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天是我们新疆骨干教师来到四川成都的第七天,回顾这一周的培训学习生活,内心感触颇多。各位老师在这次的学习中收获很多,不仅如此,大家在这里的日常生活也得到了很好的照顾,这些都与新疆师范大学和成都广播电视大学方面精心与细致的安排是分不开的。就我个人而言,是第一次来到四川成都,这座城市确实像广告词那样,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h3> <h3>这里不光有热情的人民,可口的美食,还有一批优秀的老师为我们进行授课,让我们在自身专业能力方面得以提升,这些都是非常难得的机会,而我也发觉每一位来自新疆的培训教师都很珍惜这次机会,都在努力的学习,认真的记录笔记,及时的与相关专家进行交流。在这里要感谢这次培训的主办方为大家所付出的一切,正是因为有你们,我们才能在这里安心的学习与生活。</h3> <h3>今天上午是来自成都树德中学的高级历史教师韩海林为大家带来关于《让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有效落地》的讲座。韩老师从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首先,是核心素养下试题的考察特点。在这部分中,韩老师就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如何进行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考察做了精炼概括的分析,在这里我们不难发现,高考是不可能存在单纯再现教材内容这一类的考法的,这里需要考生具备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即核心素养下教学的特点,也是第二方面的内容。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之下,我们的教学是需要具备以下特点的,分别是:概念性、情境性、问题性、开放性、整合性、迁移性和生成性七个方面。</h3> <h3>最后,韩老师为大家提供了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案例,是以鸦片战争一课为例的。这里的一些处理给我很大的启发。历史是什么?历史对于当事人和后世观察者而言,是一样的吗?我们在大多数时候都是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待历史,而并没有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下去看待历史,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老师应该避免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历史观,尽可能的给学生呈现客观的历史。</h3> <h3>下午是另一为来自成都市一线的教师为大家分享经验,田家炳中学的高级历史教师谢玉军。谢老师同大家分享的内容是《课堂是块自留地,精耕细作要效益》。谢老师提出在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做到三实,分别是实际、实用、实效。而且给大家提供了他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上三点的案例,不仅如此,他还为大家介绍了许多在日常教学中非常好用的微课制作软件和手机APP。正如上周为我们讲课的四川师范大学周雄俊副教授所说的:科技不能取代教师,但是用科技的教师却会取代不用科技的教师。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现代教师如果想让自身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必须要开发相关的多媒体资源。</h3><div><br></div> <h3>从明天开始,培训学员就要进到成都市的中学进行观摩学习,希望我们历史班的学员能够直观体验感悟到更多的优秀教学经验,能够更多的与成都市这边的教师进行更广泛的交流与学习。同时我们班的刘海燕老师要在成都的中学与这边的老师进行一场同课异构的汇报,在这里提前预祝刘老师的汇报课顺利完成,希望刘老师能够展现出新疆骨干教师的风采。最后再次感谢新疆师范大学和成都广播电视大学为这次培训所做的工作,感谢你们的幸勤付出,也感谢我们就班的领队漆老师。我们定会学有所思,学有所用,学有所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