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我父亲去世四十一年了,那年一九七七年,父亲四十七岁。</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我母亲去世二十六年了,那年一九九一年,母亲五十四岁。</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我祖籍是山东,祖父很早离开山东,到河南,参加旧军队。父亲在山东出生,新中国成立后,父亲读书毕业后分配在江西省萍乡矿务局工作。</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我母亲籍贯是写湖南株洲绿口。母亲家谱记录,母亲祖上被皇帝发配到湖北,外祖父和自己堂哥合伙在绿口做粮油生意,我母亲在株洲绿口出生。民国时株洲绿口是株洲中心繁华地。新中国成立后,我母亲到萍乡矿务局参加工作。</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我父母后来调去南昌。我就不清楚他们是结婚后调去的南昌,还是在南昌结的婚。 </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在南昌也是煤炭部门工作,单位叫煤炭管理局。</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我父亲工作是土木建筑设计,母亲工作是财会。</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我上面的两个姐姐是在南昌出生。</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当时江西省丰城矿务局建矿只有五六年,我父亲出差到丰矿,看见丰矿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回南昌就同我母亲说:丰矿大力在建设,有事做,决定来丰矿,第二天就到单位开了调令,举家迁到煤矿。</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来到丰矿后,我父母亲生命就永远留在丰矿。他们把生命溶入赣江旁这片红土地,有生之年来矿山工作,最后生命永远与矿山相伴。</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父亲的童年用今天话来说是官二代,富二代,当时是叫公子少爷。</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我祖父不愿读书,自己从学堂跑出来,因此我祖父一直都不认识字,我祖父人民币上的字都不认识,只是凭颜色知道每张钱多少,有次我祖父给我钱去买零食吃,拿张一元的看看后,又拿张五毛看看对我说,这张大概够了。</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我祖父十七岁挑货郎担做小生意,在兵慌马乱年代,这样小生意不好做,我祖父从山东到河南参加了冯玉祥的军队,最后祖父官职是师长。率领部队抵抗过日本人的侵略,是参加了抗日的军人。</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我祖父在部队时,后来是京汉铁路郑州军管会主任。</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我祖父胆大,我奶奶告诉我,我祖父带着部队在一个地方住扎,有间房子大家说闹鬼,谁也不敢住。我祖父说自己不怕。我祖父天黑后,也不上床睡觉,就坐在桌子前等着鬼,半夜真的开始出现异常响动,我祖父拨出手枪向桌子上用力一拍。大骂起来后,就没有异常响动了。当然:也可以说是人装鬼吓人,那时无非为钱。</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我祖父在铁路军管会时,有流氓在车站抢东西,我祖父拨出枪立刻击毙流氓。</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我祖父确实是一个字不认识,最后自己名字也不会写,虽然没有文化,凭着他的精明,在军界在商界都不差。</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我祖父离开部队,在郑州建房,在郑州买地,还在西安开工厂。</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我祖父没有文化,他对共产党政策特别理解,一九四八年郑州快要解放了。我祖父自己先回到郑州,自己把地分给租户。自己分田地,不费共产党精力去分田地,我祖父也就不是地主。分到地的农户,解放后一直记得我祖父,七六年我祖父在郑州去世,已经开始严格控土藏,我祖父还是埋在自己当年的土地上,当地人说:这是陈大爷自己的地。