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师恩之情 忆水墨徽州

一抹阳光i

<h3>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到了和徽州招手说“再见”的时候了。依旧是蒙蒙细雨,依旧是莘莘学子,然而今天的雨却是带着一丝留恋和凄凉。上高铁前,雨还是下着,他们也是舍不得我们在和我们在为我们的离别而哭泣吧?</h3> <h3>我们在体验园艺中懂得团结,懂得了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我们在雕刻徽研中懂得细心,我们在歙县大雨中懂得互帮互助。</h3> <h3>这次研学,我们收获了很多知识。如文房四宝的制作工艺,徽商的兴衰等。</h3><div>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徽墨的制作过程。徽墨素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而这些美誉的背后花费了多少时间多少精力,又有谁去真正了解呢。大家只知道徽墨好,谁又想到这些制墨工人又有多辛苦多劳累呢。</div><div>徽墨的制作工艺非常讲究,传统的制墨程序,有配料、做墨、修墨、晾墨、描金等十一道工序。而现代的墨以松烟、桐油烟、漆烟、胶为主要原料,所以整个生产过程便分为:点烟、和胶、制墨、晾墨、修墨、填彩、包装、墨模制作这八道工序。除了这些,再看看工作环境,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臭猪胶味儿,而这些事情又有多少人了解和知晓呢。 这些制墨工人是伟大的,我们理应为他们鼓掌👏喝彩!</div> <h3>我感谢我们的班主任,导游,讲解员们。他们每天为我们付出很多,晚上为我们定第二天的早铃,早起给我们打电话,叫我们起床,中午带我们去吃饭,晚上又去吃饭。每一天老师们都不辞辛苦的付出着,他们最早起,最晚睡。有的老师晚上11点多了还在巡视,只为了我们的安全考虑着。我想对老师说“在我迷茫的人生道路上是您做我的了的引路人;在我跌跌碰碰的人生道路中是您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是您给了我一双强有力的翅膀,让我在知识的世界里遨游!”</h3> <h3>还有五天一直陪伴着我的同学们,他们很热心肠! 在高铁上主动帮我们女生放行李,下雨的时候,主动在车门处为我们打伞,互相提醒着要求和注意事项,吃饭的时候也让我们女生先盛饭。初一八班时光不老,我们不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