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之上·课堂之内”江帆小学之行

胡爽

<h3>4月12日,历经九个小时的辗转,我们一行三人从大连来到张家港,走近江帆小学,感受她的魅力。<br></h3> <h3>张家港是2017年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三名。</h3><div>江帆小学,一所2013年刚刚建立的全新学校,这是一所教师平均年龄27岁的年轻学校。不到五年的时间里,中央电视台、中国教师报等新闻媒体报道学校活动近50次。</div> <h3>“课程之上·课堂之内”全国教育研讨会由江苏省张家港市教育局和中小学管理杂志社主办,张家港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江帆小学承办。</h3><h3>中小学管理杂志社编辑部主任谢凡担任研讨会主持。</h3> <h3>校园内的图书屋,随时取閲,美观又实用</h3> <h3>角落文化,有生机</h3> <h3>不同的学校,不同的风景,不同的特色,不同的发展路径。相同的是以校为本的先进文化理念,乐业敬业,活力向上的教师团队,以人发展为根本目标的课程开发。</h3> <h3>马上开启江帆小学学习之旅</h3> <h3>开幕式上,江帆小学同学们带来的阮乐队展示</h3> <h3>年轻教师的原创诗歌朗诵《我们》</h3><h3>新颖的形式,温婉的风格,都体现了南方的气质。</h3><h3><br></h3> <h3>江帆小学老师深情演唱根据《成都》改编的歌曲《江帆》</h3><h3>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学生的精气神让我们对学校有了很好的第一印象。</h3> <h3>一个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成就一届又一届好孩子。</h3> <h3>江帆小学徐芳校长进行主题汇报《“一帆”课程:阐述属于“自己”的课程表达密码》。</h3><div><br></div> <h3>学校积极践行“不论何时,人,总在中央”的核心办学理念,朝着“童趣味、书卷气、人文情”的办学愿景,积极开发适合自己学生的课程体系。</h3> <h3>核心素养是现在教育界的热点话题,课程是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保证。</h3> <h3><font color="#010101">经过几年的打磨和修正,江帆小学建立起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课程表达密码。</font></h3> <h3>陈一叶副校长介绍学科主线课程建设情况</h3> <h3>从做果冻引出的数学“比”的问题</h3> <h3>分析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学习,让知识真的有用</h3> <h3>比与比例的含义就在这样的活动中理解了</h3> <h3>应用这个知识我们还可以解决外星人的问题</h3> <h3>侯国才副校长介绍项目统整课程建设情况</h3> <h3>以网球为主题的多学科项目统整课程</h3> <h3>英语课上对网球的名称做分解</h3> <h3>语文作文课的《我和网球的故事》</h3> <h3>美术课的网球绘画</h3> <h3>科学课上网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问题探究实验</h3> <h3>综合实践课上的手工制作</h3> <h3>信息课的网球小报制作</h3> <h3>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网球服装</h3> <h3>小小的网球,让孩子们有了研究学习的内容。小小的网球给了孩子们学习的任务。</h3> <h3>连接启航课程和远航课程的向日葵课程🌻</h3> <h3>一年级新生收获向日葵的种子,种植,观察,收获,再将种子送给学校,传给下一届的弟弟妹妹们</h3> <h3>唐琼芳副校长介绍浸润伙伴课程建设情况</h3> <h3>清洁鱼课程,同学们自己制作创意的清洁鱼,将学校的垃圾清理干净。让劳动有童趣,我的地盘我做主</h3> <h3>生活就是课程</h3> <h3>创意清洁鱼</h3> <h3>小餐桌课程,礼仪规则教育在每天吃饭时悄悄进行</h3> <h3>学生自己的规则约定</h3> <h3>中小学管理杂志社社长柴纯青点评说,优质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差别就在于课程建设,江帆小学几年来一直默默探索中实践,踏实的进行着课程的开发和建设,逐渐形成自己的体系。