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银川回中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教科研课暨党员示范“三人行”活动展示

A

<p class="ql-block">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瞬之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100年的风风雨雨。回首100年的风雨历程,可以这样说,过去的100年是我党披荆斩棘、开拓进取的100年,是风雨兼程、成就辉煌的10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党员风采</b></p> <p class="ql-block">  冯世秀,优秀党员,毕业于宁夏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2002年,获得银川市级骨干教师,自治区级骨干教师;2006年在音乐学科第二届优质课评选暨第一届有效教学方法电视展播活动中,被评为二等奖;2009年,在"兴庆区歌唱祖国红歌赛"中,荣获一等奖,2010年在全区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16年,在第三十一届宁夏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优秀辅导员"的称号;多次带领学生参加比赛,并获取了优异成绩。</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教师风采</b></font></h1><h3> 赵双林,银川市回民中学音乐教师,中教一级。中国音协全国考级评委,宁夏音乐家协会理事,宁夏电子琴协会副秘书长。多次参加银川市和自治区教育系统教师技能和论文评比一等奖。近些年经常参加各级音乐教师招聘工作。多次担任各级教师教学技能及课堂评比评委。</h3> <p class="ql-block"> 马紫薇,中学教师,毕业于宁夏大学音乐学院。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银川市回民中学。曾获得全国钢琴考级大赛优秀奖,并多次带领学校舞蹈队比赛获兴庆区一等奖,银川市二等奖。思想积极,要求进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任教以来,曾参加银川市推进课堂变革,荣获银川市二等奖,参加人教杯空中课堂录制,获自治区一等奖。以良好的师德形象,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广大师生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做课篇</b></h1><p class="ql-block"> 承担这次这做课的是赵双林老师,他做课内容是《蓝花花》,幽默风趣的课堂教学风格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相融合,使课堂氛围生动活泼,学生积极性充分被调动,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体,用优美高雅的音乐和丰富的肢体语言感染着学生,让学生融入课堂融入音乐,带着学生们在音乐中翱翔,因此获得了很多荣誉称号,教研成果也是硕果累累,多年担任音乐组组长,带着音乐组奋力向前。这节课他把视频与音乐相结合,通过聆听的方式,让同学们感受管弦乐曲的魅力,让学生轻声哼唱乐曲主旋律,来提高对作品的认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来带动学习的模式,激励了学生学好音乐的积极性。其中有一些不擅长唱歌的学生,在赵老师的正确引导下,最后能将整首乐曲完整哼唱下来,教师的正确引导释放了学生内在潜能,使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展现和释放学习能力的平台。通过用希沃助手录像功能,录制学生课堂上唱歌时的视频,并放给学生学生观看,让学生自己发现歌唱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做到了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最后,教师请我校音乐老师冯世秀演唱红歌《东方红》,来感受红歌的魅力。这一课,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让学生知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教学课堂,学生认真听课的表情、渴望获取知识的眼神,是老师最大的动力</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磨课篇</h1><p class="ql-block"> 赵老师讲授的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蓝花花》管弦乐曲。这是第一次磨课。</p> <p class="ql-block">这是第二次磨课,针对上次磨课中存在的问题,音乐组教师进行研讨</p> <p class="ql-block">冯世秀老师和宗小萍老师还有马紫薇老师分别提出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教学探究。</p> <p class="ql-block">第三次磨课,学生陶醉于《蓝花花》管弦乐曲音乐中。</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说课篇</b></h1><p class="ql-block"> 马紫薇老师承担的是说课环节,他从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两方面进行分析。</p><p class="ql-block"> 一、授课对象:欣赏本首乐曲的对象是初中一年级学生。知识面还比较窄,虽思维比较活跃想象力丰富,但接触的新事物较少。根据他们这一特征应该制作视频较多的多媒体课件。多用视频来打动他们,从而体现音乐的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同学们积极回答问题,并了解该曲的知识点,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赵老师则多采用音频的形式,稍微有些单调。</p><p class="ql-block"> 二、教学目标设计</p><p class="ql-block">1、赵老师这节课通过对管弦乐曲《蓝花花》,并哼唱陕北民歌《蓝花花》,学习信天游</p><p class="ql-block">2、在对比聆听中,体会乐曲运用不同的音色和旋律变化描述故事,并大胆地说出自己联想到的故事情节。</p><p class="ql-block"> 马老师认为《蓝花花》这节课主要为了进一步确立中华优秀传统音乐在学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所以应该更侧重于向学生介绍感受蓝花花的意境,激发了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兴趣。</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评课篇</b></h1><p class="ql-block"> 冯老师担任的是评课环节,他从以下五个核心价值观分析了这堂课:</p><p class="ql-block"> 赵老师的这节课,充分显示了教师的高艺术素养,教态大方亲切自然,教师弹奏技巧娴熟,教学目标明确,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整堂课中,学生多次哼唱《蓝花花》陕北民歌,直到最后学生掌握了蓝花花的主题旋律,不足的地方是学生对乐曲分析做的不够透彻,没有诠释管弦乐的真正含义,所以在乐曲的知识点上还要进一步加强分析,更为完善。</p><p class="ql-block"> 赵老师敏锐的教学认知意识和敬业、严谨的工作态度让我们为之感动,也值得我们学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课后,李慈秀主任也提出了宝贵建议,李慈秀主任认为以美育为主,加深音乐层次,分段来欣赏,让学生更加能够体会到《蓝花花》的意境,多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p> <h3>  虽然音乐组三人行活动结束了,但是我们音乐组收获了很多,一位教师做课,其他教师帮忙研究探讨的热情,这种凝聚力使我们音乐组更加团结。我们虽然是小学科,但是我们以严谨的教学态度,钻研着教学,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知识,使学生更加快乐。未来的道路还很长,我们会继续努力。</h3> <p class="ql-block">编辑:马紫薇</p><p class="ql-block">校队:李慈秀</p><p class="ql-block">审核:牛海军</p>

学生

音乐

蓝花

教师

教学

课堂

银川市

赵老师

磨课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