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听了曾琦教授的知识结构化和知识迁移化之后,我先谈了知识如何结构化,这个在我的《赵括的悲剧》里做了阐述,现在我对知识如何迁移谈谈自己的看法,分享给大家。</h3> <h3>学习七年级的《中国古代史》,我们如何才能把这些知识迁移呢?便于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活学活用呢?我先从如何做一个好校长开始,结合历史知识,让学生总结出当好校长的方法来。学生看到这个问题,可能一头雾水,不知所措。因此,我先对他们进行了引导。</h3> <h3>我让先学生阅读关于汉文帝、汉景帝、唐太宗等名君平时的衣食住行等知识。孩子们说,有的勤俭节约,有的广开言路。做为一个好皇帝尚且如此,那么当一个好校长是不是如此呢?孩子们当然异口同声地说:“应该如此”。我又说:“通过刚才学习几位帝王的所做所为,我们要当个好校长,必须首先要树立个人的良好形象,经营自己的个人魅力。”我又说:“学习历史有用吗?”学生们回答说:“有用,学历史不仅可以当个好校长,还可以当个好大官”。我们学历史不光是记呀,背呀,更要学以致用。</h3> <h3>再让学生阅读秦朝、唐朝、宋朝的政治制度,阅读完后,这些东西学生们都很容易回答上。我发现,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政治制度,这是为什么呢?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制度,不同的国家应该有不同的制度(比如中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样,不同的学校应该有不同的特色,不能生搬硬套,机械操作,这样的制度才能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因为每个学校的人才不同,文化不同,能够调动每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的制度才是好制度,因此,各学校的制度应该有所不同。同学们,因地制宜,建立好制度才是当好校长的难点啊。</h3> <h3>同样,当一个好校长,要有一个宽广的胸怀。让不同类型的人才为自己出谋划策。不能以个人喜好,重用某些人,不重用某些人,人才得不到重用。你的校长也坐不稳,这些人才得不到重用,肯定会捣乱,而且捣乱的水平肯定比一般人要强。你说你的校长能坐稳吗?我们现在来看一看历史上的曹操与唐太宗是如何重用人才的,对我们当好校长又何启发?</h3> <h3>西汉初年,以黄老之术治国,汉武帝以儒术治国。治国,让那些好的制度让人才执行下去不就好了吗?为何要推行文化呢?很简单,文化是一个无形的指挥棒,它指导人们应该做啥,不应该做啥,它是一种温和的管理方法,而且还很有效,不易引起冲突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冲突。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发现,当一个好校长,校园文化很重要,比你天天说老师们应该做啥,不应该做啥更有效,校园文化温和且有效的管理模式,不论是对学生对教师都很有用。</h3> <h3>通过这样的迁移,学生真正体会出学历史的重要性,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应用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避免惰性知识对学生的毒害。当然,我对历史如何迁移,总结的要比这些多,由于时间的问题,我就不再啰嗦了,我们以后见。</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 ">张湾中心学校</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 ">2018年4月17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