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侯毅敏 文字/摄影</h3> <h3> 恒河流域是印度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她不仅是今天印度教的圣河,也是昔日佛教兴起的地方。印度曾经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著名的"恒河文明"。恒河这条世界名川,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河"和"印度的母亲"。众多的神话故事和宗教传说构成了恒河两岸独特的风土人情。恒河是印度的圣河,历史悠久,有着浓厚的民俗和文化色彩,即使经过千年的文明洗礼,恒河两岸的人们仍然保持着古老的习俗。许多自古流传的神话,作为印度教圣徒一生中至少要在恒河中沐浴一次,让圣河洗净生生世世所有的罪业。大多数印度教信徒终生怀有 4 大乐趣:敬仰湿婆神、到恒河洗圣水澡并饮用恒河圣水、结交圣人朋友和居住在瓦拉纳西(Varanasi)圣城。恒河用甘甜的乳汁哺育着两岸人民。</h3><h3> 恒河看做是女神的化身。据说是起源于一个传说故事。古时候,恒河水流湍急、汹涌澎湃,经常泛滥成灾,毁灭良田,残害生灵,有个国王为了洗刷先辈的罪孽,请求天上的女神帮助驯服恒河,为人类造福。湿婆神来到喜马拉雅山下,散开头发,让汹涌的河水从自己头上缓缓流过,灌溉两岸的田野,两岸的居民得以安居乐业。从此,印度教便将恒河奉若神明,敬奉湿婆神和洗圣水澡成为印度教徒的两大宗教活动。</h3><h3> 每天傍晚,信众们伴着神铃声响,走向河边祭台。人们手捧青烟香火,唱着挽歌,等待祭火仪式。身穿金红服饰的婆罗门祭司,高举圣火,在众人祈望的目光下,迈着高雅的步伐走上祭台……当太阳最后的一抹光辉在西天消失,岸边逐渐变得灯火辉煌。主码头祭祀的神铃已经响起,人流再次持续不断地向这里涌来。祭祀的铃声越响越急,信众也越围越多。伴着祭鼓,诵经的主唱和乐手都已就位。慢慢地,悠扬的歌声从扩音器中传出,7位英俊的婆罗门祭师走上祭台。在首席祭司的引领下,众祭司面对恒河站成一排,伴着音乐一边高唱颂歌,一边拍掌。乐声中,祭台周围烟雾四起,高贵的祭司渐渐举起 6000年 前流传下的圣火。信徒们则和着起唱,最终全部沉浸在无边无尽的神圣与庄严的氛围中……。</h3> <h3>晨曦中,成群的海鸥在恒河上漫天飞舞</h3> <h3>恒河边的台阶上站满前来沐浴的信徒</h3> <h3>在恒河中沐浴是印度教徒们一生中必定要做的事情</h3> <h3>沐浴的信徒们</h3> <h3>卖花的小男孩</h3> <h3>小木船是恒河上最常见的交通工具</h3> <h3>热情好客的印度百姓</h3> <h3>耸立在恒河边巨大石柱上的湿婆画像十分醒目</h3> <h3>恒河边居住着许多虔诚的苦行僧</h3> <h3>恒河放灯,祈福和寄托美好的心愿</h3> <h3>恒河上的船家</h3> <h3>恒河的一侧是露天烧尸台,从早到晚不断有遗体送到这里进行火化。夜幕下,远远望去,一堆堆燃起的火焰正在焚烧着尸体,空气中弥散着一种特殊的味道。</h3> <h3>烧尸台旁堆满用于焚烧尸体的木材</h3> <h3>夜色下,恒河边挤满观看祭河仪式的印度教信徒</h3> <h3>祭火的婆罗门祭司们正在唱诗</h3> <h3>恒河的水比想象中清澈得多</h3> <h3>恒河也是洗晒衣物的场所</h3> <h3>恒河边可以看到为穷人和流浪者烹调免费食物的摊头</h3> <h3>正在享用免费食物的流浪者</h3> <h3>恒河边的小摊贩</h3> <h3>恒河在夕阳的余光中异常美丽</h3> <h3>我在恒河上揺撸,感受恒河无限风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