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们很多人都对当年参加知青赴北大荒四十周年庆祝活动印象深刻,这里除了规模较大,准备充分以外,更主要的是上海战友更热情。</h3><h3>自己现在回想起来也是记忆多多。</h3><h3>48团组织过30周年庆,后来又组织四十周年庆,我们的印象还是后者。我这里30周年庆活动仅留有各连的集体照15张。四连也仅存一张的印象。而四十周年庆祝活动留下的不仅是一千多张照片,更有整个活动中一个个难以忘怀的镜头。</h3><h3><br></h3> <p class="ql-block">电脑中翻出当年发出的活动通知,开启了我的记忆:</p><p class="ql-block">四连知青参加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十周年</p><p class="ql-block">上海联谊活动的安排</p><p class="ql-block"> 战友:欢迎你来到上海。你好!</p><p class="ql-block">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筹备,纪念知青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48团四十周年上海联谊活动将如期进行,你们在上海的具体活动安排如下:</p><p class="ql-block">(一)48团联谊活动大会於2008年5月10日下午在上海浦东西营路86号上海鲜都港大酒店隆重举行(近卢浦大桥及打浦路隧道浦东段)下午2:00签到并同时领取座位卡及知青生活汇编光盘一张与4连知青通讯录一本。住宏圣假日酒店(宛平南路483号)的战友在酒店门口统一专车前往。</p><p class="ql-block">(二)5月11日会务组安排上海一日游活动,上午参观东海大桥,下午游览上海老城皇庙。参加一日游的同志於5月11日上午7:00在静安公园门口(南京西路大门)集合上车,7:15分出发。住宏圣假日酒店的战友在酒店门口统一专车前往。</p><p class="ql-block">(三)5月11日晚6:00,四连接待组在徐汇区龙华旅游城绍兴饭店龙华店举行上海知青欢迎外省市来沪参加上海联谊活动,四连战友。住宏圣假日酒店的战友在酒店门口统一专车前往。</p><p class="ql-block">(四)考虑到外省市战友来沪相聚一次不易,决定在5月12-13二天接待组安排外省市4连知青战友赴苏州杭州二日游。参加二日游的战友在酒店门口集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p><p class="ql-block">(五)四连接待组安排四十周年的集体活动如上四项,若你对此次活动有什么建议与要求,个人在上海期间想会那些战友或想到何处等,何时返回,购买回程车票等事宜均可及时与接待人员联系。或可直接与接待组秘书兼财务应文英联系(电话:13621684369)。</p><p class="ql-block">接待组成员:</p><p class="ql-block">张佐铭 13901787634 </p><p class="ql-block">王琪明 13701759108 </p><p class="ql-block">石文华 13901650520 </p><p class="ql-block">凌宏德 13621606463 </p><p class="ql-block">潘维新 13641703119 </p><p class="ql-block">凌志明 13901805736 </p><p class="ql-block">赵启敏13701945591 </p><p class="ql-block">赵素贞 13801939542</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知青上海联谊活动4连接待组</p><p class="ql-block"> 2008年4月30日</p> <p class="ql-block">为了当年的活动,我们四连提前三个月就专门组织了一个接待小组,研究如何把四连的四十周年庆祝活动搞出特色。这虽然只是一个活动,但要让参加活动的战友以后久久不忘。</p><p class="ql-block">活动的结果:我们做到了!我感觉后来五十周年活动的响应就证明了这一点。如果说参加四十周年庆祝活动非沪战友是北京5人,齐齐哈尔等9人,加王凤武2人共16人。后来参加五十周年庆活动有23人。