西安刚解放,共产党的公私合营还没开始,我祖父找到军管会,把自己工厂上交给政府,这样我祖父又不是资本家了。五六年房屋改造,我祖父立刻主动把房子上交。</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我祖父对共产党政府精确理解后,保护了个人拥有的钱财,五几年我奶奶摔断股骨。我祖父请个医生包吃包住在家为我奶奶治疗。</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以前那些先富起来的地主资本家,解放后家产全部收归政府。而且还受到批斗。我祖父不需要政府出手,主动为政府做政府后来要做的工作。因此以后政治运动中,我祖父受到的冲击少点。</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要填写个人成份年代,我祖父历史个人成份是职员。</h1> <h1> 我父亲当年是少爷,父亲有个同学的父亲官职家产都超过我祖父。</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我父亲和他同学俩个人特别要好,在郑州,只是他们找别人麻烦,别人不敢找他们的麻烦。我父亲读中学时,在街上馆子店吃饭都是记账的,由我祖父去付钱。馆子店让他们不高兴后,他们就砸别人的店,他们是当年郑州市的一对小霸王。</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我父亲同学的父亲有六个老婆,解放后,我父亲同学还养着四个小妈。七几年我去他家,我父亲还要我几奶奶几奶奶的叫她们。我父亲同学解放后是郑州篮球队教练,我父亲读中学时经常和他的同学打篮球,最后我父亲同学成了篮球队教练,那年他给我一副乒乓球拍。</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解放前我祖父三个老婆,解放后,我祖父给两个小老婆钱让她们离开了。</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日本人快打到郑州时,街上传说,日本人不准养羊,那些养了羊的人家便宜卖羊。我父亲下课路上用二毛钱买只羊牵回家,我祖父只得请人把羊杀掉。</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如果我奶奶给我父亲做的鞋子,我父亲不喜欢穿,但是没有办法只能穿,我父亲可以一天就把鞋子穿烂。</h1> <h1> 一九四七年,我父亲高中毕业,他想继续读书考大学,可是那时郑州的大学已经是不招生了,当时郑州还没有解放。</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我父亲就去开封,想看看开封有没有大学招生,这时开封已经解放了,民国时河南的省政府在开封。</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我父亲到了开封,发现开封也没有大学招生,正在街上考虑怎么办?想回郑州时,遇到了自己的中学同学;这个同学已经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我父亲同学看到我父亲也很高兴,就请我父亲去他部队驻地玩。</h1><p class="ql-block"><br></p><h1> 到了部队营房,我父亲才知道他的同学是部队文工团的,父亲的同学就把我父亲情况向文工团的团长作了介绍。那位团长看我父亲模样,而且中学时也爱好文艺表演,就请我父亲加入文工团。由于我祖父军旅生涯经历太多生死考验,我父亲就不想当兵,只是想考大学,就拒绝了文工团团长要求。</h1><p class="ql-block"><br></p><h1> 这个团长就说:既然是你不想参军,也没关系,你就先在文工团住下来,反正这里也有你的同学,以后你有大学招生时就去读书吧!而且在文工团吃饭又不要你的钱。</h1><p class="ql-block"><br></p><h1> 我父亲想想,现在没大学招生,自己又没什么事,就在文工团住下来吧!没有想到这样的决定留下了很大的麻烦。</h1><p class="ql-block"><br></p><h1> 那时我父亲太年轻,根本不会了解部队的情况,就在文工团住下来了,既然是住在文工团,也会帮助文工团做事,配合文工团上街演出做宣传。</h1><p class="ql-block"><br></p><h1> 文工团一位女团员,是安徽安庆人,参军有一年多了,在演出宣传时与我父亲就要了多的接触,而且她是老兵就尽量各方面照顾着我父亲。</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慢慢两个人关系就开始密切了,但是我父亲还是想离开文工团,想离开时,就找到这个女团员,告诉她自己要离开,她就说,你不能离开,因为部队有纪律的不准自己想走就走。