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病人的情绪从何而来?鲜少人注意,家属的情绪也是关键

台湾长期照顾关怀协会

<h3>额叶是掌控一个人的性格、执行、计划等能力,另一部分可能影响病后情绪的就是原本的性格,某些人病前性格便是积极乐观,或许在中风之后可以在短时间就可以回复他的性格,努力的康复。然而,也有一部分,过去是负面情绪的人,病后更会让他一蹶不振,反之亦有可能。</h3> <h3>脑部受伤常会出现一些行为和情绪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会影响病患与照顾者的互动、康复等。然而这些问题从何而来?如何处理?便是很需要去探讨的问题。</h3><h3> <br /></h3><h3>人行为的一举一动,都由脑部所主导,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情绪反应,一旦脑部发生问题之后便有可能改变病患的情绪,特别是额叶(frontal lobe)。</h3><h3> <br /></h3><h3>它是掌控一个人的性格、执行、计划等能力,当这部分受损后可能便无法分辨何时该哭、何时该笑、该恐惧、该大胆,在婚礼中哭泣、或是在丧礼中嘻笑都有可能出现。</h3><h3> <br /></h3><h3>另一部分可能影响病后情绪的就是原本的性格,某些人病前性格便是积极乐观,或许在中风之后可以在短时间就可以回复他的性格,努力的康复。然而,也有一部分,过去是负面情绪的人,病后更会让他一蹶不振,反之亦有可能。</h3><h3> <br /></h3><h3>除了病人的问题,鲜少被人注意的,也是我觉得更为重要的是,家属也可能影响个案的情绪。</h3><h3> <br /></h3><h3>有些家人会觉得,病人中风都是自己造成的,特别是某些没有病史或是年轻人的中风,父母亲可能会归咎在自己身上,认为自己生他,没有生好,造成他中风;或是另一半会归咎在没有给个案好的生活、营养的食物等,自我怪罪的心态。</h3><h3> <br /></h3><h3>此时便开始过度保护个案,当康复训练时喊痛时,就不要做了;说话小声时,就让耳朵凑过去听,使得康复成效不佳的情形,经常发生。</h3><h3> <br /></h3> <h3>多年之后,当这个亏欠转成愤怒(亏欠的心态不会一直都有,但愤怒病人好不了的心态却会一直都存在),久而久之,耐心渐失,取而代之的是对病人的口语、肢体不恰的反应。</h3><h3> <br /></h3><h3>处在恐怖平衡的个案和照顾者,会因为一些生活上的琐事,积累已久的炸药就会被引燃,平时双方战战兢兢的过日子,都害怕触怒到对方,不敢要求对方一些事情,这样的日子也又是另外一个压力,紧绷的情绪也不会舒缓。</h3><h3> <br /></h3><h3>家属的情绪也有另一部分,来自于自己可能正值事业高峰。</h3><h3> <br /></h3><h3>因为照顾的需要,高达9成4的上班族曾经请假,根据104人力银行调查,更继续发现有两成四的家属,因为照顾问题而留职停薪-他们有可能是唯一的照顾者、或是因为他单身未婚,或是他的薪水最少,她是女性等原因,在不是心甘情愿之下离职,离职后原本有人还带着希望期待照顾几年后等病人恢复,再回职场,一年一年的过去,症状没有好转,一颗火热的心,也心死了。</h3><h3> <br /></h3><h3>也有些人在家人商议下被迫离职,即便病人家中有其他的孩子,因为照顾者是女儿或媳妇,虽然照顾最尽心,最清楚病患症状,找资料最积极。但唯一不能说话的也是她们。</h3><h3> <br /></h3><h3>除此之外,没有赚钱的人,说话最小声,是家中的弱势,在华人传统之下,也是照顾者心寒之处。这样照顾者的情绪要如何宣泄呢!</h3><h3> <br /></h3><h3>我始终认为家属其实也需要自我调适,不仅知道界线的拿捏,也要知道自己的期待与现实的落差如何调适,特别是被迫离开职场的心,照顾者不能发声,种种问题都有可能交互影响着病患的情绪。</h3><h3> <br /></h3> <h3>因此无论是病人或是家属都需要了解疾病对这个家庭所带来的&quot;影响&quot;是什么?并且能够相互体谅、信任与包容,能够自在地表达内心的想法和感受,让一些自责与不安的情绪能够得到舒缓。其次,家属也需要了解自己在照顾病人可能遇到的瓶颈与限制,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寻求社会资源和善用家庭或亲友间的支持系统,来维持家庭的正常功能。</h3><h3> <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