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8年4月12日,周凌语文工作室于徐闻县梅溪实验学校进行语文学科知识讲座。</h3> <h3>与会人员为梅溪实验学校语文科组老师以及梅溪实验学校曾文锦校长、林日铭常务副校长。</h3> <h3>讲座的主讲人为周凌语文工作室主持人周凌。</h3> <h3>讲座的题目为《既要热闹,又要门道》</h3> <h3>讲座主要讲述四个方面的内容:什么是语文课;语文教学应该遵循的准则;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从文字进去,从心灵出来。</h3> <h3>语文不是政治,不以道德教化为目的;语文不是杂科,不以教导科学技艺为内容;语文不是文化课,不以艺术熏陶为重。</h3><h3>语文根本上是语言、文字、文学的课程。应以教导学生使用祖国文字为目的,应以教导语言文字、文学文章知识为内容,应以教学语言文字为重。</h3> <h3>语文教学第一准则是,国家课程标准。</h3><h3>国家教师应以国家课程标准为本。</h3><h3>语文课程标准更是直接规定了教学内容。</h3> <h3>语文教学第二准则:教材。</h3><div>现行语文教材都是由教育部督制,新版语文教材更是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制。教材将课程标准具象化、序列化,有利于我们科学遵照课标进行教学。</div><div>教材的编写者均是国内有名的语文专家。对于课本的编排有独到之处,领会编排用意更有利于教学。</div> <h3>教师是教材的直接使用者。</h3><h3>教师对教材的解读的深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h3> <h3>文本解读第一招:素读。</h3><h3>教给学生自己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理解。</h3> <h3>文本解读第二招:文体意识。</h3><h3>作者采用何种文体取决于他要表现的主题。因而文体是作者写作意图的直接体现。</h3><h3>教师应有文体意识,才能采用最能理解课文的教学手段,才能教给学生理解文章的阅读方法。</h3> <h3>文本解读第三招:研究文章布局。</h3><h3>文章学的基本常识:文章的重点在文章详写部分。文章详写部分即作者的写作意图所在。</h3> <h3>文本解读第四招:借助背景资料。</h3><h3>写作背景是理解作者、理解文章的一把钥匙。</h3> <h3>语文不是政治,不是杂科,不是文化课。</h3><h3>但语文教学同样达到德育、智育和美育的效果。</h3><h3>语文老师要谨守教导民族语言文字的本分,从文字进去,从心灵出来。</h3> <h3>对文本的解读是对文章内容主旨的把握,是德育、智育和美育的基石。</h3><h3>教导学生如何去解读文本,就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语文的知识,是语文教学的根本。</h3><h3>从文字进来,从心灵出去,语文教学就是将这两者融合。</h3> <h3>师者,唯有专业授业,方能传道解惑。</h3><h3>语文教师进行语文教学,不能只满足表面的热闹,更要展现出专业的门道。</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