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园林163</h3><h3>曾栩栾</h3><h3>02</h3><h3>第一个站点:隋唐城遗址植物园。</h3><h3>首先看到的就是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的门面,很大气,一种历史文化与现代技术的集合,显示出一种历史地位的久远。</h3> <h3>根据整个格局图和老师的部分讲解和网络的了解,我们可以得出这些结论:植物园整体布局采用"一轴"、"四区"、"六线"、"二十八园"的结构。</h3><h3>1."一轴"即洛阳新区中心轴;</h3><h3>2."四区"可以分为山水园区、经营服务区、精品园区和生产区;</h3><h3>3."六线"为6条10米宽道路及50米宽的里坊绿化带;</h3><h3>4."二十八园"是指28个植物专类园。</h3><h3><br /></h3><h3>平面格局图很明显的显现出环形和方形和结合和相互切割,印象最深刻是老师所说的这样的格局不一定就是好的,这只是因为古时候井字形的影响。同时我们应该多加练习湖的轮廓画法,到时候才能信手拈来</h3> <h3><b>园内功能分区</b></h3><h3>园内建设了千姿牡丹园、野趣水景园、木兰琼花园、万柳园、岩石园、百草园、梅园、竹园、海棠园、桂花园、芳香园等17个专类园区,20多个休闲娱乐广场。</h3><h3><br /></h3><h3>此处详细分享对千姿牡丹园和野趣水景园的感受。</h3> <h3><b>千姿牡丹园</b></h3><h3>刚好是牡丹花盛开的季节,有各式各样的牡丹,我觉得这是现代科技和文化的进步,尽可能的将多品种的牡丹成现在我们面前。</h3><h3>各种色彩的牡丹相互辉映,有一种姹紫嫣红的视感。但我发现牡丹园以外的牡丹有很大一部分已经凋谢,园区内的状态很好。这可能跟人工维护力度有关,这样显现的一个信息就是人工保护的普及面不够全面,好的保护仅限于园区内。</h3><h3> <br /></h3> <h3><b>野趣水景园</b></h3><h3>主要以睡莲科、蓼科、水鳖科、黑三棱科、泽泻科、莎草科、天南星科、香蒲科等水生植物为主。</h3><h3><br /></h3><h3>我在观察中则有发现浮萍,茨菇,力生草等等。</h3><h3>野趣水景园有各式各样的荷花,各式各样的花。水里有荷花和水生植物,岸上有各种野花,岸上河里相互搭配,有一种野花点缀水生植物的静态之美的感觉。</h3> <h3><b>各种设施的特点分析</b></h3> <h3>垃圾桶顶部采用黄和蓝,非常的吸引人的眼球,远处时会被吸引,走近时知道是垃圾桶,给人一种标志性的印象,当像扔垃圾时就会有目的性的寻找这两个颜色,个人认为颜色的使用合理,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h3> <h3>园内有很多类似这种工整又好看的提示牌,有很好的提示作用,对区域内的植物有一定的保护作用。</h3> <h3>园内这种长椅很普遍,但我找到一张上面有特别标识的:牡丹爱椅</h3><h3><br /></h3><h3>很具有牡丹特色,也表露了一种设计者对游览者的关爱。</h3> <h3>像这样的呼吁标识则是大方又得体</h3> <h3>公园入口处植物</h3> <h3>公园入口处就已经展现出多样性非常丰富的的园区植物,高低不同的搭配和前后不同的搭配,颜色的各式搭配,会有不同的小块区域,自形一个小整体却又不显突兀。</h3> <h3>水边植物</h3> <h3>看到的水边植物有很多,比如有金枝柳,水杉,沿阶草等等</h3> <h3><b>洛浦公园之分享</b></h3> <h3>洛浦公园非常的长,进入公园时的楼梯就已经体现浓浓的洛阳古代风格。</h3><h3>里面很多的设施都有洛阳文化和文字符号。</h3><h3>灯柱:上面都会有一些图腾一般的图案,没有显得突兀反而使灯柱更加具有观赏性,夜间行进时应该也会是一种不错的风景体验;</h3><h3>垃圾桶:上面会有 牡丹花的轮廓线形图案,垃圾桶的下部也是采用瓷砖,极具吸引力,而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标志在米白的背景中也是异常吸睛,远处一看就知道是垃圾桶,有很好的环保引导作用。</h3><h3>标示牌:黑黑的背景,也有牡丹花的线形轮廓图案,使标示牌美观,警示作用倍加力度。</h3><h3>厕所标识:上面有古人头像,可以说特色十足,就连上厕所也有一种愉悦的感受,只是水龙头有的是坏的,公共设施保护和维修不全面。</h3> <h3>洛浦公园对城市的影响:</h3><h3>洛浦公园与城市镶嵌,居民们茶余饭后都可以来此地散步或散心,甚至可以进行小跑进行健身,公园内浓厚的洛阳文化潜移默化的灌输到游览者的脑海里,对洛阳文化的宣传和传承有很大的帮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