</h3><h3>以问题为任务,以生活为来源,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的,将课程做实,让课堂灵动。</h3> <h3>看“别人”想“自己”,一所学校的成功绝非偶然,万事俱备之下学生的成长定会水到渠成。</h3><h3>对比其他学校,可以发现附校的发展路径是科学的路径。附校眼前的成功并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附校辉煌的未来,值得我们期待。</h3> <h3>下午两个时间段共八节课堂实例展示,让我们切身感受了上午学校领导们的经验介绍。我们听到的几节课无一例外都充分的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在创设的情境中让孩子们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h3> <h3>充满童趣味的二年级表达交流课《小猪唏哩呼噜》,从猜谜开始就吸引了小朋友们的注意力,通过老师扮演的小猪唏哩呼噜和孩子们打招呼,让孩子们和小猪建立了情感的链接,也在不断加长的问好中培养了孩子们完整的表达能力。整节课上始终践行着把人放在正中央的理念,通过孩子们互相讲故事,分角色表演故事,续写故事情节,我讲你猜等环节,不仅让学生在表达中加强了对故事的理解,在交流中加强了下一次阅读时的内在动机,而且在每次展示后老师的评价中,对学生的理解深度、表达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规范和引领。</h3> <h3>游戏式的教学,没有刻板的教师的尊尊教诲,我说你做,而是让每个孩子都主动的参与其中,在玩中实现素养的提升。</h3> <h3>孩子的表现力让我们惊讶,从中可见孩子真的理解了故事的内涵,在表演体验中,让孩子置身真实情景,知道了自己遇到小猪的问题应该如何去做。</h3> <h3>种子生发课程《我多想去看看》,通过孩子们介绍自己眼中家乡的美,引起孩子们走出去看看世界之大的愿望。</h3><h3>通过短语的朗读,短句的朗读,段落的朗读,不断在孩子们的展示、教师的评价中引导孩子了解朗读的方法,理解诗中的情感。</h3> <h3>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模仿课文的形式,来完成新的儿童诗,向新疆联谊校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城市,起示范作用。</h3><h3>孩子们模仿这样的创作方式完成属于自己的小诗,朗诵给大家听。当他的作品被老师画上三颗星时,我看到孩子手舞足蹈举着自己的作品兴奋不已。他让我看到这节课带给他的快乐。</h3> <h3>有感情的朗诵中能看出平时的功夫,能看出孩子们的情感</h3> <h3>赶花会是一风格鲜明的民乐曲,教师通过感受、体验、表演等多种方式欣赏乐曲《赶花会》,熟悉乐曲的旋律及结构。课堂活泼流畅,三年级的孩子们在生活化的体验中感受音乐的乐趣。</h3> <h3>数学课是一节六年级的《平分》,教师制作多种形式多样的图形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如何做平分线,如何去平分,并反向推导出自己的论证是否正确。整节课上老师只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恰当的时机出现,学生探究学习时即使出现错误也是收获,在老师问题引导下发现自己错误所在进行修正,真正的学会学习,充分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学校学习理念。<br></h3> <h3>六年级学生的课堂总结,在总结中进一步提炼学习收获</h3> <h3>课后专家们从专业角度进行课堂点评,也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和现场的领导老师们进行互动,解答大家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的困惑。</h3><h3>课程建设是一个且行且思的过程,是在探索实践过程逐渐形成的,适合自己学校老师和学生特点的课程,是被学校所有人能普遍接受,又符合学校整体理念的课程。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不断修正,才是有效的课程开发之路。</h3><h3>附校的“三三三阶梯课程”也正是在这样的课程开发理念下,不断形成的。因为她适合我们的九年一贯制,适合我们向上向善的人,适合我们的孩子成长,所以才有研究价值,有发展的空间。可能这也是我们的课程建设探索能够成功立项省课题的原因。</h3><h3><br></h3>

课程

江帆

孩子

学校

网球

学生

课堂

教师

老师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