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祠堂纪录

日月同辉

<h3> 《 第一章 》</h3><h3> 《 李氏祠堂 》</h3> <h3>我李氏祖先李真。明朝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自由山西壶关县树掌村,迁居林县县南五十里辛店西庄村。</h3><h3>一奶同胞九个弟兄,九个兄弟心连心,建个大池在村中。好多族人把事议,村名改为九连池。</h3> <h3>兄弟们勤劳奋斗,带领子孙们坚苦奋斗,又买下东西两块茔地,栽上松柏,这正是,先人栽树,后人乘凉。</h3>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经过几年奋斗,族人越来越旺,族长们决定,卖掉松柏,盖个祠堂把事议。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李氏祠堂落根之地。时代的变化,历史的变迁。经过风雨的李氏祠堂又变成了育人之地,那就是学校。从李氏祠堂走出了好多优秀人材。他们都是李氏祠堂的骄傲。也是我李氏族人的荣耀。</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在苍松的上面,住着一对喜鹊,人常说,凤凰不落无宝之地,喜鹊也一样。可见我李氏祠堂风水宝地还是那么兴旺。</span></p> <p>百年苍松,它经过了多少狂风暴雨,但它却不屈不挠,依旧是青春永驻,陪伴我李氏祠堂。这是天意,这是事实。</p> <p>经过几百年的风吹雨淋,我李氏祠堂残缺不全,唯一的是一棵松柏独挡寒风,为我李氏祠堂遮风挡雨,他相征这我李氏后人一样,永不言败。</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屋内的景象更感人呀,几百年的文化遗产还那么清楚,梁上的彩画还那么动人。龙子龙孙还守护在我李氏祠堂。</span></p> <p>第二章,祠堂重建</p> <p>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李氏后人的沉梦,201∫7年清明节,是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好多族人来到祠堂敬拜祖先,他们看到祠堂漏雨,室内掉土,他们心庝了,如今的我们住上了高楼大厦,而我们的祖先还住在这窄小的房子。怎么办,怎么办。大家一致同意,重修,重修。为李氏争光。</p> <h3>说干就干,他们有虎胆英雄李常青带头,工程师李伏军,技术总监李付林,财物总管李五拴,后勤部长李山明,外交部长李社青,宣传部长李艳云,年轻有为李刚毅等...,利用网络高科技,宣传,发动。大团聚。四月三十那一天,族人团聚祠堂前,张灯结彩放火鞭。你一百我一千,族人纷纷把款捐,大户有的上了万。续谱功臣李有明,还有天会等几人,一个一个表决心,要把祠堂搞成功,女中豪杰李艳云,登台献艺更惊人。此时此刻大家只有一个目的,动土开工。</h3> <h3>族人们在老祠堂前留下纪念,留下思念,留下希望。有多少人流下了眼泪,有多少人在心中许下了祝福。在资金不到位,设计图不全的情况下。我李氏祠堂四月三十号动土了。族人们,这不是吹牛呀,没有虎胆谁敢上山,没有雄心谁敢下海,没有壮志谁敢动土。可是今天我李氏后人敢。因为他们是李氏男儿,他们身后有李氏家族当靠山。</h3> <h3>常言说,开弓没有回头箭,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在二十世李常青、李天会、李江生、李增奇的倡议下,七月十九那一天,二十世族人聚会在祠堂前,大家纷纷发言,回去发动大家二次捐款,这正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李氏男儿不弯腰。</h3> <h3>他们用勤劳的双手,聪明的智慧,精艺求精。对材料方面能省则省,合理使用。