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在俄罗斯广袤的大地上,座落着无数幢颜色各异,大小不一的东正教堂,它们是千年以来俄罗斯人信仰的写照。为尊重该国信仰,我们进去通常包住头,且裙子不能太短。参观了一个个教堂,回忆起俄罗斯来,便是一幅幅葱头圆顶的画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瓦西里升天大教堂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的红场南端,紧傍克里姆林宫。由俄罗斯建筑师巴尔马和波斯特尼克根据沙皇和伊凡大公的命令主持修建,于1560年建成。教堂的名字是根据当时伊凡大帝非常信赖的一位修道士瓦西里的名字而取的。中央的塔高46米,共有九个彩色洋葱头状的教堂顶。这九个教堂顶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后来分别加上去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俄罗斯的地标性建筑,和红场在一起,我们去的时候正逢七月七日,也是俄罗斯人认为最为吉利的日子,一对对新人在红场上为烈士献花,让我觉得年轻人没有忘记历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圣母升天大教堂最为巍峨壮观,是俄国沙皇举行加冕大礼的地方。教堂里画满了圣经故事的壁画,挂着用黄金作框架的神像,点缀着细工镶嵌的壁饰,抬头仰望,令人眩目。可惜教堂内部严禁照相:</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圣母升天教堂的顶端有5个金色洋葱头,建于1475-1479年: (由意大利建筑师阿里斯托捷尔·费奥拉凡京设计)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感悟历史的气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我们去的第一次下雨,幸好从彼得堡回来后,天放晴了,这样的天气才适合圣母升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天使报喜教堂 :在克里姆林宫内,最壮美的教堂 自沙皇时代起这里就是俄罗斯东正教举行典礼、皇帝加冕、招待外国使节地地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天使报喜教堂又名布拉戈先斯教堂,也是皇族子孙的洗礼与结婚之地,它最初是由普什科夫的著名工匠在1485~1489年间建造的,规模较小,到16世纪,添加了四座带穹顶的礼拜堂,还造了两个假穹顶,这样就成了九个穹顶,显得格外状观和有魅力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圣弥额尔教堂是彼得大帝以前莫斯科历代帝王的墓地。<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第二次去天气晴朗,但还是不敢在教堂前留影,怕惊扰了这些灵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外面多拍几张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教堂广场边有一座建筑鹤立鸡群般高高地矗立在教堂群中,这便是伊凡大帝钟楼。它高81 米,是古时的信号台和了望台,楼内悬挂着十几个大小古钟,是当时莫斯科的最高建筑和权力的象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克里姆林宫内的教堂有四座,围成一个小广场,是俄罗斯最古老的广场,建于15世纪。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红场小教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救世主大教堂(俄语:Храм Христа Спасителя)位于莫斯科,是世界上最高的东正教教堂,也是最大的东正教教堂之一。该教堂是拿破仑战争后,在1812年12月25日由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下令修建的,其目的是为了感谢救世主基督“将俄罗斯从失败中拯救出来,使她避免蒙羞”,并纪念在战争中牺牲的俄罗斯人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基督救世主大教堂是1831年由当时著名的建筑师托恩完成设计,1839年奠基,经过精雕细刻的漫长施工,于1880年竣工。其中教堂的雕塑就做了17年,壁画描了23年,表现了东正教对拿破仑的胜利。这座基督救世主大教堂有五个金光闪闪的洋葱头,中央圆顶高102米,大教堂豪华壮丽、气势磅礴的屹立在莫斯科河畔,成为莫斯科东正教的教堂之最。教堂于1887年开启,1889年隆重祝圣。此后全俄东正教信友络绎不绝地赶来朝圣,车水马龙,人流如潮。</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那天女儿的裙子太短,我只能拿一根大披肩帮她扎在腰间,权当裙子,门卫也就放行了。