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动人心的,往往都是细节

任其自然

<h3>  文学欣赏课上,60多岁的教授正在给我们讲细节描写,为了帮我们更深刻的领会细节描写的重要性,他讲起了自己青年时代一段真实的经历。70年代,在浙大读大二的他爱上了班里一位女同学,性格内向的他却始终不敢向女神表白,转眼两年过去,眼看就要毕业各奔前程,他在辗转反侧一星期没睡好觉的情况下,犹豫再三,终于下定决心向女孩发出了周末去西湖边走走的邀请,没想到女孩很爽快的答应了。人间最美四月天,四月的西湖更是春光明媚、美不胜收。微风徐来,撩起姑娘飘逸的长发,拂过少年青春洋溢的脸庞。“我仿佛被电击了一样,整个人一动不动,那种感觉,真是太美妙了!像柳丝拂过水面,对她的爱慕一圈一圈在心里荡漾开来。游玩全程,我就一直走在她身边的下风口,好让她的长发吻上我的脸。”望着满头银发的教授一脸陶醉地回忆40年前的少年情怀,眼里透出深情的目光,我们都被他细腻朴素的情感打动了,没有一丝丝的违和感。</h3><h3><br></h3> <h3>  生活中充满了无数的细节,绝大多数的细节会像路边的野草,不被人们注意,但总有一些细节会深深地打动我们,烙进我们的记忆,决定或改变我们对人和事的看法与态度。细节有时又会像一道闪电,将一个人情感和灵魂深处的东西照得通透。</h3><h3><br></h3> <h3>  走在马路上,总是自觉走在你的左侧保证你的安全,过斑马线还不忘牵上你的手;</h3><h3> 你说过喜欢的东西会偷偷买给你放在你回家就能看见的地方;</h3><h3> 尽管经济不宽裕,却坚持给你买最好的,自己的衬衫穿了五年都舍不得换一件新的;</h3><h3> 每天早上起来,台盆上总有一杯温的漱口水和挤好的牙膏……</h3><h3> 回想起这些细节,无不让你内心柔软,充满温暖。</h3> <h3>  驴友闲云每次出驴都带着一个不大的水杯,一年四季不曾改变,对于一个资深老驴,这很不符合常理。熟悉了,我就冒昧的问他为什么,结果还真是有故事。原来,水杯是他前女友多次无偿献血获得的纪念品,送给他用。女友也是户外运动爱好者,俩人相约踏遍千山万水,走遍天涯海角。可惜造物弄人,俩人还是没能走到最后。“带上她用鲜血换来的水杯,也算是带着她在领略祖国大好河山吧”闲云淡淡地吐出一圈烟。“既然你放不下,怎么不去找她?”我傻傻地问。“你看过电影《前任3》么?孟云穿着大话西游中至尊宝的衣服戴着金箍模仿至尊宝,在楼下对着林佳的住处大喊林佳我爱你,是因为他答应林佳如果她要离开他就用至尊宝的方式表白他的紫霞仙子。一声声饱含深情,眼泪顺着眼角流下。而对芒果过敏的林佳却拼命地吃着孟云最爱吃的芒果,过敏反应让她呼吸急促,可她还是一口接一口的吞咽。其实,他们已经知道回不了头了,只是兑现自己的承诺,抑或是分手的仪式感吧”。</h3><h3><br></h3> <h3>  细节透露真情,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如此。曾经叱咤国际政坛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当政时,与内政大臣吃饭。一位年轻的女服务员端上来一碗热汤,往桌上放的时候,一不小心打翻了,烫到了内政大臣。女服务员诚惶诚恐、手足无措。撒切尔夫人起身,上前拥抱了女服务员,轻声安慰道:“这个错误谁都有可能犯,你别太害怕。”</h3><h3> 撒切尔夫人走下高高在上的庙堂,用一个温暖的拥抱,还原了人与人之间最简单、最朴实的关怀,凸显了她的人格魅力。</h3> <h3>  最能打动人心的东西,在于细节,因为细节最能触动我们心灵深处那块最柔软的地方。细微之处的真情,往往最让人铭记于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