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

过年了(刘友萍)

<h3>要,要,要,切特闹,煎饼果子来一套;</h3><h3>来一套,我都要,我说鸡蛋,你说要;</h3><h3>鸡蛋、鸡蛋,我都要,要、要;</h3><h3>鸡蛋、鸡蛋、鸡蛋,要、要、要要要;</h3><h3>一要要了一大套,你说可笑不可笑。</h3><h3> 二十一个月大的孙女,自言自语的把这首不知名的顺口溜,按节奏完整的说了出来。奶奶一把抱起了可爱的小人儿,额头顶在了小不点的额头上,忍不住的嘟囔着“你个小丫头,跟谁学的”。</h3> <h1><ul><li style="text-align: left;">快乐可爱的小丫头,开朗活泼好动,给了全家无限的快乐。</li><li style="text-align: left;">这么大的人,已经有了自己的主意,也有时间观念。在她的意识里,妈妈是要上班挣钱的,要不然,就没有钱买棒棒糖和好吃的了。</li><li style="text-align: left;">每天早上十点半以后,她都要提议“奶奶,咱们去看看表吧”,“老狼老狼几点了,团团的妈妈快回来,老狼老狼十二点,团团的妈妈就要回来了,了、了、了了……”。<br></li><li style="text-align: left;">“爸爸不要和妈妈说话,爸爸你再去买个妈妈吧”,霸道的小人看到爸爸妈妈聊天,把爸爸推到了一边。</li><li style="text-align: left;">妈妈是她看着表“盼”回来的,是属于她的,谁跟妈妈说话都要和她商量,要不然她就故意的哼哼唧唧闹着不让安静。</li></ul></h1><h3></h3> <h1>她主宰着活动,当她问“我们还干什么呢”,才可以进行下一项活动。否则,她会跑的远远的,皱着眉头看着你。<br>“你是不是故意闹奶奶啊?”“嗯”!也不知道她懂不懂“故意”这个词的含义,只是忙不迭的点头。<br>要吃糖果了,在一堆好吃的东西里挑来捡去,寻找自己满意的东西。<br>“这个好吃,给爷爷一个,奶奶一个,爸爸吃这个,妈妈吃这个,这个留给哥哥”。<br>“拍拍坐,吃果果<br>你一个,我一个<br>剩下一个给哥哥<br>哥哥回来吃果果<br>吃了果果夸团团<br>团团是个好妹妹”<br>大方开朗的性格,赢得了更多的赞扬。<br>到超市了,宝宝想要点什么呢?<br>“我要红的饮料,绿的果汁”。<br>“呀,现在天太凉,还不能喝果汁和饮料,咱们换个棒棒糖吧?”<br>“好,那就一个红色的,一个绿色的吧”。<br>不哭不闹的一切都在商量中进行了。</h1><h3></h3> <h1>“救命啊,救命啊”,正在床上和她在闹玩的奶奶让小丫头下了一大跳。<br>“团团怎么了?”奶奶关心的问到。<br>“小猪佩奇掉水里了”。哦呵,调皮的小丫头。<br>“那怎么办?”,奶奶问。<br>“咱们去看看小猪佩奇吧”。哈,想看电视了。<br>《小猪佩奇》是她目前唯一的电视节目,也是她的最爱,每次看《小猪佩奇》的时候,她都能争取多看一两节,奶奶真不知道这样做的对与错,只知道硬性关机的后果要自负。<br>“我们去给小红、小兰、小黄洗澡吧,你看他们身上多脏啊!”真感慨电视剧的感染力,模仿电视中洗澡以后的跳水坑是必不可少的节目。<br>“我要爷爷,不要奶奶”,自从听到“奶奶没有劲,爷爷有劲”以后,小丫头就很少找奶奶玩了,出门在外时奶奶说一声“我没有劲啊”,团团就不会让奶奶抱了。<br>吧唧,摔倒了,奶奶和爷爷不动声色的在旁边看着,“一不小心,一不注意,团团摔了个大马爬”,已经有了自己爬起来经验的人,现在也不需要任何帮助了。</h1><h3></h3> <h1>白日“不依山尽”<br>黄河“不依海流”<br>欲穷“不知道”<br>更上“也是不知道”<br>“那你知道啥”?“还是不知道”!<br>淘气包让你忍禁不住的在肚子里笑出了声。<br>“团团,不可以这样”,“不团团”。<br>“不团团,那是谁呢?小丫头吗?”奶奶明白孙女的意思,“不小丫头”。<br>“不小丫头,那又是谁呢?小公主吗?”,“不小公主”。<br>“不小公主,那就小猴子吧”,“不小猴子”。<br>“那是谁呢?”,“滑滑梯”!<br>“什么?你叫滑滑梯?”“嗯”!小不点又开始点头了。<br>“可叫你笑死了,怎么改名叫滑滑梯了?”,“嗯,旋转滑滑梯”。<br>“哦,还是个旋转滑滑梯,你个猴丫头,洋相都让你出完了”。