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为我们养老

开达

<h1>山里四月的阳光灿烂而温暖。<br>白色的七里香散发出熟悉的沁人肺腑的气息,映山红鲜艳欲滴甜蜜的香味让嗡嗡的蜜蜂留连往返,扁竹叶透明的鸢尾花向着天穹无拘无束地生长,桐子花避开了寒潮将雪白粉红的花朵撒得漫山遍野……<br>房前屋后的地里种着土豆,青绿的土豆苗正随风起舞。<br>这里就是山,开门见山。四山苍翠葱笼,春风已经将大山的每一寸土地染绿。<br>这里是大巴山往下延伸的山脉,海拨1000米,离县城50公里。<br>我的一个亲戚就住在这里,我们叫她大姨。</h1> <h1>虽然提前给她住在城里带孙子的儿子打了电话,但她仍然不知道会有人来拜访。<br>我们到了才听到沟对面一个婆婆在喊大姨,大姨耳背没听见。我们就代大姨应答。她说,儿子打电话没接,她打电话也没接。我们说她没听见手机响,她说有客人来家,我们说,到了,我们就是。</h1> <h1>昨天刚下过雨,大姨从山上回来时,胶鞋上满是稀泥,见来了客人,高兴得就要煮饭。<br>大姨80岁,老伴走十多年了,一个人住在这里。<br>女儿“打发”了,就是别一家人。儿子先在外打工,后来孙子也打工,孙子结婚后将孩子(重孙)留给儿子,儿子倾其所有在县城买了一套旧房,让孙子能够告别大山,在县城接受更好的教育。夫妻俩边打零工,边就守住在县城读书的孙子。<br>大姨说城里住不惯,选择了留在大山里自食其力。<br>她自己喂猪、喂鸡,种粮种菜。但是,这里只是山地,没有田,而且地里只适合生长不值钱的土豆、包谷、红苕。这里离场镇远也卖不成钱,只能喂猪。庄稼卖不出钱,自己吃的米还得花钱去买,我真不知道她的钱从哪里来。<br>到今年,她还能种庄稼,但是,明年估计就不行了。因为她从山上回来时,手里柱了一根竹杆做拐杖。<br>但是,电视机、电灯需要钱,手机需要钱,买米需要钱,衣服、裤子、鞋子、帽子需要钱,更重要的是疾病更需要钱……</h1> <h1>到大姨家时我们与沟对面的婆婆对了话,我们到大姨家房前的山上游走时,大姨旁边屋的一位婆婆出来打了招呼,吃饭时新修砖房的婆婆端着碗来打招呼。<br>大姨住的这面坡有五座房,一座新建的砖房,一座大姨的土墙房,还有一座是大姨家已经垮塌的原来的土墙房,一座是新修砖房这家人的正垮塌的土墙房,还有一家也在垮塌的土墙房。五座房子里住了三个人,三个留守的婆婆。加上沟对面的婆婆,这面山上住了4个老人。<br></h1> <h1>我没能听到另外三个婆婆的故事,但是却听一个姐姐讲她妈临走时的故事:因为她两夫妻在北京打工,就寄钱给弟弟让他照顾瞎眼的老妈。弟弟也要干活,外出了就给老妈床头放几瓶矿泉水,几个面包……<br>今天看了一句话:有些人光是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br>婆婆(爷爷)们都老了,谁来为他们养老?</h1> <h1>走时,大姨送到房边说,不送了。<br>太阳刚刚走过头顶,阳光热辣起来。<br>布谷鸟“快快播谷”的大声疾呼在空空荡荡的群山回响……</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