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

邬昆南

<h3><br></h3><h3> 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望您在“天堂”一切安好,我时常怀念母亲。</h3><h3> 母亲与大多数农村母亲一样是“慈爱”的,她相貌平平、性格倔犟,但耿直仗义,父亲是位小学教师,所以母亲性格原因家里很多事都让着她,俩人风雨同舟度过了四十一年,辛劳地操持着这个家,直到人生最后一刻母亲还教育着我们家里如何“经营”。</h3><h3> 家里三兄妹,虽然母亲没什么文化,但从小到大对我们非常严格,几乎啥事都管,学习、做人、持家、包括我们成家后教育子女,无事不过问,有时觉得“烦”,但现在缺少些“唠叨”又少了些精神寄托,每每怀念她。</h3><h3> 记得她时常在我们面前说的一句话,家里祖宗三代都是“贫农”,也都是老实本份人,我们家不需要大富大贵,平平淡淡过日子不要“枉法”,败坏家风,所以兄妹三个也是这么做的,从未颠覆她这些话的“权威”,兄妹三人小时候不管与任何人发生“纠纷”,不管对与错,都是先教训自己的子女完才来问过程,所以,有时大家对她的做法有点“不满”,但总是那句吃亏是“福”。</h3><h3> 母亲对子女是无比关爱,小时候家里穷,记忆中半个月以上才能吃一次肉,每次有点好菜都是让着我们吃,她与爸爸几乎只是吃“佐料”,子女稍有身体不适总是嘘寒问暖,手掌时不时在我们额头抚摸,虽然我们在学业上都未达到她想象的要求,但在她操持下都有份“稳定”的收入,我怀念她。</h3><h3> 亲戚六眷、左邻右舍,谁家有困难,宁肯自家勒紧裤带,也要出手帮助别人,邻居老黄家境很差,有一年小孩生病住院,夫妻哭哭啼啼急的团团转,母亲得知情况后,把家里仅有的几百元钱送上门,老黄说“你家条件也不好还来帮助我。当时,夫妻俩眼泪夺眶而下。</h3><h3> 改革开放初期,因爸每天都要去学校上课帮助家里时间比较少,加上当时又是民办教师收入微薄,母亲在完成家务活后又要去田里耕种,为了把家“经营”好,离城近还要到城里搞“副业”贴补家用,我十岁那年,有次母亲严重感冒,高烧几日,一直舍不得上医院治疗依然坚持家务,那时正逢农村早、晚稻双抢季节,天气突变,有下暴雨征兆,为了不影响收成,拖着虚弱的身体独自一人去田里收割,最终,因体力不支晕倒在田地里,村民发现后背到家里,爸知情后赶回家,一直不爱说话的父亲也感动的流泪了,后来家境好些,母亲还一直舍不得吃穿,由于操劳过度,中年就显得有些苍老,步入老年后疾病缠身,在与疾病做斗争同时临终也没说过一个“痛”字,怕连累子女,这种无私的爱,令我心“痛”。</h3><h3> 我怀念母亲,怀念您的“爱、德、仁、勤”,您慈爱的“形象”与持家的”精神”永远是我学习标杆。母亲,您永远“活”在我心里。</h3><h3> 邬昆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