</h3> <h3>此次活动感动了好多族人,他们为了后人,为了祠堂,无私奉献,在这关健时刻,强人来了,李润录,一个很普通的名字,一个有爱心的人,为了祠堂又捐了五万。族人们笑了,祠堂有希望了。</h3> <h3>烈日炎炎,汗流满面,为了李氏祠堂,工人们从不叫苦,好心人送水来了,这不仅仅是一瓶水,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h3> <h3>工程总指挥李常青,以祠为家,无私奉献,每天忙碌在工地上。他,一个中年人,也是家的顶粱柱。为了祠堂,他放下了一切,大家值得深思,值得学习。他承担着族人们的希望。他承受者各种压力。但他还是以理解为荣,什么流言菲语,他不在乎。他只是希望族人们开心,族人们的支持就是他最大的荣兴。尽快把祠堂建好就是他的希望。</h3> <h3>经过五个月的奋战,我李氏祠堂主体己完工了。但是后续工程还有很多,资金压力很大。怎么办,再次宣传,发动,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宣传,族人们肩并肩,手拉手,共度难关。你一百,我一千,一万一万往上添。这就是李氏男儿是好汉,没有一个是软蛋。李氏媳妇半边天,老公在外我出钱。李氏女儿更感人,嫁入他门不忘根。身在他乡李家人,微信捐款祠堂中。正是,要想打胜仗,兄弟姐妹上,要想好时光,捐款到祠堂。</h3> <h3>看吧客官,这是我李氏宗祠,这里就是我的根,你的家。我们血相同,缘相伴,心相随,脉相连。就在祠堂将近完工之时,由于资金不足,感动了一位老英雄,他七十三岁了,老木工高手艺,为了给祠堂节约资金,他,金盆洗手多年了,为了后人,他重现江湖。天寒地冻雪花飘,为了祠堂不弯腰,节约资金好几万,无怨无悔作贡献。</h3> <h3>经过八个月的奋战,我李氏祠堂建成了,在赤手空拳的情况下,虎胆英雄李常青敢挑重担,勇往直前,我们为他呐喊,我们为他骄傲。这是我李氏家族的骄傲,也是那些为了祠堂建设不图名,不图利,关心和支持的老板们的荣誉,历史不会忘记你们,族人不会忘记你们。</h3> <p>第三章,迎祖归祠。</p> <h3>在祠堂即将庆典前夕,好多远在他乡的族人们,长途奔波,来祠堂参观。还有在外打工的族人们。正是:冬雪雪冬小大寒,李氏男儿把家还,在外打工整一年,得知祠堂换新颜,一个一个来参观,面带笑容把款捐。祠堂夜景是李俊海冒着寒风,精心设计的。</h3> <h3>2017年腊月十八,是个难忘的日子,因为那是我李氏后人迎祖归祠的大喜日子。强人李用录还特约了剧团来为我李氏祠堂庆贺。我李氏祠堂夜景迷人,五彩缤纷。</h3> <h3>大门前一副对联写的真好。祠迎李氏寻根客,堂纳八方祭祖人。可见我李氏家族文人之广。</h3> <h3><font color="#010101">推开大门往里看,突然有了新发现,东海龙玉来贺喜,龙子龙孙往里挤。南海观音也发兵,送子奶奶立院中。西方如来也派兵,派来武将孙悟空,一个跟头落院中。祠堂惊动北京城,清华北大也出兵,派来孔子育后人。风水宝地实在好,柏树上住下喜鹊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祠堂修的实在好,设计合理工艺巧。感谢一线带头人,无怨无悔不图名,天有眼,地有神,离地三尺有神灵。保我李氏全家兴。人丁兴旺财源聚,大事小事都如意。</font></h3> <h3>迈步咱把台阶上,室内更是好景象,一世真祖坐正中,面带笑容喜盈盈,二世真祖两边行,端茶倒水勤务兵,三世四世两边站,五世真祖也不慢,自通自达并肩站,六世七世子孙小,东边西边到处跑,欢欢乐乐一家人,今日相聚祠堂中。</h3> <h3><font color="#010101">为了这次迎宗归祠,族人们精心排练,李增奇多次指导祭拜礼仪,族人们勤学苦练。经过理事会决议,腊月十八兵分两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第一支迎祖归宗的队伍由李天会,李常青等负责,专门负责揭匾仪式,李江生等负责計计帐,分工合作。第二支队伍由李山明,李伏军,李启发负责,专门负责迎祖归祠。第三支由李增奇等专门负责接待外宾。</font></h3> <h3>上午九点,族长李常青一声令下,队伍出发了,锣鼓喧天,红旗招展。