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九八八年,苏州丝绸工学院商检八六班十八位同学圆满结束学业,毕业离校。</h3><h3><br /></h3><h3>时光荏苒,往事如烟,三十年弹指一挥间!</h3><h3><br /></h3><h3>三月三十日,来自各地的十一位同学,相聚在美丽的无锡,相聚在樱花盛开的鼋头渚风景区,庆祝我们毕业三十周年。久别重逢,不亦乐乎!</h3><h3>三十一日一早,我们驱车前往苏州,回学院看望老师、看看曾经的校园,是此行每一位同学热切期盼的。</h3><h3><br /></h3><h3>苏州丝绸工学院,现已归入苏州大学,名字更响亮了,但在我们心中,苏州丝绸工学院,苏丝院,才是我们永远的记忆!</h3><h3><br /></h3><h3>一九八六年九月,来自全国不同省市的十八位同学走进苏州丝绸工学院商检班,开始为期两年的学习生活。这是一个独特的班,仅有十八位学员,但却是通过二年的全国成人高考录取的。学院领导对这个班非常重视,为我们配备了最优秀的老师,班主任林乃宣老师,授课老师周本立,丝绸工程系主任、教授;白伦,副教授,东京大学工学论文博士也是中国首位丝绸专业博士,后任苏州大学副校长;陈基达、陈庆官等丝绸界泰斗……都曾教授过我们,令我们受益非浅。同学们也无不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刻苦学习,那时我们应该是学院里最勤奋刻苦的一群人吧,生活基本就是四点一线,教室、食堂、宿舍、图书馆,有的同学晚饭后直奔图书馆,为的是能占到位子,星期天也常常在教室里度过。</h3><h3><br /></h3><h3>那是一个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努力学习的年代,是一个崇尚知识、知识高于一切的年代,我们有幸融入时代的潮流之中,在我们最好的年华里,在一座最美的城市、一所最老的丝绸学院,度过了我们一生中最有意义、最值得留恋的时光;也是因为这个班,让我们十八位同学有缘相识,结下了一生中最值得珍惜的缘分。</h3><h3><br /></h3><h3>美丽的苏州丝绸工学院,我们心中永远的苏丝院!🌹🌹🌹</h3><h3><br /></h3><h3><font color="#ed2308"><b>~~~~~~~~~~~~~~~~~~~~</b></font></h3> <h3>三月三十日十一位同学相聚无锡</h3> <h3>————————————————————</h3> <h3>赶到学院时,班主任林乃宣老师,早早就在校门口等候我们了,一别三十年,老师您一切安好!</h3> <h3>跟随林老师在学院走一走吧,重拾那段共同走过的流金岁月</h3> <h3>校园变化不大,依然是我们熟悉的样子,教学楼翻新了,有新的实验大楼和学生公寓建成</h3> <h3>图书馆。当年是需要早去抢位子滴</h3> <h3>还是那个体育场,一点都没变。喜欢运动的同学,每天早上都会过来跑上几圈,张薇同学还曾经在学校运动会上拿过800米第一呢👍</h3> <h3>当时的排球场在这里,今天依然被我们津津乐道的事是,当年以我们八位女生的力量,横扫全系各班级勇夺冠军。唉!当时男生只知道瞎鼓掌,怎么就没有人给我们拍张照片呢?😝</h3> <h3>学院食堂。这是当年我们最喜爱的地方,每到最后一节课,思想总会开小差,想着食堂又会有什么好吃的。那时的饭菜花样多好吃又便宜,素菜一毛钱,一条鱼才一元钱。那红烧的鳊鱼,是记忆里最好吃的🤤</h3> <h3>曾经的女生宿舍,这座楼当时是校招待所,研究生也住在这里,当时分配女生住在此,不知男同学吃过醋没有😊</h3> <h3>女生住在最上面左边第一间和第三间</h3> <h3>在曾经的男宿舍楼前合个影</h3> <h3>这座小桥,是我们当年经常要经过的地方,因为图书馆就在桥的那头。这座小桥也是学院最美的风景,爱美的女生都喜欢在这里留个影。如今风景依旧,当年桥头的那棵柳树不见了,有几颗盛开的樱花迎接我们的到来。</h3> <h3>当年的美女们</h3> <h3>当年的瑛姐</h3> <h3>大家和老师合影,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h3> <h3>再一次大踏步的走过这座桥吧,已经逝去的又变得栩栩如生</h3> <h3>蒋跃先老师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和大家见面,谢谢老师!</h3> <h3>曾经的校园,过去的我们,现在的我们,岁月不老,我们不散,期待再一次相聚!</h3> <h3>后记:临时起意在无锡相聚,筹划略仓促,有七位同学因故没能参加,又:与老师们久没联系,多方努力只联系到了林乃宣老师,蒋跃先老师,白伦老师,白老师因故没来,这些都为一大憾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