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6所大竹基地故园行

金妹

<h3>四川航天工业总公司7306研究所大竹基地,是我们这辈航天人曾经共同工作,学习,生活,战斗过的地方,那里有富饶美丽的村庄、田园,有清澈透明百岛湖之称的乌木水库。那里有我们青春理想的放飞,有我们辛勤劳动汗水的挥洒,有我们承受挫折的痛苦,有我们茁壮成长的足迹,有我们酸甜苦辣的回味,有我们幸福美好的记忆!</h3><h3>随着1996年6月6日第一批搬迁队伍到达龙泉,至今已经整整22年了,我们离开得太久太久,我们的思念太深太深。</h3><h3><br></h3> <h3>备战备荒为人民,7306研究所大竹基地就掩秘在这丛山峻岭之中。</h3> <h3>雨过天晴,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淡淡的,新鲜的泥土味道, 茂密的树林显得更加郁郁葱葱,抽出嫩芽的新枝随风摇曳,千姿百态,像四月的精灵,曼妙的触动心 里的某个角落。不知道是杜鹃还是银雀,叫声清脆如水音,胜似天籁。真是满满的一幅中国山水画!</h3> <h3>当年进入研究所的大门旁边就是110车间。</h3> <h3>102车间门前的长梯唤起我们多少青春的记忆!</h3> <h3>这是连接102车间和103车间之间往来的长梯。</h3> <h3>这里是102车间大楼,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依然碧瓦青墙,稳若泰山,完好无损。</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102车间概貌</font></h3> <h3>这里是102车间前面通往去大竹的公路,每天班车都要从这里经过.。</h3> <h3>这是107车间</h3> <h3>这里是机动科,最远处就是研究室。</h3> <h3>这里是研究室,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h3> <h3><font color="#010101">隐蔽的研究室,从办公楼往研究室方向拍摄的</font></h3> <h3>这是从108过桥往研究室去的路</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研究室往108车间去的桥</font></h3> <h3>这是研究室往108车间去的桥</h3> <h3>这是108车间大门</h3> <h3>这是108车间厂房</h3> <h3>这个花台,是我们当年留影的最佳背景!</h3> <h3>这是从108往观音洞走的路</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观音洞的桥,可以叫观音桥。</font></h3> <h3>这就是观音洞的由来。</h3> <h3>二号井的瀑布虽然远远比不上庐山瀑布,但是对于我们来说,那也叫做‘’疑是银河落九天‘’啊!</h3><h3><br></h3><h3>小朋友们到这儿来玩时,都把它叫做天鹅湖。</h3> <h3>这里是供应我们全厂职工家属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水库大坝。当时是我们的生命之源!</h3> <h3><font color="#010101">这里是104、105车间,端头是焊工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里是104、105车间,端头是106车间。</font></h3> <h3>这是106车间</h3> <h3><font color="#010101">这里是104.,105,106三个车间团团围座,亲密无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里是104.,105,106三个车间,端头右拐就是办公楼。</font></h3> <h3>这里是理化室</h3> <h3>这里是锻工房</h3> <h3>这是金材库前面通往宿舍区的小路</h3> <h3>这里是金材库</h3> <h3>这是金材库内部情景</h3> <h3>这是金材库宣传栏</h3> <h3>这里是金材库大坝子</h3> <h3>这里是从家属区到厂区的大门,上班的冲锋号提前15分钟吹响,上班的人们如潮水般涌入,非常壮观!</h3> <h3><font color="#010101">紧挨着厂大门的就是女生宿舍。</font></h3> <h3>从厂门口后面的土地庙俯瞰女单身楼,还可以看见元帅楼,将军楼,1号楼,2号楼,灯光球场,9号楼……</h3> <h3>这是女单生楼(前1)元帅楼(2)将军楼(3)</h3> <h3>这里是医务室,它的面前被附近村民新修的楼房挡住了许多。