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镇之王江泾

米子杂记

<h3>  王江泾镇地处江苏、浙江两省的交界处,位于上海、杭州、太湖三大经济圈交汇点,南与嘉兴市区相连,北与江苏盛泽一桥相通,是浙北通往苏南的重要门户。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王江泾旧名闻川,成市于宋。长虹桥西堍沿河岸北行五十米许就是闻名遐迩的一宿庵,再朝北走四五百米光景,一过上南落北的闻店桥,向西一拐弯,就到了始于明代的一里街。《方舆纪要》卷91嘉兴县:“相传以王、江二姓居此而名,今为运河所经,曰王江泾市。”以傍运河,为往来冲要之地。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胡宗宪大破倭寇于此。清嘉兴府同知驻此。</h3> <h3>  中国大运河位于中国中东部,见证了漕运的形成、发展、衰落的过程,是世界上延续使用时间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运河。江南运河位于中国大运河的南段,北起江苏镇江,南达杭州钱塘江,其中从嘉兴西丽桥至杭州城的河段称杭州塘。杭州塘东段开凿于隋代,崇福以西河段开凿于元末,是江南地区重要的内河航道。</h3> <h3>  古桥,不仅是连接空间、沟通山水的设施,亦是一件艺术品,是文化的结晶,它连接着历史、现实与未来,它是历史的见证、文明的纽带、文化的载体。每座古桥都是一首诗、一幅画、一件作品,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或一段历史,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瑰宝。千百年来,嘉兴古城河流纵横,小桥流水被定格为嘉兴古城标志。 每逢假日,我总喜欢外出拍拍禾城的小桥和流水。长虹桥、 宣公桥 、西丽桥 、三步两爿桥、 秋泾桥 、西丽桥、国界桥、 秀城桥、 端平桥、广平桥 、问松桥 、文星桥 、南星桥 、司马高桥 、紫薇桥 、 送子来凤桥、 乌镇“双桥”。这些桥都有着美丽动人的传说。</h3> <h3>  秀洲区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境内河道纵横,水网如织,遍地尽现“无桥不成村、无桥不成路、无桥不成市”的风貌。据统计,秀洲区现存古桥180多座,大多数重建于清代,少量为明代和民国时期,这些古桥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有些独具特色,具有珍贵的价值。</h3> <h3> 小桥流水,烟雨人家。江南水乡的嘉兴,河湖交错,水网纵横,美丽的小桥一个连接着一个。长虹桥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是江南地区现存的唯一一座三孔古拱桥,也是浙江北部平原松软土基上修建的最大石拱桥,因呈现长虹卧波之势而得名。全桥长72.8米,桥面宽4.9米,主孔净跨16.2米,拱矢高10.7米,两边孔跨各9.3米,两侧各有57级石阶。桥边四个曽名叫趴蝮,于2007年为避免桥体被过往船只撞击而设。2014年大运河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长虹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节点。</h3> <p class="ql-block">  秀洲的古桥,桥上都有文采飞扬、寓意深邃的楹联,还有许多花卉、纹饰图案、吉祥动物等精美绝伦的雕饰,体现了古桥的综合艺术美。中心航道里的帆船是最富动感之景。画面上有一条刚刚从桥孔中钻出来的船。桥边四个曽名叫趴蝮,于2007年为避免桥体被过往船只撞击而设。长虹桥下还有四五条功能不一的船只,或泊或航,装点了大运河水的灵秀,更丰盈了古桥水的韵味。</p> <h3>  长虹桥横跨大运河,如长虹卧波,气势恢弘,是嘉兴人引以为豪的一道水乡风景。它如一部绚丽多彩的文化史诗,每时每刻都在张扬着古代工匠建桥的才艺和先贤便民的公益善举。当今,它又成了京杭大运河世界“申遗”嘉兴河段令人瞩目的亮点。它,造型如长虹卧波,往昔天气晴明时,登桥远眺,北之吴江盛泽,南之嘉兴北门外隐隐可见。古人有“虹影卧澄波,登高供远瞻。南浮越水白,北接吴山绿”。</h3> <h3>  一宿庵、一里街,相伴长虹桥,浓缩了王江泾历史的华彩篇章。“钦翁未止径,戒单曾此挂。一粒果中仁,覆偏大千界(一宿庵)”;“乡人出街来,盐米鱼虾市。夜静市门闭,书声撤一里(一里街)”;“诗翁桥下来,银鱼初出罟。建桥今谁功,道士陈复古(长虹桥)。”清未,《闻川缀旧诗》颂扬了王江泾的往昔。</h3> <h3>  一宿庵,建国后在破除迷信中改成小学。世代回响的梵音为琅琅的书声取代。1987年,王江泾小学新校区落成。古庵回归佛门,殿堂重传磬声。2004年,小庵扩建,改称“长虹古寺”。</h3> <h3>  现一宿庵的前殿设有四大金刚和建造此庵的石碑。正殿为大雄宝殿,其门楣上挂有一圆镜,为庵中的一宝,因为它能照见长虹桥的全景。正殿中间为千手观音塑像,高六米,共有一千零六十八苹手,该像金碧辉煌,气势壮观。庵中另一宝是正殿右侧一株参天耸立的千年古银杏树,每年夏天能结许多果子。</h3>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一宿庵北侧,有小石拱桥一座,造型美观,名闻店桥。从长虹桥东堍远望,成「桥里桥」奇观。拱桥北侧,即为著名的一里街。今日的一里街虽已无古代遗存,但其街名为水乡小镇传承了几百个春秋的记忆。街长一里,名门几多。公泰和的粟酥、孙家馆的冻雀……老街上的名点名菜,乡里人念叨起来如数家珍;蔡元顺茶叶店、周蓝田富户……石库门,三四进。而今,消失后的老宅,王江泾的土著念念不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