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一一中国铁路源头博物馆

厚风

<h3>走进唐山开滦地质公园,一种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扑面而来。历史的沧桑、民族的屈辱、不断地抗争、艰苦的创业、改革与转型,一幅幅生动的浮雕、一张张珍贵的照片、一件件各种时期的工具,可谓是一步一景,一步一个故事,就像一个沉睡了百年的老人,用悠扬和缓慢的语调讲述着这个发生在燕赵大地的故事。</h3> <h3>开滦,一个可以代表唐山的名字,一个可以代表燕赵大地煤矿的记号。创建于1878年,留下多少永恒的记忆,又留下了多少文化遗产,只有见证它的人才更能深深地懂得。</h3> <h3>想当年,开滦矿不仅是开启了中国洋务运动的新纪元,更是一部唐山历史发展的缩影。在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开滦,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极具经济价值的历史背景,给世人留下无数个深刻的印像。同时,也用极具典型性、稀有性的矿业遗迹和历史文物承载了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h3> <h3>作为一个首开中国近代路矿之源的民族企业,在北京中华世纪坛的青铜甬道上镌刻下三个辉煌印迹。美国原总统胡佛的办公室的模型,栩栩如生的再现了他当年工作生活的场景,也向世人述说着开滦矿当时已经为世界所瞩目的历史。这不是每一个地方都可以做到的,这更是我们唐山人的骄傲,同时,开滦矿的发展更是一部唐山人奋发图强、日益进取的巨幅电影。</h3> <h3>当看到,李鸿章亲笔书写关于开滦煤矿的开矿文书时,那精美的字体,那古朴的历史精髓,让人不禁感叹古人对学术的追求是多么的精益求精。有了电脑和网络的今天,我们是不是也丢了许多珍贵的东西呢?也就是这个“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点燃了开滦矿的汽笛,推动了唐山和秦皇岛两个城市的发展,同时开创了燕东大地近代历史的新篇章</h3> <h3>让人更觉新奇的是,展览馆的地下部分,长达百米的地下通廊,在原来媒道的基础上改建而成,不仅展示了从古至今的开矿工艺及工具,而且利用动漫效果和电脑远端传输技术,用立体电影展现给观众汉代时期,人们开矿挖煤的真实场景。让人不禁惊叹,现代技术带给人们的方便和新奇的同时,告诉人们不是我们不知道,是这个世界变化实在快。</h3> <h3>1878的开滦, 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的印记,必将随着历史的发展留下更多更精彩的内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