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童年和乡愁

涧边幽草

人这一生,看过多少风景,走过多少旅程,悠悠岁月抹去千般记忆,却唯独在心田留下一隅,让你每每想起时,温柔了岁月,放慢了脚步。 <div>  故乡——那是梦开始的地方,是轻雾旧梦里浮动的淡淡哀伤。从小村长大的孩子,多要背井离乡,追寻远处的梦想。当你几经颠沛流离,方体味到世事的苍凉;当你转身回望,故乡却如同门前的那株老杨树,风雨飘摇里,给你温暖坚定的目光……</div><div><br></div><div> (一)老电影</div><div><br></div><div> 故乡的门前有一条小河,门前种了两株杨树,小小的院落里,划分了一块蔬菜地以及一半种着各式鲜花的小花园,月季,刺玫,菊,凤仙,半边莲,木槿,仙人掌,秋海棠……家里陈设一般地简朴,但是书籍却异常地富足。那是童年时最好的伙伴,一个人在家写完作业,就常常抱着书本一看一个下午,一看一个黄昏。木窗前的那张旧书桌,还带着回忆的余温。那时候常常在窗前读书,画画,童年的孤独让人更深刻地体味人生的百味。</div><div> 记忆中大都是在学习,那时候每天上学起的很早,去上早读课时天总还未亮。但是那种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向往,感觉身边一切充满了力量与乐趣。村头的杨柳在微风中快乐地对我招手,偶尔远处传来架车的轱辘声——咯吱咯吱,车轮碾压在结实的大地上,沉稳地回响,是一种生命的踏实和力量。偶尔几声打豆腐米酒的吆喝,打破黎明…… 大自然赋予我们小村的馈赠如此优待,人世安稳,岁月静好。</div><div><br></div><div> (二)小时光</div><div><br></div><h3>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后来搬到城里,在别人眼中似乎是生活的更优越,所受的教育也更好。然而一路走来,最美的回忆仍停留在儿时的田间水躞,河塘沟坝。城里的日子,每天只有写不完的作业,城里钢铁水泥的坚硬将人与自然生生隔开。每年只是燥热的温度以及垃圾桶下水道涌起的浊臭,才会让人不禁发现:是春天来了吗?可是书本上的春天为什么距离我们那么远?</h3><h3> 城里的春没有书本上描写的那么美丽,记忆中是那么的抽象,而乡下的春天是那么的具体。一年四季,朝夕变化,风雨阴晴,从一只小小的蚂蚁到一棵浅浅的草芽,皆能感受到四季的无穷变换。农村的孩子每天跟大自然生活在一起,日出日落,倦鸟炊烟,月夜星空,都是自然界最美的风景。对于孩子们来说,大自然也是天然的游乐场。上树捉鸟,下河捉鱼,蛐蛐蚂蚱、蝴蝶知了都是玩具,春天田野里摘野果,夏天小河里游泳,秋天结麻荡秋千,冬天凿冰捉鱼打雪仗……连农活也是一种乐趣,春天薅草种秧苗,夏天捡麦穗掰玉米,秋天旷地里烧火烤红薯,木耙子扫落叶备冬,冬天挖地窖藏食物,下粉条儿晒粉面儿……大自然如同一座宝藏,里面有取之不尽的乐趣,供爱玩的儿童去探索去发掘。 </h3><div><br></div><div> (三)旧时代</div><div><br></div><div> 那时候的世界是那么真实,人追求的也很简单。</div><div> 老家门前有条小河,每天清晨村里人喜欢围着小河吃饭聊天——大都是些爷们。他们讨论的事情可真多,上到天文地理,古今人物,小到庄稼收成,奇闻趣事,皆可作为谈论的话题。端碗稀饭,拿个鸭蛋馒头,能吃老长一个早上,有时甚至会为不同的观点争论不休。我那时候很小,却极喜欢听他们谈论这些。王莽改制,商鞅变法,挥泪斩马谡……这些茶余饭后的谈资成了我最初的历史启蒙。 他们都是念书不多的人,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懂得那么多。或许这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孕育着积极朴实的文化气息,对于我如此厚待。 </div><div> 村里偶尔的娱乐就是一些杂耍的民间艺人,他们能表演吞剑走钢丝,变各种魔术。令人惊叹不已!那些真正的流浪人,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单纯地依靠技艺糊口。表演并不收钱,而是第二天早上会向各家讨要一点米面馒头。</div><div> 除了这些卖艺人,还有一些流浪的乞丐。他们有的是耄耋之年的老人,有的是带着孩子的妇人,蓬头垢面,衣衫褴褛,食不果腹,可怜之至。一个馒头半碗热饭他们就会感激不尽。时间那么久远了,但是记忆中的他们那么真实质朴。时代已经变了,他们都有了自己的家了吗?</div><div> 贫穷是一个时代的标记,但是人总是需要一些极度的繁华与热闹来冲击这些不平。比如每年春日的庙会。我们邻村有一座庙,每到春天庙会的日子,孩子们放了学就往邻村跑。踢着石子土块,撒着欢,奔跑着,高叫着,欢笑着,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任性而自由。说是“去听戏”,但是小孩儿们哪里听得懂什么?只是戏台上戚戚哀哀的优伶,让人莫名地感到,这世界上,有一种人,他们的世界和我们不同。我们呼吸着同样的空气,但是却在两个空间里存在着。他们演绎他们的悲欢,而我们局外人一样的不懂。他们,是不是也不懂我们?疑惑在那一刹那,又会和小伙伴们钻到戏台底下疯去了。小时候——可以不必考虑那么多。</div><div> 长大后,才明白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台上的优伶,台下的儿童,各在自己的世界里欢喜悲忧,却都不能主宰这如梦人生。那远处的绿野青山,落日余晖,近处卖糖葫芦烧饼的,捏糖人扯棉花糖的,以及身边瘪了嘴笑的老太太,都成了记忆中发黄的画面…… </div><div><br></div><div> (四)小河流</div><div><br></div><h3> 如果说岁月如歌,那门前的小河流,是否依然在唱响每一个音符?余光中说乡愁是一块小小的坟地,母亲在里头,他在外头。三毛说乡愁是她千山万水寻找的撒哈拉——“踏遍青山,只为寻你”。于我而言,乡愁就是那门前生生不息流淌的小河流,纵然时光老去,河水干涸,依然在我的梦里唱起歌谣。</h3><h3> 没想到这最后一次,踏上故乡的土地,竟是爷爷的祭日。我知道老家没有人了,或许从此这块故土,我再也不会踏上。眼泪早已干涸,过多悲伤的渲染只会显得那么苍白和浅薄。那空中的飞鸟飞过,亦不能确认是否是旧时堂前燕,何况这渐渐消逝的一切,谁能把握?生命的轮回,无可更转,如同这小村有一天也会渐渐消失。希望爷爷在天之灵不再感到哀伤,聊以数语慰藉他曾经孤独的心灵。</h3><h3> 我走时将这小村再看一眼,以后,还会再回来吗?或许会,或许永远都不再回来了……</h3><h3> 但是这曾经的美丽时光,我不想忘记。它在我的记忆里,在我的笔尖流淌处,留下这今生最美的画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