<br>听到这句话,你再看她,睁一只眼閉一只眼,嘴角边出现个小酒窝,眼睛下角多余的酒窝也随着半边脸的活动一跳一跳的,一起向外表演着怪相和得意。</h1><h3></h3> <h1>看到大人们开心的笑容,她也跟着呵呵,听到大人们的笑声,她就喊“不许说话”,棒棒娃看到大人们都竖起了大拇指,自己也把两个大拇指对在一起,歪着头问奶奶“比棒棒娃还棒是什么呢?”,反应不过来的奶奶只好说:让我想想吧!</h1><h3></h3> <h1>晚上,哥哥放学回来了。<br>“这个麻花真好吃”,哥哥拿着大麻花一边吃一边说。<br>“哥哥,给我吃一点吧”,“好的,吃吧!”兄妹俩吃的津津有味。<br>不一会,一根麻花没有了。<br>“奶奶,我还要吃”,不过瘾的妹妹朝奶奶说。<br>“找哥哥要,我这里没有了”,奶奶答道。<br>“不要吃了。剩不多了,给爸爸留点,再吃爸爸就没有吃的了。”哥哥说。<br>“哼哼哼,我还要”,小妹妹发出了撒娇的声音。<br>“跳,去给妹妹拿一个吧,吃完了咱们再买”,奶奶的指示没有用,哥哥没有动。“想吃就自己动手去拿吧,没有人送到你手里的”。<br>得到这个答复,小妹妹又忙不迭地去拿了一个。咬一口,香香、甜甜、酥酥、脆脆,真好吃。<br>“给哥哥掰一点吧”,忍不住馋的哥哥朝妹妹要吃的了。<br>“嗯,不”,一边说一边扭动的身体,把麻花转向了另一边。<br>“给哥哥一点嘛,好东西要共享啊,要不然下次哥哥也不给你吃了”奶奶劝说到。<br>小妹妹仿否什么都没有听见,自管吃的满嘴掉渣,满脸开心,满心欢喜。<br>“让你不给我”,让馋虫勾引的实在忍受不了的哥哥一边说一边动手抢了起来。<br>“嗯,啊,呜呜”,二十一个半月的妹妹当然抢不过已经九岁的哥哥了。说时迟,动时快,哥哥也发出了同样的哭声。<br>“怎么回事?你抢了麻花,你哭什么”奶奶觉得有点奇怪。<br>“你看她,把我的眼皮抠烂了”,委曲的哥哥话还没有说完,妹妹的第二把又上去了。<br>又气又恼又疼的哥哥一把把快手的妹妹推倒在地上,“哇,呜呜呜”,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小妹妹吹开了高音喇叭。<br>“怎么了,怎么了,奶奶你在干什么?”正在做饭的爷爷从厨房探出了脑袋朝奶奶喊了起来。<br>“谁在打架?”,公平的妈妈从楼梯上下来了。<br>“怎么这么热闹?”,看手机的爸爸走了过来。<br>哭意已过妹妹坐在地上哼哼,满脸黑线的哥哥拿着一个折叠积木在打妹妹的屁股,奶奶笑眯眯的在旁边看光景。<br>哈哈,不打勤得,不打懒得,专打不长眼得。吃了亏得哥哥被抓了个正着,你说冤不冤?<br>哈哈,全家老少六个人开始了这次事件的是是非非……。</h1><h3></h3> <h1>转眼到了11月,小丫头已经两岁四个月了,语录和故事比比皆是,奶奶笨拙的手笔已经描写不了孙女可爱的灵动了。<br>看到爸爸穿新衣,“爸爸你真帅”。<br>见到下班回家的妈妈,跑上去搂住妈妈的脖子“我心爱的妈妈你终于回来了”。<br>哥哥作业没完成,妈妈训斥哥哥,她就去找小棍,拿过来问哥哥“你想挨打吗?”。<br>见到爸爸真要动手打哥哥了,就上前去推爸爸,“你走,你走”。“为什么推爸爸走啊?”,“我不愿意你打哥哥”。<br>早上见到爷爷,“爷爷你终于来了,我想死你了”。<br>晚上和爷爷奶奶再见,“爷爷奶奶拜拜,祝你们好运,明天见”,“你们走的时候一定要和我说再见啊,要不然我会生气的”。</h1><h3></h3><h1>小丫头的赞美词汇量一直伴随着她的成长。</h1> <h1>好奇、探索、发现,是孩子们的天性,爱好、勇敢、勤奋、坚强是人生的道路,健康、快乐、幸福,是人类追求的目标,祝愿我们每一个人都兴趣不减,情趣盎然,乐趣无限。</h1><h3></h3> <h1>孩子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是百年小树的幼苗,我们就是他们的山,是他们的海,是他们力量的源泉,是他们知识的根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品行需要我们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br>祝愿我们小朋友快乐善良的故事,在勇敢、勤奋、坚强、快乐的温馨中永远发展,源源不断。</h1><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