕动及解除燥热,因而有补益强壮之功。然而,这么好桑葚并没有在我的童年留下记忆!</h1> <h1>  我最先知道桑葚之名,还是读诗经的《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吁嗟鸠兮,无食桑葚。”至于桑葚是什么样子真的不知,可以说只知其名不识其形。后来读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才知道了桑葚是紫红色的。</h1> <h1>  再后来读了一些唐诗宋词,发觉桑葚为文人墨客所喜爱,它似乎就生长在唐诗宋词中。“闭声翅回归务速,西林紫椹行当熟”,那是柳宗元的呼唤;“黄鹂留鸣桑葚美,紫樱桃熟麦风凉”,那是欧阳修的赞歌;“卢柑梅子黄,樱桃桑葚紫,”那是范成大的吟唱;“槃箸索然君勿笑,桑间紫葚正累累”,那是陆游的感叹;还有“郁郁林间桑葚紫”、“桑间葚熟麦齐腰”的赞美诗句,无不散发着甜蜜的芬芳,让我对桑葚多了一份期待。</h1> <h1>  我真正认识桑树,是在改革开放之初。那时家乡为搞活经济,老父亲带领村民种植了大批桑树养蚕,于是门前有了翠绿的桑园,有了"鸡鸣桑树颠"的田园风光。但我一直没有口福品尝那酸酸甜甜的桑葚,因为我求学在外,只有寒暑假才回老家,错过了桑葚成熟季节。在那物质匮乏,水果稀少的年代,能吃上桑葚就成了心中一个久久的期盼。</h1> <h1>  我第一次亲眼见识桑葚是参加工作后的第一年。由于单位离家近,而家门口就有成片的桑园,所以,看到了桑葚生长的全过程。桑葚在桑叶萌芽时就开花孕育,此时,毛茸茸的,就象一条条小毛虫。到清明前后,桑树的枝桠上就结满了桑葚,他们三五成聚,已经呈现出青涩的果粒。</h1> <h1>  到谷雨以后,便是果实累累。微风吹过,在碧绿桑叶的掩映中,一簇簇桑葚露出甜甜的笑脸。那些青涩略红的,如羞涩的少女,欲言还休;那些由红转紫的,似待字闺中的女儿,含苞待放;那些紫红紫红的,个个籽粒饱满,则如已婚少妇,透着成熟,流着甜蜜,风情万种,令人垂涎,让人顿生采摘之意!</h1> <h1>  至今还记得与桑葚第一次亲蜜接触的情景。那年五一节前,我带着多年期盼,怀着新奇,揣着兴奋走进了"桑荫青青紫葚垂”的桑园,一看到那红中带紫、紫中透亮的桑葚缀满在苍翠枝叶间,就赶紧摘下一枚放到嘴里,一股甜汁就立刻沁入心脾,甜到心底。摘了许久,篮子里没多几颗,胃却被一粒粒酸酸甜甜的桑葚所喂满,心也被采摘兴奋所充满,手和嘴都变成了紫色。忽然间,就理解了陆游为什么说:槃箸索然君勿笑,桑间紫葚正累累。</h1> <h1>  舌尖上的快乐,总是令人欲罢不能。家乡桑葚的味道,就是故乡的味道,就是亲人的味道。它滋润了我美好的年轮,定格了青春的岁月,镶入了深深的记忆,真的无法用酸甜来形容。</h1> <h1>  从那以后,每到五一节前后,我首先想到的是故乡门前的桑葚成熟了,第一要做的就是回家乡摘桑葚。这一甜蜜的桑葚情怀,丰富了那个年代单调的味觉,让贫乏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让枯燥的日子荡漾出惬意清甜。这一情怀,让我避免了在五一去景点看人头,在高速公路上看汽车!</h1> <h1>  几年前,父母与我们一起住进了县城,从此就很少回老家了。但老家门前的桑园,总还清晰出现在脑海里,那桑葚的情结每到谷雨时就越来越强烈。于是在前年,买了十几株果桑,在废弃的武警中队营区里栽种,现在已经是"桑荫青青紫葚垂”了,今年不必驱车下乡去采摘了。原来,我们常常渴望的风景和远方,就在身边,就在心中。</h1> <h1>  现在,正值谷雨时节,风柔雨细,我每天都走进桑林,沐雨临风,看云飘过,听风吹过,感受暖风轻拂脸颊的惬意,欣赏自己栽培的桑果由青转红,由红变紫的成熟快乐,轻嗅桑果的幽幽清香,品尝酸酸甜甜的味道,觉得那桑葚颗颗是诗,粒粒是词,顿时有“殷红莫问何因染,桑果铺成满地诗“的感觉,心中充满了快意。</h1> <h1> 其实,生活从来都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枯燥无味,只要我们走向自然怀抱,欣赏田园风光,享受采摘乐趣,既为品尝那沁人心脾的桑葚味道,也为眼前的这一片绿色,更为心底里的那一泓绿意,就会感觉生活是多么的丰富多彩。</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