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轮 – 乱世与彼岸

M.G.Jack

<h3> 这几天,又把电影太平轮看了一次,不同于我还是个孩子时,第一次观影的感觉,这一次有着很多不同的感受。首先我其实从小就知道这艘有个东方Titanic(又译作铁达尼/泰坦尼克号)称号的太平轮的故事,作为Titanic电影与故事的铁粉,太平轮对我来说就陌生许多了,可能也是因为在战乱时代,沉了一艘船,死了一千多人也不算甚么稀奇的事情,但是我在听闻这个故事要拍成电影时还是很期待的。到了上映的日子,才发现原来这电影被分做上、下两集,为了个人不喜欢有悬念的感觉,所以特别等到第二部也上映之后,才把上、下两集一起一次看完。</h3> <h3> 在第一次观看的时候,首先第一个感觉是:<font color="#ed2308"><b>「谁拍的烂东西,船呢?」</b></font>,原来是我们都将本片作为一部船难电影的期待来观看,但是太平轮这部电影四个多小时的片长中,却花了超过三个小时,主角们都还没有登船,第一部更是几乎都没有描述到「太平轮」这艘船,我想当时先看了第一部的人应该会很崩溃吧!对那时候的我来说,好好的一部灾难电影,被拍成了战争片加上没有激情的爱情片。我想豆瓣上评分这么差大概也是大部分人都有跟我差不多的感受吧?</h3> <h3> 但是这一次再看的时候,感受却不一样了,一方面是现在的时空背景也不同了,当年的台湾,还称得上是太平盛世;当年的我,还称得上是个涉世未深的小孩子,很多事情都还没经历过;当年的电影,也是个被过度期待的商业片。从抗日战争,到国共内战(又称解放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原本的战友、邻居、从小长大的玩伴,一夕之间变成了敌人,而原本的敌人,又可能变成了战友(台籍日本兵),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俩国民党军在树林里巡逻,射中一只野兔正要烤来吃的时候遇到一解放军,从两把枪的对峙,一个刻意不流畅的画面切换,变成了三个人蹲在地上烤野兔吃,其中两个不同阵营的人还是同村的,让一方给母亲捎个口信。</h3> <h3> 看到这里不禁想到,我以前在离别宴时常常半开玩笑地挂在嘴边的话:</h3> <h3>通常大家都是一笑置之,<font color="#ff8a00">今日把酒言欢,怎么可能来日就变成敌人狭路相逢呢?</font>觉得我大概是杞人忧天、多虑了。不过历史上的确有这么一个故事,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因故流亡国外,到楚国受到楚庄王的礼遇,,为报答楚庄王的恩情,许诺将来若两国爆发战争,重耳会将晋军后撤九十里,果然后来发生战争,重耳也信守诺言,这也是成语退避三舍的典故。而我也从来不觉得这样的事情会离我们很遥远,毕竟<font color="#ff8a00">历史会重演,世局的演进有着一定的惯性</font>,所谓完全的创新是很困难的,因为新的人也背负着前人的枷锁,血液中流淌着他的民族一直以来生生世世延续的基因。</h3> <h3> 另一方面,本片也传达出许多的乱世之情,一个村口卖豆花的女孩,一路边逃难边寻找青梅竹马的情郎;一个历经战争而幸存的年轻士兵,因为一张为了冒领眷粮拍的全家福照片邂逅了穷困潦倒的姑娘。以前看的时候总觉得这是电影为了戏剧张力的故意安排,但是前几天,在一个意外下参加了一个和外国伙伴的聚会,在饭局中,不经意的和大家分享了我的故事。然而,不同于以往的是,他们对于两个分处于不同阵营的人,却能相识、相处感到意外。也许对大部分的人来说,七十年前发生过的悲剧,应该不会再发生了,但是身处其他国家、地区的人却可能不这么觉得,毕竟人总是会重蹈覆辙的。</h3> <h3> 我一直记得,在2013年12月11日的早上8点25分,台湾地区的防空警报突然想起,这并不是寻常的演习时间,照惯例防空演习必定是在下午一时三十分至二时整,而且会事先公告。那天早上我从床上惊醒,拿着随身背包准备去躲警报,但是发现街上其他人一点感觉都没有,上网查了下发现也没甚么消息,但也一直没有发布解除警报,直到新闻发布说是警报误响才松了一口气。