</h3> <h3>这里是行政处,那个半圆形阶梯就是一个标志性建筑。</h3> <h3><font color="#010101">紧挨着行政处的是托儿所,面前的这个台子是多少小朋友每天与爸爸妈妈分手再见的地方。</font></h3> <h3>行政处对面的商店</h3> <h3>川心店确实是我们的生活中心,也是一个比较繁华的交易场所,这里的蔬菜,水果,粮食没有化肥农药,没有添加剂转基因,完全纯天然、绿色、环保,绝对保证名副其实。</h3> <h3>这是川心店下面的一个小店,曾经做过小面馆。</h3> <h3>这里是杀猪场下面的七子滩。</h3> <h3>这是从车队往外拍的七子滩。</h3> <h3>这里是8号楼,这个斜坡是8号楼9号楼的必经之地。</h3> <h3>这里是24号楼和14号楼,也叫独身子女楼和鸳鸯楼,非常好听的名字。</h3><h3><br></h3><h3>端头还可以看见9号楼。</h3> <h3>这是元帅楼(前)和将军楼(后)</h3> <h3>这是川心店到食堂的岔路口,图片的右边是6号楼,左边是食堂。</h3> <h3>这里是306食堂,曾经的馒头,面包,酥饼都是那么的实在,那么的可口,令人难忘!</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食堂旁边与粮店之间的公路</font></h3> <h3>这是从粮店下梯子往21号楼和学校方向走的公路,右边是食堂端头。</h3> <h3>这里是厂车队,围墙外面可以看见21号楼和子弟校。</h3> <h3>古树名木保护牌 往16号楼走的路上拍摄的,对面是18,19,20号楼。</h3> <h3>这是18号,19号,20号楼</h3> <h3>18.19.20号楼的特写</h3> <h3>这是21号楼。</h3> <h3>这是21号楼,旁边是学校大门,后面是子弟校。</h3> <h3>这就是306子弟校的教学楼。</h3> <h3>这是去堡子的路上</h3> <h3>这里是梨子坳,远处还清晰可见火电厂的烟囱</h3> <div>乌木水库横贯四川东部的大巴山层峦叠嶂,满目苍翠,绵延数百里,是大巴山南麓丰沛的山泉滋润的,镶嵌在群山之间的一颗明珠。</div><div>乌木水库始建于1958年</div><div>总库容5310万方</div> <h3>乌木水库从1961年到1978年进行了多次渠系配套工程建设,共建成左、右、新干渠3条,全长71.8千米。支渠23条,长152.4千米。斗渠65条,长115千米。近十万亩农田免受旱涝之苦。</h3> <h3>自打大竹近两年新建饮用专用水库黑龙潭后,乌木水库更名为百岛湖。</h3><div>乌木水库自打建成后再也没有干涸过,鱼、鳖个体之大往往令人咋舌。八九斤的乌鱼,十来斤的甲鱼,一二十斤的鲤鱼,二三十斤的草鱼,鲢鱼、鳙鱼,以及百余斤的大青鱼并不鲜见。鱼类的产量也十分惊人,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次捕捞十来万斤商品鱼的纪录</div> <h3>乌木水库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原始的田园风光,乌木水库的四季就在这平平无奇中透露着时时变化的妖娆、闲适、妩媚和静逸。</h3><div><br></div><div>随着连续的几场春雨,那一缕寒意渐渐地隐去,一切清晰了起来,三、五钓鱼人行走其间,穿花拂柳之际,几疑进入仙境。在花间持竿垂钓,柔柔的风拂面而过,对着如绸似缎的一湾幽幽碧水,不由得心地空明,俗务顿消。欣欣然陶醉于山水之间。</div> 钓鱼是我们大家最快乐的事情了!<div><br></div><div>梨子坳,黄家榜,土坪,大岛,小岛,月亮湾,凉水井,罗家沟都是我们踏遍了的地方。每到星期天,家家户户都装的盆满钵满的活蹦乱跳的鲜鱼,那个叫今天又发财啦!</div> <h3>以上图片拍摄于2018年4月5日,其中有少部分是2013年拍摄的。</h3><h3>感谢韦斌文艳夫妇毫无保留的无私奉献,把他们在用心记录着的这一幕幕宝贵的画面,呈现给我们。同时充分的发挥着精湛的技艺,把实情实景完美的、全面的展现出来,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浮想联翩,我相信你们和我的心情一样,曾经养育过我们的土地,我们深深地爱着你!</h3><h3><br></h3><h3><br></h3><h3><br></h3><h3>金明惠</h3><h3>2018年4月18日完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