我父亲说:我又不是部队的人。对方说:你傻瓜,你当时留下来时,团长就把你当成参军入伍了。</h1><p class="ql-block"><br></p><h1>我父亲这时才知道原来那个团长太有心计了。</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在与女团员告别时,双方还互送记念品,对方把我父亲衣服口袋上挂的钢笔拿去当记念品,把她的钢笔送给我父亲,我父亲发现对方的是一支金笔。</h1><p class="ql-block"><br></p><h1>虽然相互做了告别,最后我父亲还是没有离开文工团。</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不久女团员发现自己怀孕了,在当时怀孕是自己根本没办法解决的事,两个人又不能结婚,在商量不出好办法时,俩个人做出来一个决定,私自离开部队,离开文工团自然不能在外面露面,就藏在开封一个亲戚家,这个亲戚其实是我祖父小老婆的妹妹。</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藏起来也不能最后解决问题,我父亲就写信告诉自己的母亲,我奶奶来到开封,对我父亲说:你去西安你父亲那里吧!</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我父亲与女团员就坐车去西安当时交通工具就是马车,那时西安也没有解放,国民党部队就设了检查站,检查从河南过去的人员。</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在陕西息县时,过一个检查站时,警察看到我父亲他们两个人,虽然问话找不到什么问题,但从口音上有怀疑,一个郑州口音一个安徽口音,就把俩个人关进监狱,但是我父亲还是一口咬定自己是学生,去西安找父亲。</h1><p class="ql-block"><br></p><h1> 在监狱时,有个狱警对我父亲说,我认识你,我们是一个中学同学,当年我经常看见你打蓝球,我父亲虽然对他没有记忆了,还是说也认识他。</h1><p class="ql-block"><br></p><h1> 在聊天时,那个狱警说不想当警察了,想找别的事做,知道我祖父在西安有铁厂,想去铁厂做事。</h1><p class="ql-block"><br></p><h1> 我父亲就请狱警为自己送信人,让自己父亲来救自己,但是不能明写出情况,就给自己同学写张欠条:父亲:我欠某某一百元,父亲见条给一百元。其实这也是送信的好处费。</h1><p class="ql-block"><br></p><h1> 很快上面官员来监狱检查,我父亲就灵机对官员说:自己害怕,想见自己父亲。那官员看我父亲那么年轻又是学生样子,就问为什么抓进监狱,我父亲就说不知道为什么抓自己。那官员骂到,乱来,抓个学生有什么用,让他父亲找保后放出去吧!</h1><p class="ql-block"><br></p><h1> 这边我祖父也看到我父亲的同学送来的信,因为我父亲是从郑州这里去西安,我祖父就赶回郑州,找到郑州公安局长写证明,然后找到郑州一家金铺作保,那个金铺叫:老凤祥。当然这一切还是需要真金白银去办的,就是我父亲去世后,我奶奶还在为这事生气,对我说:我爸爸年轻时不听话,花掉了家里很多钱。</h1><p class="ql-block"><br></p><h1> 我父亲在息县监狱出来后就到了西安,很快西安就解放了,解放后我祖父立刻找到军管会,把自己的工厂捐给政府。军管会看到我父亲在家也没事做,就让我父亲参军,这时是在派出所,这张照片是我父亲离开派出所时和同事们的合影,那个女的是刘胡兰烈士的妹妹。</h1><p class="ql-block"><br></p><h1> 西安解放后,为杨虎臣召开了十万人的公祭大会,我父亲是青年学生代表在大会发言。</h1><p class="ql-block"><br></p><h1> 我父亲还是一直想读书,解放后,复员工作也在开始,我父亲要求复员,西安公安管理复员的是一位姓石的处长。他对我父亲说,按条件你不能复员,既然你那么想读大学,我就批准你复员吧!</h1><p class="ql-block"><br></p><h1> 我父亲这样又回到郑州,我父亲也有了第一个女儿,就是我同父异母的大姐,回到郑州后,女儿的母亲不想在郑州生活,让我父亲和她一起回安庆,可是我父亲又不愿意离开郑州,女儿的母亲就留下女儿自己离开了。</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我奶奶只能为孙女请奶妈,奶妈不要工资,只要粮食,每个月要一百斤面粉,当年用面粉换杂粮,一斤可以换四斤,这个奶妈的工资可以养活全家几个人。</h1><p class="ql-block"><br></p><h1>为这个我爷爷奶奶一直恨我那个大姐的母亲。</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二千零四年,我在深圳看到了我那个大姐的母亲,老太太精神很好,看见我牵着我的手只是说:你太像你父亲了,一个样;然后就是流泪。