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高考,“取经”在路上——济南学习总结

大音希声

<h3>2018年3月30日-4月22日,我们莒县一行六人很荣幸参加了山东华文基础教育研究与评价中心聘请教育部课标组专家在济南举办贯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培训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研讨会,此次会议的目的是为帮助广大教师全面把握新修订贯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认真学习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新变化、新要求,深入研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标准的教学实施策略与方法,不断增强课程组织实施的领导力和自觉性,把课程改革的新精神、新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去。全省共计3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两天的学习内容如下:<br></h3> <h3>一、教育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核心成员、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王俊菊教授做了《高中英语教育的新形势》的报告。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来了解高中英语教育的新形势。</h3> <h3>布鲁姆分类从下到上是一个从低到高形成学生能力的过程。</h3> <h3>王教授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从教育范式、语言观、语言学习观、教学方法、教学重心、内容与目标、教师角色、学生角色及考核评价方式等十个方面的转变带给我们多方面的思考,谈到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并对新课程标准从设计依据、设计思路、基本框架和重要突破四个方面进行了权威解读,同时为大家解读了新课程标准在十九大之后的最新变化,为全体参会教师提供了高屋建瓴的指导。</h3> <h3>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陈新忠老师做的《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分析》。陈老师从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为什么进行文本解读,如何进行文本解读以及案例分析四个方面进行了解读。通过案例,使原本高深的理论变得浅显易懂。</h3> <h3>首先,陈老师指出了当前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模式化、简单化、技能、浅层理解、角度单一和高阶思维缺乏。所谓技能,就是我们常做的阅读理解题,概括段意,获取关键信息等。浅层理解是指知识性的理解,明确文本的基本事实。角度单一指的是我们常常用成人思维来思考,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反思我们以前的阅读教学,确实存在这些问题。我们通常重知识,重技能,缺乏对于意义的理解。我们做到的仅仅是remember的层面,还达不到understand的层面。</h3> <h3>  其次,为什么进行文本解读?表层原因是语言的价值需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强调对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深层次原因包括:意义、深层次理解、生成性理解、课堂生成、认知水平和人文性。其中最最核心的部分是意义。</h3> <h3>不同的专家对于text的理解不同。戴荣军的观点是最详细的。我们应该根据体裁的不同,对语篇进行不同的挖掘。作者是用什么词来描述文本的情感态度的,这些动词或者形容词应该是平时词汇知识学习的重点,也要根据不同的文本来确定。</h3> <h3><font color="#010101">深入研读语篇,把握主题意义,挖掘其文化价值,分析文本特征和语言特点及其主题意义相关联,对教师做好教学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是教师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创设合理学习活动的重要前提。</font></h3>  <div>  </div><div> 第三,陈老师为大家讲解了如何进行文本解读。他从语篇、文体、语言、连贯和逻辑五个方面阐述。</div><div> 关于语篇,陈老师提出,老师对文本的理解程度也就决定了这堂课能够上到什么程度。这就对老师们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不断去研读文本,从意义的角度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新课标建议老师尝试回答三个基本问题:第一,语篇的主题和内容是什么?即 What 的问题;第二,语篇的深层含义是什么?即Why 的问题。第三,语篇具有什么样的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也就是作者为了恰当表达主题意义选择了什么样的文体形式、语篇结构和修辞手段?即How的问题。</div> <h3>一首有趣又发人深省的小诗,陈老师幽默而又有深度的诠释,值得我们好好思考。</h3> <h3>  关于语言,在我们平时教学过程中,我们过多的注重单词的用法或者枯燥的语法练习,忽略了语言的美感。陈老师举了一个例子: I put so much food in my mouth sometimes that it was hard to swallow. 按照我们平时的教学可能会去句子里面寻找考点,比如so that 的用法,由此区别such that 与so that 的区别。而陈老师用一张图片形象的表现出一个小孩子狼吞虎咽的形象。这恰恰是我们常常忽略的地方。<br></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样练习,后面两个句子并不是表达同样的意思,紧跟的写的后文就不同了。</font></h3> <h3>这是小学的一篇文本,老师的阅读处理方式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h3> <h3>  我们常常有一种担心,担心所教孩子太小或者水平较低,设计高阶层的问题,他们回答不了,因此从来不敢去尝试往深层次发展,然而越是保守,孩子们就愈加被束缚,永远突破不了自己。也许,我们试着开放一些,设计的层次高一些,或许孩子们能够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h3> <h3>田咏娱老师教学观摩课进行中</h3> <h3>李倩老师教学观摩课进行中</h3> <h3>田老师和李老师的两节示范课,都紧密联系新课程的指导方针和要求,在教学中注意设置情境化,并在情境化的教学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效果非常好,很值得我们学习。对我们参会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落实核心素养、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h3> <div>  短暂的两天的学习让人意犹未尽,两位专家精彩的讲座,以及两位老师的全英课堂、扎实的教学功底、灵活操作多媒体的能力,学生们流利的口语表达让我们不止一次的感到震撼。未来的英语教学之路还很长,我们将不断学习、一直提升、一路成长,为学校的英语教学尽最大的努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