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家

大自然

<h1>  精华山东南面一方广袤的原野,星罗棋布点缀着无数浅丘坡地和大小不一的水田;没有名山大川没有工厂也没有游乐场,这里远离繁华热闹的城市,有青的山绿的水,还有遍野的柑橘林和水稻田——</h1><h1> 这里是我的老家。</h1> <h1>  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很难见到以前熟悉的面孔,乡邻们多数都已经搬家,去了城市、集镇和新建的农民新村。那些原来住过的房屋和院坝,成了新的田地,长出了一片片绿色的庄稼和稀疏的杂草;间或残留着尚未被推倒的低矮土墙,瑟瑟风中无言的述说着老宅院光阴的故事 …… </h1><h1> 有风从身边吹过,我感到了丝丝凉意,弯腰拾起地上几片落叶,突然间觉得几十年难以忘怀的乡愁,此时竟无处安身。</h1> <h1>  抬头远望,精华山依然如屏风般安放在不远的天际,那里永远是老家每一天太阳下山的地方;不知是否还会有一位少年,常常凝视着山边巴望那夕阳等等再等等,不要落下山去,不要带走那一片光亮和绚丽…… </h1><h1> 如今,精华山已没有儿时感觉那么高大,是因为今天的我长高了么?哦不,我只是已经熟悉山的外边那些精彩、纷繁或者美丽。</h1><h1> 不去想了,随意走走看看吧。</h1><h1> 记得老人们说过,东岩古寨有好几百年历史,过去住着大户人家很有名气,我得再去看看。东岩古寨规模不小,整体依崖而建,居高临下气势雄峻风光旖旎;寨墙、栈道、碉楼、四合院,目前正在依原貌修复,这些明清时期留下的建筑,已成为文物,据说是汉族人古寨建筑的经典…… 我赞佩老家先贤卓越的智慧和能力,为老家的古人骄傲!然而这东岩古寨最初究竟是谁主持修建的?祖上一直没人能说清楚。</h1><h1> 精华山下的黄钦水库,是老家最大的水域,是周围数十里各个村镇的饮用水源以及防洪抗旱的依托所在,这里湖光山色碧水幽幽景象迷人…… 水库工程建设,经历了新中国好几段历史,从" 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到十年"文革",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前后二十多年几次开建停建再建,我的祖辈父辈父老乡亲们,完全靠肩挑手夯人多力量大,完成了这项浩大的水利工程。青山依旧岁月无情,他们中的多数人已经作古,但他们留下的历史功绩和伟大精神永世长存!</h1> <h1>  不远处的阿金河、三岔塆、田园综合体等现代农业观光区,是新农村建设的杰作,眼下还在不断的建设和美化;生态农业的蓬勃发展,给这里带来了无限风光,是老家人创造美好生活的希望。</h1><h1> 附近几个老集镇是变化最大的,成了一个个小"县城",各种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已是现代水准;曾经非常熟悉的老街老路、老井老树明显斑驳老化,但依旧能够让我忆起那些远去的岁月;只是对比今天新城新街新路多了几分历史的沧桑……</h1> <h1>  对了,还有我的学校,我的朝阳寺、下塆,新修的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跟城里的学校几无差异,感觉这环境更美,想必教学条件也应该很好了吧?今天谁还会想到,三十几年前有一群孩子,也在那地方点着煤油灯上晚自习,老师校长经常求着供销社多给学生供应点煤油?</h1><h1> 漫步在学校那平整而舒软的塑胶操场上,几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拿着书本谈笑风生从身旁走过。我想起了我的 “同学少年” ,好多人分别以后就一直未曾谋面;还有,当年把我们一个个送出那片土地的老师们,他们如今可好?我真的很想他们了。</h1> <h1>  老家的路,很长很长,走着走着有些累了,路边黄桷树下光滑的石头可以坐坐歇歇。</h1><h1> 我看见黄桷树的根须,扎在石头下面的泥土里,好深!那些露在地面上的都紧紧抱着周围的大石头,一直不肯松开……</h1><h1><br></h1><h1> 2018年4月 于重庆</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