然后入乡随俗,用丝巾包住头发。我们进去的时候正好赶上教堂做弥撒,圆形的穹顶之下,金碧辉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凯瑟琳宫又称叶卡捷林娜宫、皇村,是彼得大帝为妻子叶卡捷琳一世而修建的。宫殿的格局精巧,色彩清新柔和,弥漫着女性的柔美。夏宫的教堂也不例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谢尔盖耶夫镇,莫斯科的卫星城市之一,位于市中心东北71公里处,是一座风景如画且建筑独特的城市。谢尔盖三圣大修道院,也是俄罗斯最古老的大修道院之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滴血教堂是圣彼得堡为数不多的传统式东正教堂。与附近的古典式的建筑物成鲜明对比,滴血大教堂是圣彼得堡地区少有的纯俄罗斯风格建筑。滴血大教堂也被称为复活教堂,建造于1883年至1907年。1881年3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皇帝在此遇刺身亡,所以教堂命名为滴血教堂。大教堂轮廓美丽,装饰花花绿绿,镶嵌有复杂、颜色艳丽的影像图案,用丰富的彩色图案瓷砖、搪瓷青铜板装饰,教堂顶部还立着五光十色的洋葱头顶。</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喀山大教堂位于圣彼得堡的涅瓦大街上,由俄罗斯建筑师沃罗尼欣设计,于1801年8月开始奠基仪式。教堂以古罗马圣彼得教堂为原本,历经10年于1811年竣工。但是由于教堂的正门面向北方,侧面面临涅瓦大街很不美观。所以,在教堂东面竖立94根科尼斯式半圆型长柱长廊使喀山教堂变成典型的俄式教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喀山教堂竣工后里面供奉俄罗斯最灵验的喀山圣母像,传说喀山圣母像曾经多次显灵。第一次显灵于伊凡雷帝时期。在于蒙古战争时期,多次显灵使蒙古大军不战而逃。第二次于俄法战争,元帅库图佐夫在反攻前到喀山教堂到喀山圣母前祈祷,圣母托梦给库图佐夫将出现从没有过的寒流,这次寒流使拿破仑·波拿巴军队不战而逃冻死过半。第三次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正教教皇向喀山圣母像祈祷,圣母再次托梦给教皇说寒流将第二次出现,这次寒流使德军冻死过半,坦克无法开动,飞机无法起飞,手无法扣动扳机。现在喀山圣母像保存在美国的博物馆内,但是俄罗斯人民相信当俄罗斯再次出现灾难的时候将会再次出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r>喀山圣母教堂,坐落在俄罗斯的伊尔库茨克市区,外观上华美、宏伟,教堂里面金碧辉煌,有很多壁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一个俄罗斯巴洛克风格的圣彼得堡教堂,由淡蓝色的墙面和白色的圆柱建成,金色的穹顶闪闪发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伊萨基辅大教堂坐落在圣彼得堡市区,是世界四大教堂之一。大教堂造型雄伟壮观,被视为俄罗斯晚期古典主义建筑的精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教堂之一,位于俄罗斯托博尔斯克地区。在建筑风格上,圣·索菲亚大教堂和土耳其的索菲亚教堂有点类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波克罗夫大教堂位于俄罗斯萨马拉地区,独特的建筑风格十分吸引人,教堂中间的带有大尖顶的教堂冠,与其他教堂明显不同,有点哥特式的味道。<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盔式顶(洋葱头)产生在公元12世纪以前---公元10世纪,拜占庭影响北扩,基辅-罗斯将其风格传入东欧,索非亚教堂(1017~1037)是当时大型公共建筑的代表作.12世纪后,基辅-罗斯破碎,其碎部上产生了俄罗斯民族特点的盔式顶.它的教堂穹顶上用木架支起一层铅/铜外壳,再被一段直径稍小于穹顶的鼓座(区别于文艺复兴的带鼓球面穹顶)托起,类似战盔,因此得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旅途中也学到了不少知识:俄罗斯传统的“帐篷顶”、“洋葱头”的造型。教堂顶部是带有十字架的圆屋顶,按照宗教的解释这是指天。园顶的数目有其象征意义。两个园顶代表天人合一的耶稣基督;三个园顶代表圣父,圣子,圣灵;五个园顶代表耶稣和《福音书》的四位撰写者,十三个园顶则代表耶稣和十二使徒。</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每个穹隆圆顶由圆柱形的圆屋顶支撑,圆屋顶的窗户照亮了教堂的内殿。