理事会成员身披黄色彩带,众族人随后紧跟,有男有女,上有八十老翁,下有小小玩童,场面惊人。</h3> <h3>东茔到了,族人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有族人代表上香,全体族人下跪叩头。鞭炮齐呜,礼花缤纷。那场面好感人呀。</h3> <h3>一路欢歌,一路思念,金锣开道,鼓声不断,彩旗飘飘。一路呐喊,祖宗们回家吧。</h3> <h3>当迎祖队伍走到距祠堂一千米处,由李天会,李社青等,带领上千族人们跪在路上迎接真祖的到来。这场面太壮观了,好多族人感动了,眼泪止不住了,那是幸福的眼泪,那是心灵的呼唤,祖宗们回家。</h3> <h3>迎祖队伍继续出发,目标西茜,上千人跪下了,礼仪代表上香,礼炮齐呜,族人同拜,高声欢呼,祖宗们回家。</h3> <h3>我们的祖宗归祠了,让我们李氏子孙们记住这里,李氏宗祠,这里就是我们的家,这里就是我们的拫。这里是幸福的摇篮,这里是爱的港湾。</h3> <h3><font color="#010101">看吧客官,洋歌扭起来了,锣鼓响起来了,李氏家族兄弟姐妹们,我们扭起来,唱起来吧。让歌声响彻云宵。</font></h3> <h3>先祖们,安息吧。您的子孙不会忘记你们,你的三万后人会来看你们的。我们先祖在天之灵会保佑我们的,再见了亲们...</h3> <h3>在此感谢每一位支持祠堂建设的兄弟姐妹们。感谢每位支持祠堂建设的老板们。感谢每位战斗在一线的族人们。我在这里说一声,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你们是李氏功臣,值得表扬与学习。</h3><h3> 希我李氏紧密团结</h3><h3> 望我李氏人才辈出</h3><h3> 壮我族威,扬我李氏。</h3><h3> </h3><h3><br></h3><h3> </h3> <p> </p><p> 《 第四章 》</p><p> 《 李氏家谱 》</p><p>为了使李氏家谱高标准,高质量进到千家万户,二零一八年九月八号在祠堂召开了李氏家族宗亲委员会扩大会议,大家出谋划策。 </p><p>名誉会长李润录为了减轻大家的压力,出资十万,他的表率感动了在场的所有族人。</p><p><br></p><p><br></p><p><br></p><p> </p><p><br></p><p><br></p> <h3>经过几个月努力,我李氏家谱终于完成了。</h3> <h3>二零一九年四月5号,李氏家谱送到了千家万户。</h3> <h3>看吧兄弟姐妹们,这本家谱来之不易。有多少族人为了他长途奔波,有多少爱心人士提供线索。有多少人为他废心废血。这是李氏家族的骄傲!!!</h3> <h3>在这大喜的日子里,名誉会长李润录特约河南郑州豫剧团到达现场演出。</h3> <h3>正是, 先人不留谱,后人寻根苦。先人留下谱,后人才知苦。</h3> <p> 《 第 五章 》</p><p> ( 协手共进,共创辉煌 )</p> <h3>为了把李氏家族壮大,富强。二零一八年八月九号,在强人李润录倡导下,李氏家族各企业老总及李氏宗亲委员会成员,在郑州召开了研讨会。</h3> <h3>来自全国各地的李氏精英们,为李氏家族献策,指航。</h3> <h3>大会宗旨是,不忘初心要牢记,精心团结斗志高。</h3><h3>大会给族人指明了方向,制定了四让。 让族人和谐,让族人满意,让族人兴旺,让族人自豪。</h3><h3>为了李氏家族美好前程,大会制定了六聚六不。聚人心,不放弃。聚亲情,不逞强。聚人才,不积怨。聚资料,不掣肘。聚正气,不腐贪。</h3><h3><br></h3> <p class="ql-block">总之,家族兴旺是他们的目标。家族团结是他们的期盼。携手共进是他们的宗旨。族人们,兄弟姐妹们!让我们骄傲,让我们自豪,让我们高呼吧!!李氏家族就像东方巨龙一样,永不言败!!!</p> <h3>待续,因本人水平有限,希望大家多多包涵。谢谢</h3><h3>二十世李启修</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