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组第一次集体备课《夜色》

哈雷啊

<h3>4月9日中午,一年级语文组的老师们集中小教室进行了第一次备课。主备老师李慧鑫向同事们分发了《夜色》的教案,讲述了自己对于这篇课文的理解,以及教学的设计。老师们就教学设计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大家达成了共识:一年级课堂教学中识字最困难。实际教学中,老师们都遇到这个问题:一篇课文识字量大,教学效率低。于是,本次活动,我们着重于呈现识字教学的策略和有效性。</h3> <h3>4月11日,李慧鑫老师将修改后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课堂呈现。识字部分,李老师选择随文识字,重点教学第一段的生字,减少识字的量。识字教学中,呈现了多种策略:1.常用字“勇、敢”,扩词,读文中多次复现。2.“胆”,关注部首“肉月”,引出人体有关的词汇,了解部首的表意特征。3.“窗、乱”,通过讲解字理,化字为图,识记字形,了解字义,并积累相关联的词组。4.“往、外”形近字细分:“主—住—往”,“处— 外”。</h3> <h3>老师们认真听课,细致地记录课堂过程。</h3> <h3>老师们认真听课,细致记录课堂过程。</h3> <h3>课后,老师们集中小教室进行评课,就课堂呈现进行探讨。首先肯定了李慧鑫老师的认真态度,为了本次活动用心备课,识字教学充分运用了各种策略,特别是字理识字,讲解字理如同讲故事,很有趣味。同时,大家也指出了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建议,大家都受益良多。</h3> <h3>最后,老师们就识字教学进行了积极的讨论,总结讨论如下:1.重视生字读音的准确性,前后鼻音、平翘舌音要强调,及时正音。2.识字策略要求多求变,还要与生活相联结。汉字的出现本身就是生活生产的需要。3.重视课后的识字,多读课外书,留心周边环境中出现的字词。</h3> <h3>推荐阅读:流沙河《白鱼解字》</h3> <h3>推荐网站:象形字典</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