吃饭时,我那大姐同母异父妹妹告诉我。我外婆死时我母亲都没有流泪,问她为什么?她说:当时在战场上见到过太多战友牺牲,眼泪都流干了,这是我看到我母亲第一次流泪。</h1> <h1> 我父亲从郑州考上武汉的学校读书,学的是土木建筑,毕业的那一年,分在江西煤炭系统,去报道时是由一个学校老师带队,这个老师姓高是民国时大学毕业,不过他是学的采矿,高老师民国时大学毕业开始在江西萍乡煤矿工作,萍乡煤矿在民国时就是属国营煤矿,国民政府在萍乡煤炭设置了萍乡资源管理委员会,主任姓李是少将,曾经与周总理一起在法国留学。</h1><h3><br></h3><h3></h3><h1> 高老师在解放后去了学校教书,但他不愿意当老师,在我父亲毕业那年,由他带六个学生分去江西萍乡煤矿,这时是叫萍乡矿务局。</h1><h3><br></h3><h3></h3><h1> 后来我父亲与高老师先后调在江西省煤管局,后来两个人又先后调到江西省丰城矿务局。</h1><h3><br></h3><h3></h3><h1> 高老师是工程师,大家都是叫他高工,我是叫他高伯伯。他是我父亲的老师,他的妻子是我的小学老师。我父亲去世后,他一直都关心我家,经常来我家坐坐了解情况,有次他来我家后,另一个李伯伯来了,这个李伯伯工作也是财会,他每次看见任何人都是特别热情特别客气,李伯伯离开后,高伯伯说:这是现在他对人特别客气,解放前在萍乡他是国民党少将财务处长,每次穿着军大衣,看到我根本不理我的。</h1><h3></h3> <h1> 我父亲青年以前的性格,成年以后彻底改变了,在我记忆中没有看到过我父亲打蓝球,也许是四九后的政治环境,让他只能掩藏起来四九年前的一切。</h1><p class="ql-block"><br></p><h1> 但是我父亲在工作中,对同事好,任何时候都是帮助身边的人,不会随着现实去欺压别人。</h1><p class="ql-block"><br></p><h1> 这样我父亲留下来特别好的名声,他死后几十年还有人记住他的好。</h1><p class="ql-block"><br></p><h1>这样我父亲留下来丰富的财产,让我受益很多。</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有一年我父亲是上级工作组下矿井,我都记得父亲回家对我母亲说,那个工区有个采矿技术员,工作能力强,单位领导就是不喜欢他,但这个技术员将来有发展,我父亲作为上级工作组就事实赞扬了那技术员。</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改革开放后,那技术员提拨成为厅级领导,我父亲早已去世,为了我一个姐姐工作的事,我母亲只有去找那个领导,领导还是记得当年我父亲,立刻让秘书为我姐姐工作事情去办,最后我那姐姐是省委组织部批的干部。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公务员编制,只不过是在企业。</h1><p class="ql-block"><br></p><h1> 当年虽然中专以上毕业生属干部,但是在企业的干部与政治部门干部编制是不同的,不能进入公务员系统,那时我们企业只是到了厅级才是报省委组织部进入干部编制。</h1><p class="ql-block"><br></p><h1>这就是当年我父亲的为人,让别人记住了他的好。</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本来我在单位报名体验准备参加工作,很快就有人找到我母亲,保证让我的工作安排给我家满意,找到我母亲的人,就是前面所说的,和周总理曾经在法国留学的同学。</h1><h1> 后来我当兵在当时也是要关系,不用我母亲开口求人,一个阿姨知道了要我当兵报名到入伍她全程找人。</h1><p class="ql-block"><br></p><h1> 到部队后,我父亲最要好朋友弟弟在惠州,我父亲朋友给自己弟弟写信,这是我当亲侄子的人,你也要把他当成亲侄子,最后真的把我当成亲侄子,一直在帮助我。</h1> <h1> 我父亲对子女特别好,在我们老家邻居中是对儿女最好的父亲,因此我喜欢在屋头等着父亲下班,经常父亲回家带给我的是惊喜,买本小人书回来给我们看,买零食吃的回来给我们吃,在星期天我们喜欢和父亲去菜市场买菜,跟着父亲就有机会要求买东西吃,过书店时提要求买书。</h1><h3><br></h3><h1> 我小学三年级时,好奇把家里闹钟拆开,但是装不回去了,母亲回家,小心的告诉母亲,我母亲只是说了一句,看你父亲回来怎么说你。当我父亲回家后,母亲把我拆闹钟的事说出来,我父亲只说了三个字:拆得好;在我记忆中,童年时在家没有因为弄坏家中东西,打碎饭碗之类事被父母亲骂过。</h1><h3><br></h3><h3></h3><h1> 我记得当年多数人家都是按月去银行存钱,父母亲要买手表,家庭买自行车,但我父母亲一切都是为我们,父亲一块进口手表,当时各种情况下他不带了,成为我们的玩具,最后不见了我父亲也不在意。