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盛馆羊肉卤

月光

<h3>文盛馆羊肉卤</h3> <h3>盛馆简介</h3><h3>万古羊肉卤发源地 </h3><h3><br /></h3><h3>《文盛馆》羊肉馆源于清顺治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由王氏先人王家孝,用秘方制作技艺,传至第四代传人王元相,其承先辈技艺,23岁时经营祖业羊肉馆,名曰&quot;文盛馆&quot;(问味盛赞之意)。常有文人诗客相聚于此,咏诗作对,当年乾隆帝微服游历&quot;玉皇阁&quot;后,问及随从可有地方美食,随从答曰:有一&quot;文盛馆&quot;世代相传至今。</h3><h3>第九代传人王文聚从梁村集搬迁到万古公社经营,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quot;文盛馆&quot;参加公私联营(合作社食堂),在&quot;文盛馆&quot;的基础上,潜心钻研,不断创新,使&quot;万古《文盛馆》羊肉卤&quot;名气大振,</h3><h3> 第十代:王守真;改革开放初期,受聘于滑县饮食服务公司,先后在顺河街回民食堂、国营旅社回民饭店工作,专门从事羊肉卤的制作经营和技术传授。</h3><h3> &quot;文盛馆&quot;羊肉卤,源于生活,源于先人们的不断探索实践,历经300多年的不断创新实践,形成如今独特的美味佳肴,&quot;文盛馆&quot;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祖传秘方制做,醇香四溢,风味独特,被誉为中原饮食一绝。有&quot;食一口而动全身之感,让人回味无穷之妙&quot;的功效。《滑县志》有:&quot;东西南北都走遍,不如万古羊肉卤面&quot;之载述。羊肉卤形成体现:成品色泽柿黄发光,食之不膻,不腻,吃着烂,嚼着面,香味溢口,回味悠长。而具有补气滋阳,暖中补气,开胃键脾。还可有去湿避寒。暖胃寒,补血益气养身之特效,补血益肾填精,抵御寒邪。</h3><h3><br /></h3><h3> 王洪标; 第十一代传人,王洪标2010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万古文盛馆羊肉卤制作技艺传承人。王洪标在继承前十几代艺人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开展手工技艺和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建设规模性养殖园,对每只羊从喂养到餐桌整个链条,实行身份证识别制度,建立绿色环保经营模式,面向全国开展连锁加盟经营,让更多人吃上放心肉和传统的美味佳肴而努力。</h3><h3> &quot;文盛馆&quot;羊肉卤,展示了中原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示了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的独特。为积极宣传中原传统饮食文化起到了无可代替的推动作用。</h3><h3><br /></h3><h3>2007年,万古文盛馆羊肉卤被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联授予首批&quot;河南老字号&quot;称号</h3><h3><br /></h3><h3>2009年6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quot;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quot;保护名录;</h3><h3><br /></h3><h3>2010年,被安阳市人民政府列入&quot;安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quot;保护名录。</h3><h3><br /></h3><h3>2016年分别被授予&quot;中原贡品&quot; &quot;河南好味道&quot;荣誉称号</h3><h3><br /></h3><h3>2017年被录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平台,文盛馆羊肉卤制作技艺生产性保护基地。</h3><h3><br /></h3><h3> &quot;文盛馆&quot;羊肉卤它不但是餐馆,饭店不可或缺的美食精品,更是千家万户不可缺少的主食,羊肉性温热、补气滋阳、暖中补气、开胃健脾、还有去湿气、避寒气、暖胃寒。羊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多吃羊肉不会增加脂肪,因为羊脂肪熔典47度,人体本身温度是37度就是多吃羊肉脂肪也不会被身体吸收,所以不会发胖。羊全身是宝,羊吃百草,羊自身生理需要选择草木,固羊有,&quot;百药之库&quot;之称。古人云:多吃羊肉,健康长寿。</h3><h3><br /></h3><h3> &quot;文盛馆&quot;羊肉卤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今日商标&quot;九代文盛&quot;品牌保护,使更多食客可有品尝到正宗的古老美味佳肴。</h3><h3><br /></h3><h3>滑县万古文盛馆羊肉卤</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