事后政府对于此事也没有太多的评论,就一句误响会改进一语了之,但是我认为这却是一大警讯,误响的警报可要比事前公告演习的警报更要来的具有意义,对于没有事前通知演习的警报所有人和所有单位都应该当作是真实的警报,然而在大街上没有人躲避,没有警察指挥交通,而据我听闻的消息,当天国军的防炮部队,在听到警报的第一个反应不是所有人员去弹药库取枪、炮战备,而是打电话询问这警报是真是假。我事后写信给负责警报的内政部,得到一份官腔十足却没有实质内容的回信,我又写信给总统,又得到一份官腔十足,说会改进的回信。由此可见,现在的政府与人民,早已<font color="#ff8a00">忘却那些先烈们用鲜血告诫我们的惨痛教训</font>,还记得小时候偶尔听到防空警报,老师还会带着全班去躲警报,教我们要手掌遮眼,拇指摀耳,以防止爆炸时的强光和巨响灼伤眼精、震聋耳朵,然而现在新一代的孩子早就没见过什么是防空洞了。</h3> <h3> 很多人问我说:「你学的航空工程,有着满腔热血,战略、兵法又略懂略懂,为何不从军报国呢?」,想当年应届毕业的时候,我读了两小时书,考上义务役预备士官,但是并没有去报到。去年,我为了给自己的承诺,报考了情报机构,但是看到官腔十足的考题甚是傻眼,不过我至少尝试过了,也没有人能说我怎么不去试试了。也许这也是命运的安排吧?有人说,我在在太平盛世乃一凡夫,若遇乱世而能成枭雄。这话大概出自三国时期汝南许劭预言了曹操的一生:「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我觉得这前半句对了,我在盛世下的确没甚么特别或是过人之处,人之所见乃忧天之杞人罢了。然而说我是乱世枭雄我可就不同意了。古曰:「英雄者,多类于圣贤,皆心慕仁义,胸怀天下,可舍身取义,杀身成仁,为天下苍生谋福祉;枭雄者,多类于无情,顺我者生,逆我者亡」,我不敢说我是英雄,但要说无情之枭雄我倒也做不到。虽然凡人看似我冷血、对生死看得淡,但是其实我这人还是比较重情义的。说到这又回到本片的剧情了,在年轻士兵登上卡车离别时,仅有拍假照一面之缘的豆花姑娘对他喊道:「你要活着,别死」,这成了士兵在战场下活下去的动力。对一个胸怀天下、舍身取义、杀身成仁的英雄来说,这大概是他的软肋吧?即使奋战死守的将军在溃军之际,心念的还是那个她。</h3> <h3> 前几天美、英、法联军对叙利亚空袭,许多人觉得这离我们好远,中东本来就在战乱之中了啊!总统还发了声明支持联军的行动,这边不论两阵营谁出师有名,就说天灾与战乱真的离我们很远吗?要1960年代,阿富汗也是一个自由之乡,人民安居乐业,但是战乱就这么来了。老一辈的人经历过战乱,有些人忘记了,有些人却没忘,我祖母就是其中一个,她总是用方言说着:「要乱了喔」,腰间缠着准备逃难用的钱财,前阵子路过农会,又买了一大麻带的米,分装给子孙,大家拿到都是各种傻眼,什么年代了还有人送米的。但是这也显示了现代都市人对粮食的轻视,也许因为政策考虑,也许因为缺水问题,政府鼓励农田休耕,万亩良田上开满了各色的花朵,再加上地方政府的经费进行装饰,成了假日人们休闲拍照的景点,但是大家却忘了生存最重要的粮食,导致全岛只有30%左右的粮食自给率,而家家户户自己本身的存粮比率就更低了。在在粮食自给率低,能源自给率极低的状况之下,如果全岛断电一周,家家户户还有多少粮食可供食用?还记得二月光一个面纸要涨价的假消息,都可以让全岛抢购到大缺货,如果今天是人们赖以维生的粮食,情况又会如何?电影中豆花姑娘买的一块面包,在半路就被路人抢食殆尽、只能在港边捡烂苹果吃的剧情,绝不夸张。</h3> <h3> 至于乱世与爱情,我认为,经历过乱世的爱情,可真是真感情。明朝儒家经典《增广贤文》便说过:「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卖豆花的姑娘的专情,在乱世时方能展现,尽管闺密劝她乱世时谁跟谁认真呢!她还是始终如一的一路追到了台湾。七十年被迫分开的那些恋人,有人真等了三四十年,幸运的人等到了相逢的一刻;运气差一点的人,还能在坟前上炷香;而大多数人则早已寻无踪迹,或是早已移情别恋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