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石子 …一个病例的思考

李军 山大一医院

<h3>小时候赤贫年代,对河岸边石子情有独衷,常常去捡,一粒一粒收起来,浸了水,在阳光下,闪烁着闪烁着,影子下斑斑点点,甚是开心…</h3><h3>大了,被书本浸湿了一点,读得也粗浅,仍然怀念童年那一粒粒石子,来得真实</h3> <h3>经常麻痹于所见,局限于"专业"中,在疾病呈现的万花筒式中,往往需要捡石子的精神,一粒粒捡,去欣赏,自得其乐</h3> <h3>前不久遇一发作性偏瘫患者,男性,88周岁,长期饮酒,日半斤,不吸烟,发作性失语、右半身无力10余天住院,最多日发作5~6次,症状相对刻板,严重时意识朦胧,右半身力弱,下身明显,持续半小时~半天,可认人,白天发作频繁</h3> <h3>鉴别①TlA</h3><h3>头MR DW未见梗死灶</h3><h3>心脏彩超、ECG、甚至心脏和脑血管造影,提示冠脉非常好(饮酒50余年,哈哈😄)脑血管也可以,至少未见明显狭窄。</h3><h3>每次时间很长,我们担心脑梗死,给了抗凝十氯吡格雷,无效,最长一次右下肢无力持续第2天,肌力完全恢复</h3><h3>TIA被pass</h3> <h3>②酒精性周围神经病,患者长期嗜酒如古龙,面如银盘,营养很好,无下肢深感觉问题,双下肢无病理征</h3><h3>单侧起病、发作性、无肢体疼痛、自然缓解、有时伴有右上肢及言语含糊,不能解释</h3><h3>×PaSS</h3> <h3>③酒精戒断综合征</h3><div>轻度戒断综合症表现为震颤,无力,出虚汗,胃肠道症状。有些人还会发生癫痫发作,但一般不会在短期内发作2次以上。会在几天内症状自然消失。</div><div>患者也尝试少量饮酒、症状未缓解,且发作频繁</div><div>×pass</div> <h3>梵高说他也发作过,临床上给予普通EEG临测未见异常(末做长程监测)</h3><h3>曾尝试服用左乙拉西坦1片,日三次无效</h3><h3>开始怀疑人生○👺</h3><h3>让患者先回家,双抗(不敢停怕瘫了)</h3><h3>随时电话☎️联系</h3> <h3>病人家属咱哥们😎🤓,老人回家仍弄些花花草草,每日仍少饮酒,仍发作,近日不注意摔倒致轻微骨裂😥家属再次交流病情,怎么办😱,我建议买得巴金1片,日二次,近期未回信,纠结中…</h3> <h3>今日告知,近10天未有发作,大喜</h3><h3>复习资料,复杂部分性癫痫发作,不知成立否</h3> <h3>TODD瘫痪</h3><div>此病是伦敦生理学家Robert Bentley Todd在1849年首先描述了该疾病,并以他的名字命名。Todd’s麻痹是一种发生在癫痫患者身上的神经系统的异常,即是在癫痫发生出现的短暂瘫痪。该瘫痪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全身的,但通常只发生在身体的一侧。它最常见于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以后,并在癫痫的发作过后,可能会持续几个小时或偶尔持续几天。</div><div>病因</div><div>该病因尚不明确,但是有两种假设。一种是损耗理论,即运动皮质的耗竭导致神经元的超极化的延长。其二是NMDA受体激活导致的短暂的运动纤维失活。由于瘫痪会很快消失,因此该病的治疗是对症和支持疗法。该病的预后与癫痫的程度有关。</div><div>鉴别诊断</div><div>该病的最显著的意义是和中风的鉴别诊断。在急性期,某些中风可以触发局限性癫痫发作。而如果Todd瘫痪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病人的神经系统的病情往往会被过高地估计,因而会导致诸如溶栓治疗错误的医疗措施。基于这样的原因,在中风的急性期出现的癫痫发作,溶栓疗法被普遍认为是一个相对的禁忌证,尤其是在血管影像学检查前,依然缺乏脑血管梗塞证据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对诊断没有明确的病例,禁用溶栓疗法。建议先采用抗癫痫,抗凝,扩血管,营养脑细胞,清除自由基,针灸等措施,同时,尽快做进一步的检查,比如,CT及MRI中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对脑缺血卒中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div> <h3>山西癫痫协会老师们,努力抗癫痫ing😄</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