</h1><h3></h3> <h1> 我母亲有幸福童年,苦难少年,平常的青年,四十岁后痛苦人生。</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我外公家谱记录,王家世代书香家庭,祖上在武汉汉阳县当县令。</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我外公与自己堂哥合伙在湖南株洲绿口开粮油店。这样才离开的湖北到湖南。当年,我外公他们这个店铺是株洲绿口最大商铺。民国时湖南省主何健到株洲一定会拜访我外公,有时晚上就住在我外公家。何健喜欢抱我母亲,逗着玩,每次都夸我母亲:小妹妹可爱。九十年代绿口修县志,还来江西找我舅舅了解商铺状况。我外公列为株洲历史名人。到了九十年代,当年商铺的仓库还没损掉。</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我外公他们是与英国人做生意,货物通过水运到绿口。我姨妈告诉过我,当时家里请英国人吃饭,是在家吃西餐。他们小孩子很奇怪外国人用刀叉吃饭,认为不小心会弄得嘴巴出血。 </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如果我舅舅带同学来家中吃饭,我外公为表示对儿子带来的同学重视。都是自己去厨房做菜,不要家里的厨师做菜。</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后来我也有一段时间请人做饭,朋友来了,我也是自己做菜。</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有一年绿口乡下水灾,乡下人进城避水灾。我外公在店铺前让工人架大铁锅煮粥,免费给灾民提供稀饭吃。</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我外公病逝后,日本人侵略中国打到株洲,我外公家资产在战乱中被炸毁。这以后,我外婆带着儿女开始过艰苦生活。</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解放后,萍乡矿务局招工,我外婆带着儿女到萍乡,我母亲在萍乡参加工作。我母亲是财会工作,那个年代财会完全手工做账,原则是一分钱的误差都不允许。</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我父亲还教我母亲工程预算。改革开放后,国家大量投资建设,和我母亲一起工作过的同事,在一个单位当财务处长,她就同我母亲说:工程那么大,基建部门报来资金单,她因为不懂只能签字批钱。想我母亲调过去,因为我母亲懂工程预算,审批资金时可以发现超工程预算报工程款,后来那个单位搞工程建设的那些人,让检察院查出有问题。</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我母亲对待每个人都是友善的,七十年代以前衣服是自己做,我母亲裁剪水平很好,与我父母亲熟悉的人,经常请我母亲做衣服,因为基本上每个星期天我家都有人来。</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七十年代时,全国备战挖防空洞,我看见大家都参与,就问父亲为什么不挖?父亲说:不需要挖。然后严厉对我说,不准在外面说。</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解放后,我父亲对国家政策也有深刻认识与了解,能十分巧妙保护自己,又不浪费自己精力,这点像我祖父。有年我去上海看我父亲当年一位最要好的朋友王叔叔。王叔叔向诉我,一九五八年反右之间大鸣大放向组织领导提意见;单位组织一部分人开会提意见,我父亲与王叔叔默默的看看对方,微信微摇头。然后再三说对组织对领导没有意见。除了我父亲与王叔叔没有发言,别人都提了意见,到反右时,那些提了意见的人都被打成右派分子。</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这样我总会听到一些矿务局有关的人和事。</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我们小时候,都是穿着整齐,因为我母亲自己能做衣服。</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七七年我父亲去世,那年我母亲四十岁。我母亲费尽艰辛把四个儿女养大,我们长大了,我母亲得了癌症,治疗无效后去逝。</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我父母在世前,在那样的政治环境年代,他们绝对不做打小报告之类害别人的事。