很多非沪战友在我们的微信群中看到四连活动筹备小组贴出的活动通知,群里一下子就热闹了。</p><p class="ql-block">2008年四十周年活动四连参加人数是55人,参加五十周年活动的人数将超过60人。</p> <h3>在能留下珍贵记忆的地方,签名留影是好多人的选择。</h3> <h3>接待小组秘书应文英正忙着来宾的签到及材料的发放工作。</h3> <h3>接待小组的赵启敏也帮着接待。</h3> <h3>组织方请来了当年的48团沙团长。</h3> <h3>当年的战友参加了一个又一个的表演。</h3> <h3>在活动中专门有一档节目,把那么多战友签名的大幅纪念品收起来,要专门送到九三博物馆去,这是非常郑重其事的。后来我们第四次回北大荒探亲(取烈士高蔚斐骨灰)时,特意到博物馆里,未曾找到。</h3> <h3>很多战友都不错过这机会,拍下珍贵的场景。</h3> <h3>这照片中我数一数共51人,实际上那天参加活动的有56人。看看谁去了而没有拍到集体照呢?</h3> <h3>门前的台阶不错,是个拍集体照的好地方。</h3> <h3>他们三人当年均在养猪场。</h3> <h3>难得相聚,干一杯!</h3> <h3>不过瘾,在大厅里再一块儿拍几张。</h3> <h3>老连长与老团长交谈正欢</h3> <h3>第二天5月11日,我们组织非沪战友参加上海一日游活动,接待小组潘维新,应文英负责。</h3> <h3>八万人体育场。</h3> <h3>徐家汇</h3> <h3>东方明珠</h3> <h3>老城隍庙</h3> <h3>5月11日晚在龙华绍兴酒店,四连自己组织聚会。参加人数49人。</h3> <h3><font color="#010101">还是相互合影留念。</font></h3> <h3>老连长的形象。还像当年开大会,布置任务,提要求。</h3> <h3>我们的头,</h3><div>兴致上来,</div><div>站上椅子,</div><div>形象放光。</div> <p>潘维新:我们永远的纪念。那时每逢聚会,甚至48团的各项活动,都要叫上他。他也乐意,抢拍各种精彩的镜头,留下了我们美好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照相拍得越来越好,大家称他为摄影大师。但他于2017年3月19日却永远离开了我们。</p> <p>高朴翰:烈士高蔚斐(五十周年活动时,我们将去祭奠她)的妹妹。她的形象止于2010年我们的照片中。当我们组织2011年度四连聚会,联系她时,得到信息,她已于2011年的1月14日去世。不幸的是,我们到当年底要聚会时才知悉。就在那次聚会,我们四连的联络团队(这个团队就是四十周年庆祝活动后延续下来的)作出决定,:团队成员要分工负责各自的对象,经常联系沟通,关心了解。防止高朴翰情况再次出现。</p> <h3>来个特写</h3> <h3>第三天,我们组织非沪战友苏杭二日游活动。仍由摄影大师潘维新带队,到杭州后石文华加入。</h3> <h3>全体:北京5人(少谢小叶)</h3><h3>齐齐哈尔等9人</h3><h3>王凤武2人加石文华</h3><h3>共17人。</h3> <h3>老连长夫妇</h3> <h3>李迎健陈炳新夫妇</h3> <h3>王雁荣姚玉才夫妇</h3> <h3>王殿华范成文夫妇</h3> <h3>王殿华兴奋之余,吹起了拿手的笛子。</h3> <p>四连四十周年庆祝活动圆满结束。回过头来总结那次活动,也很有意思:</p><p>1.为筹备那次活动专门成立接待小组,前后三个月准备,各人分工负责,有条不紊。我们现在的联系人小组就是那次活动的产物。</p><p>2.为丰富活动内容,我们不仅自己,还配合团部宋健雄,寻找收集了不少诸如青春时期的老照片等,既激发了大家的回忆,又充实了自己的“库存”。我就是在那次活动后搞了一个“黑土地情结”。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当时的版本只能在电脑上看,现在可以进微信,随时翻翻。这次准备对“黑土地情结”再丰富充实完善。</p><p>3.当时搞的纪念品是一本通讯录,为了这本通讯录,也是一个个联系,落实通讯方式。这次五十周年活动也将有纪念品,具体什么东西,届时揭晓。</p><p>4.邀请非沪战友形式:为了让更多战友参加,我们提出,全资承担老连长夫妇出行费用,对其他各地战友,我们则承担在沪期间活动的全部费用。这次五十周年庆活动,考虑到年代不一样了,非沪战友须承担部分费用。</p><p><br></p> <h3>回往四十周年庆祝活动难忘。</h3><h3>祝愿五十周年庆祝活动圆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