按照宗教的解释,教堂建筑是特殊宇宙的化身,穹隆和拱顶象征天空,墙壁象征大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一个俄罗斯乡村的修道院,我们路过时修女们正在各司其职,她们的安祥神态以至于我们认为拍照都是不礼貌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俄罗斯乡村挺美,除了卫生间不够理想外,沿途的小教堂象童话世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东正教(正教,希腊语:Ορθόδοξος Χριστιανισμός,俄语:Православное христианство,英语:Orthodox Christianity),国际通称“正教会”(英语:Orthodox Church)或“东正教会”(英语:Eastern Orthodox Church),官名“正统大公教会“(希腊语:Ορθόδοξη Καθολική Εκκλησία,俄语:Православная Католическая Церковь,英语:Orthodox Catholic Church),是基于正统派神学与东方礼拜仪式制度的基督教三大分支之一,也是强调自身正统性的宗徒继承教会。</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东正教源自希腊文明的救世主信仰根源,因罗马帝国东部一脉相承的拜占庭帝国、俄罗斯帝国的国家宗教闻名。公元1世纪,希腊裔基督徒的耶路撒冷、安条克、君士坦丁堡(拜占庭)、亚历山大港、罗马之五城联邦原型诞生。4世纪,君士坦丁堡成为罗马帝国的国家教会首都。5世纪,因单性论被开除的近东边缘教会形成东方人派正教会。</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世纪东西教会大分裂,形成东罗马正教会。15世纪,东罗马帝国因君士坦丁堡战役败亡。希腊正教会与俄罗斯正教会为首的东正教会体系确立。截至2014年,全球东正教徒近四亿;包括普世牧首共融的二亿五千万不同宗派信徒。原苏联共和国的正教会多由俄罗斯正教会的莫斯科牧首治理,有信徒一亿六千万,也是梵蒂冈后的基督徒第二大单一政治及文化族群。在中国暂归入中国基督教,无独立宗教地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俄罗斯原本是信奉多神教的,像中国的道教一样有自己的天神、地神、山神、河神。据《往年纪事》记载,弗拉基米尔大公在比较了各种宗教以后,认为伊斯兰教禁酒,不适合俄罗斯;犹太教软弱;保护不了自己的子民;天主教要求斋戒,也不适合俄罗斯。而东正教却相对比较灵活,希腊语又与俄语接近,特别是东正教堂的宏伟壮丽,宗教仪式的庄严辉煌,使人们在礼拜时可以恍若身处天堂。于是下令全体子民到第聂伯河受洗入教,史称“罗斯受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无论城市、乡村,教堂总是被建造在高处或市中心,而且是最耀眼、最漂亮的建筑。最初的俄罗斯东正教堂是完全模仿拜占庭式的罗马柱、拱形顶,后来为了防止屋顶积雪,改建成了菱形的帐篷顶、钟形顶,最后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球形顶,样子很像“洋葱头”。为了防止鸟类的粪便污染教堂屋顶,又将球形顶涂成各种颜色,镀上黄金、白银,色彩斑斓;为了防范外来的侵扰,教堂和修道院都建造得十分结实,周围还有高大的围墙。<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穹顶成了乡村小镇的制高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俄罗斯大地上,教堂林立,无论是大、小城镇,还是偏远乡村和莽莽原野,造型各异、色彩斑斓的教堂都点缀着那里的风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俄罗斯人56%信东正教。且东正教堂非常普遍、漂亮,因此,在俄罗斯人的摄影、绘画等艺术上,东正教堂占有重要地位。<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r>一般来说,东正教派的神学和对于经卷的解释都是遵循基督教兴起初期所传下来的典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信仰教义上,东正教特别重视对圣母诞神女玛丽亚的敬礼,注重道成肉身教义的意义,不强调人的原罪,因而不十分强调“赎罪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r>在东正教祈祷仪式中,主要一项是颂唱以9首经文赞美歌为基础的9首颂诗。据说它起源于 7~8世纪的耶路撒冷教会,在早祷仪式中代替经文赞美歌。每首颂诗末节往往都是赞美童贞女马利亚。</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象不象俄罗斯方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五彩缤纷的穹顶。</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俄罗斯乡村你会感受在欣赏列维坦的油画一样。</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