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据说鱼🐠的大脑思维只维持几秒钟。因贪吃,生死转瞬间。 </h3><div> “天天都上当,当当不一样”情形,似乎有好转趋势。 </div><div> 因此,从担心上当阴影中,慢慢走出来,参加些老年活动。 </div><div> 最近,免费洗温泉。预定了泰国跟草原旅游。有人说,你终归上钩了吧?可我,不这么认为。 </div><div> 人家提供平台赚钱,我排遣了寂寞,收获了快乐;应该说,各取所需,互利双赢。 </div><div> 我的护照还有2年过期,趁还走得动,四处逛逛。我非鱼🐠,思维却也如此简单。 </div><div> 老年人跟团旅游,时间路线是一方面;服务也很重要。 </div><div> 喜欢让产品质量说话,口若悬河,夸大其词营销方式,只能适得其反! 这样,即使想买我都不买了。</div> <h3> 看这几个姊妹踅摸海蛎子情形,想起几句大连顺口溜。<br></h3><h3> 旅顺口,老虎滩,赶海的老婆腚朝天;东瞧瞧,西转转;砸个蛎子尝尝鲜。</h3><h3> </h3> <h3> 皮口--平岛。是个大型海参养殖基地,北纬39度岛屿的辽参,闻名遐迩。</h3><div> 此处,是退朝时通往岛上唯一通道。大小车辆进岛,都要例行登记检查。</div><div> 据说全世界只有2处这样景观。一处在法国,另一处就这儿。可是,恕我直言,这条路咋看都像填海工程。</div><div> 但愿,几个世纪后,经过努力建设,平岛也可以与法国圣米歇尔山相提并论。咱也为子孙后代留下点什么。</div><div> </div> 法国诺曼底,是二战盟军登陆的地方。圣米歇尔山就坐落在这一地区。 <div> 2010年秋某天,女婿从巴黎驱车5个小时,带我们去游览圣米歇尔山。 </div><div> 圣米歇尔山,涨潮时距离海岸2公里的小岛。只在落潮时,唯有一条路通往它。印象中,它像一只大海螺趴在大西洋中。岛不大,却很壮观! </div><div> 它在法国人心中,是圣地,是除了耶路撒冷跟梵蒂冈外,第三大圣地。有悠久历史,也有美丽神话传说,完美凸显了大自然鬼斧神工。 </div><div> 从山脚下台阶或坡道螺旋上行。两侧一家挨一家商铺酒店,沿途风景,目不暇接。游人熙熙攘攘,井然有序。山顶有很大的修道院。不时有仨俩头戴白色包头的白衣修女,从身边悠然走过……。 </div><div> 更神奇的是,山上还有神职人员墓地。斜卧式黑色大理石墓碑,历经岁月沧桑,依然文字清晰,庄严肃穆。此山,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div><div> 去法国,除了卢浮宫,凡尔赛宫,巴黎圣母院,枫丹白露,香堡外……。圣米歇尔山,绝对值得一看。</div> <h3> 圣米歇尔山俯瞰(女儿拍摄)。落潮时山下大片滩涂。但是,绝对没有人敢涉足滩涂半步!</h3><h3> 雨果描写道:“陷入滩涂流沙之中,一定会遭到惊心动魄的埋葬,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必然的、毫不容情的……。”</h3><h3> 这些流沙看似平坦、光滑、松软、安全。可一旦掉进去,内部暗流会像蛇一样滑动,被潮水浸泡的松软淤泥,将人死死缠住,犹如陷入沼泽,难以自拔。</h3><h3> 所以,去旅游,先做足功课。</h3> <h3> 乘大巴车进岛,换摆渡船出去,潮起潮落,或连接或分离海岛与内陆,不错。</h3> <h3> 久不冒泡,有人惦记,这份真情,由衷感动。</h3><h3> 虽海风劲吹,岛上很凉,却依然“笑靥如花”。亲们,其实,我一直都在。</h3> <h3> 圆圆的摆渡船来接我们,满载岛上人家的热情,好惬意哈。</h3> <h3>平岛,再见!</h3>