</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我母亲有新同事来做财会工作,我母亲都仔细的教他们怎么样做账。对别人好,别人自然有机会就帮助我母亲。</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人走茶凉,这句老话,对我父母亲就不存在,我父母亲早早双双去世,认识他们的人都是说他们是好人,记得他们当年的为人,记住他们当年待人的友善。因此大家看到我父母亲去世,总是了解我们的情况,一直关心我们,很多事,根本不需要我们开口,有人主动帮助我们。</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有这样的父母亲,是人生最幸福自豪的事。</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又是清明节,今年我回到老家,既是有点事需要办理,也是清明节为父母亲扫墓。住在家中老房间,陈旧的一切,刻录父母亲的过去,带来我对父母亲的回忆。</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找到父母亲留下的照片,父母亲的照片是他们当年的结婚照。找到我和母亲合影的照片,这张照片是用我的第一部相机拍的,是傻瓜相机。那时大家都照彩色照片,不再拍黑白照片。</h1> <h1> 我父母亲会做到对每个人都一样友善,不会区别谁当官有权就交往,谁倒霉没有用就不理对方。</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我父母亲会帮助照顾工作中能力差的同事,不会去看不起对方。但他们的工作能力,为人品德,得到他们的领导夸赞。</h1><h1><br></h1><h1> 我父亲去世医院是误诊,我们矿务局领导也让医院处理有关医生,而且医院也给那个医生停职了。</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我父母亲朋友都要我母亲要找单位提要求,我父亲在南昌朋友对我母亲说:你把事情经过告诉我,我来写,我去找人告。至少要单位补偿照顾你们。</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单位因我父亲去世,我一个姐姐高中毕业就招工上班,在我们煤矿,很少招女工,男青年到年龄就能招工上班。当时规定任何人招工都必须下井,最少半年,因此我那个姐姐也下了半年井,她下井半年后,几个部门位置可以调她去,但是我母亲就让她在一个属于干部编制的位置工作,因此后来有机会批准为干部编制,后来实行公务员制,省委组织部批的干部都属公务员编制。其实我姐参加工作时下井还没满十六岁,当时这个年龄是批准不了参加工作的,只是下面单位照顾一样办理,上级批准单位的人曾经又是我父母亲同事,加上他们为人好,这样我姐是没满十六岁的童工下井。</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但是我母亲拒绝了,因为考虑去告医院,最后会处理那位医生,平时感觉那医生夫妻为人也不坏。</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很多年后,我母亲患癌症,需要去南昌医院治疗,这位医生当了医务科长,他就很帮助我母亲,使得我母亲在南昌医院治疗时不用交现金,由医院与单位结账。而且我退伍时,我父亲一个朋友找到他,他就找医院院长,同意我工作分配在医院。只是后来上级劳动处不开调令,要是在今天,只要领导同意就够了,根本不要上级批准。</h1><p class="ql-block"><br></p><h1> 我父亲去世后,曾经周总理警卫员在省厅当领导来我们丰矿检查工作,也来家里了解我们的情况,我母亲去世很多年,她当年的科长提拨有权后,找到与我家要好的人了解我们的情况,让我去省厅找他,他可以为我们办事。</h1><p class="ql-block"><br></p><h1> 我父亲没有给我留在财产,留下了做人的好品徳,因此我一生中在任何时代都不艰难,总是有人帮助我。</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在如今金钱替代感情的年代,想求人办事,有时有钱都找不到人,况且我们属于贫穷人群,但我们办事基本都没有任何费用,很多次都是别人找上门,主动要求替我们办。</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我父亲去世后,总有人关心我们,向我母亲了解情况,主动说帮助我们,我母亲也去世后,还是有人有了解我们的情况,只要他们有权有能力办理的事情,也会主动替我们办理。</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这样也造成我不需要努力,不用拚搏,过着平淡安稳生活。</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